她50歲擔任中紀委副書記,51歲擔任監察部第一任部長,63歲受迫害

悟空談曆史 2024-04-30 07:06:41

1937年,七七事變後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在兩黨第二次合作的基礎上,很多被關押的革命同志經過組織的營救走出了監獄,投身抗日救國的時代號召當中。比如今天我們要說的錢瑛,就是那段時期經過組織營救出獄的革命青年。

在我黨的領導下,錢瑛經曆了抗日戰爭與解放戰爭,迎來了新中國的誕生。建國後,錢瑛擔任了中紀委副書記以及監察部第一任部長,是我國紀檢監察工作的奠基人之一。那麽,錢瑛的身上都有什麽故事呢?

錢瑛出生于1903年,湖北鹹甯人,出生于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從小接受了系統的教育,曾在湖北女子師範學校就讀。錢瑛從小就有自己的思想,她對封建陋習深惡痛絕,勇敢地接受新思想、新潮流,並開始主動探索拯救國家與民族的道路。

在探索救國救民道路的過程中,錢瑛接觸到馬克思主義,她也開始把馬克思主義當作畢生的信仰,1927年,錢瑛加入共青團,也是這一年,錢瑛轉爲正式黨員。大革命失敗後,錢瑛沒有對革命灰心,她輾轉廣州、上海等地,繼續從事革命鬥爭。

1929年,錢瑛前往蘇聯莫斯科留學,學習革命理論。1931年,錢瑛回國,此後她被派到湘鄂西根據地,參與了洪湖蘇區的建設工作。紅軍主力撤離洪湖蘇區後,錢瑛輾轉回到上海,繼續從事地下鬥爭。1933年,因爲叛徒出賣,錢瑛不幸被捕,在獄中,她堅貞不屈,嚴守了組織的秘密,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經過組織營救,錢瑛走出監獄。

在這之後的抗日戰爭與解放戰爭中,錢瑛主要從事城市工作,她也在我黨的領導下打敗了日本侵略者與國民黨,迎來了新中國的誕生。建國後,錢瑛擔任了中南局紀委副書記等職務,領導了中南地區的三反運動,鞏固了新生的政權。

1953年,50歲的錢瑛被調到中紀委,擔任了中紀委副書記,並主持中紀委的日常工作。1954年,監察部成立後,51歲的錢瑛擔任了監察部的第一任部長。那段時期,錢瑛全身心地投入到我國紀檢監察的具體工作當中,查糾了一些典型案件,維護了黨紀的嚴肅性,她也廣受贊譽,被人們稱爲“女包公”。

錢瑛查糾的典型案件中就有安徽省的案件,“大躍進”時期,中央對安徽的問題非常重視。1962年,七千人大會結束後,安徽的代表並沒有回去,而是又留了下來,繼續開會,糾正安徽的問題。會議結束後,錢瑛奉中央指示,帶領中監委以及華東局監委的工作組前往安徽,經過認真審查後,糾正了一批冤假錯案,指導安徽省委做好了甄別平反工作,溫暖了人心,深受安徽廣大幹部群衆的愛戴。

1966年,“十年特殊時期”開始,63歲的錢瑛也受到迫害,飽受沖擊。錢瑛過去曾在蘇聯留學過,她的這段經曆也被一些別有用心的造反派利用,錢瑛甚至被以莫須有的罪名關押起來隔離審查。

雖然身處逆境,但錢瑛剛正不阿,拒絕造反派強加在自己身上的一切不實之詞,保持了一個黨員的铮铮鐵骨與高風亮節。1972年,錢瑛被查出患上肺癌,她也被轉移到醫院監護治療。1973年,錢瑛在北京因病去世,享年70歲。1979年,中組部爲錢瑛徹底平反,恢複了錢瑛的一切名譽。

0 阅读: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