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著朝服正巡市的晁錯,忽然被腰斬,其實是漢景帝的借刀殺人

這大倆盤真美 2023-01-15 07:12:05

夜讀《資治通鑒》漢記八,至晁錯被腰斬一節,反複讀之。晁錯的死,並非初中課本所講晁錯死于七國“清君側,誅晁錯”的口號,而實際是漢景帝在借刀殺人而已。

晁錯向漢景帝提出《削藩策》,晁錯的父親得知後,特地從老家颍川跑到長安勸說無果,留下遺言道:“劉氏的天下穩定了,但我們晁氏家族卻要遭殃了”,老父親喝了毒藥就自殺了。

不能說晁錯之父有先見之明,但確實預料到晁錯繼續主張削藩,必有一死,而且不光晁錯會死,更會連累家族。仔細一想,這不就是誅三族、誅五族嗎?誰能辦到,皇帝,只有漢景帝可以。

老父親實際料到了晁錯的結局,他想阻止晁錯,但阻止不了,只得以死相勸。

但晁錯認爲,如不削藩,天子不尊,宗廟不安 , 忠臣之心,可見一斑。

作爲漢景帝啓蒙恩師,忠心不二的禦史大夫,赫赫有名的法治大家,漢景帝爲何要殺晁錯呢?他真的被七國蒙蔽了嗎?

曆史並非如此,這也不是真相。

漢景帝受漢文帝和窦皇後的影響,主張黃老之學,休養生息,將道家思想一以貫之。無論是經濟、政治,漢景帝都著力實行無爲的國策。而晁錯是典型的法家人物,兩者從治國理念上從根本上就存在對立,只不過漢景帝表面作爲性情寬和的皇帝,不便于收拾晁錯而已。

但七國的叛亂,爲處理晁錯提供一個恰當而合適的機會。

七國之亂,主要是吳國叛亂。吳國叛亂的原因,最早起于漢景帝。

漢景帝當太子的時候,在一次下棋的時候,和吳國太子發生爭執,漢景帝打死了吳太子。在那之後,吳國就有了叛亂的計劃。而晁錯在文帝時就上書削吳國,被文帝拒絕了。到了漢景帝,吳國更加狂妄驕橫,漢景帝基于和吳國的恩怨,的確想收拾吳國。

但僅僅限于吳國,也僅僅限于收拾,並非是真的削藩。

晁錯則進一步提出“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反遲”的谏言。

漢景帝順水推舟,采納了晁錯的意見。但並非以國家政策實施,而是告訴天下的諸侯們,這是晁錯在削藩,不是我漢景帝在削藩。

當晁錯的父親得到了這個消息後,跑到晁錯跟前,罵了晁錯一通,率先死了。晁錯的父親身在局外,非常明白這是漢景帝在借刀殺人。

果然,吳國糾集楚國、齊國等七國一起叛亂,打出了“誅晁錯,清君側”的名義。

漢景帝的目的達到了一半,問晁錯怎麽辦,晁錯讓漢景帝率兵親征而他自己留在長安。漢景帝一聽,天下諸侯都知道是你晁錯削藩,我親征豈不成了我在削藩嗎?

漢景帝拒絕了晁錯這個無腦的建議。這是晁錯犯的第一個致命的錯誤。

晁錯接著又犯了第二個致命的錯誤,他和袁盎有仇,趁削藩給袁盎穿小鞋,告訴群臣袁盎是吳國的丞相,吳國沒有殺他,袁盎自然也跟著反叛了,要殺袁盎,以報私仇。

袁盎一得知這個消息,就找到晁錯的另一個仇家窦嬰,見到了漢景帝。漢景帝明知吳國、楚國已經叛亂,故意問袁盎吳國真的叛亂了嗎?袁盎說吳國沒有叛亂,只是因爲吳國的銅錢海鹽有利益,找來了許多年輕的無賴、逃命的壞人和私鑄錢幣的壞人,是這些人互相誘使,才出現的叛亂。

漢景帝問袁盎有何計謀,袁盎說我只能跟陛下一個人說。

漢景帝讓在身邊的晁錯退下,袁盎說,殺了晁錯,赦免吳楚七國,就可以退兵了。

終于有名正言順的理由殺晁錯了,漢景帝任命袁盎做了太常,秘密地上任去了。

晁錯的死期不遠了,但這一切他一無所知。漢景帝孤立了他,大臣也孤立了他,只有一顆報國之心和晁錯在一起。

漢景帝開始借刀殺人的最後一步了,他授意丞相、中尉、廷尉秘密彈劾晁錯,彈劾的終極理由是大逆無道。對于大臣的彈劾,漢景帝秘密的批准同意執行。但晁錯對此仍然一無所知。

接著漢景帝派中尉召來晁錯,欺騙他坐上車巡察市中,晁錯穿上朝服,走到東市,忽然就被執行了腰斬。

晁錯到死都不知道是怎麽死的,但是東市上的人都看到了,長安城的百姓都聽說了,天下諸侯也都知道了。那個削藩的晁錯被漢景帝殺了,七國已經師出無名,能不能阻擋叛亂無所謂,但七國再繼續叛亂就是造反了。

天下諸侯相信的確是晁錯在削藩,而不是漢景帝,都支持漢景帝平叛。三個月後,周亞夫平了七國之亂。

晁錯該有多冤,他不知道漢景帝借了他削藩策的意見這把刀讓諸侯反叛,他不知道漢景帝借了反叛諸侯“誅晁錯”的這把刀有了殺他的理由,他不知道漢景帝借了大臣的彈劾這把刀給他定了大逆無道的罪名,他更不知道漢景帝借了他對自己忠心和信任這把刀光明正大施以腰斬。

那個將斬左趾改爲笞二百、將鼻刑改爲笞一百的漢景帝,竟然將恩師處以腰斬的死刑,況且晁錯並無大逆無道,漢景帝真的後悔嗎,真的被欺騙了。

其實不然,漢景帝就是想殺晁錯而已,只不過不能直接殺,只好借刀殺人了。

0 阅读:113
评论列表

這大倆盤真美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