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七年:“未來之城”穩步走來

中國經濟周刊 2024-04-15 17:40:34

《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 王紅茹|北京報道

今年是雄安新區設立的第七年。2017年,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到2024年,7年來,雄安新區加快打造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全國樣板,首批疏解央企總部加快建設,白洋澱已經成爲“候鳥天堂”,人民群衆生活品質不斷提高……雄安新區已實現了從“一塊地”繪就“一張圖”到變爲“一座城”的華麗蝶變。

雄安,一座高水平現代化城市已拔地而起,“未來之城”正闊步走來。

“雄安之眼”雄安城市計算中心

白洋澱鳥類

承接疏解加力提速

3月28日,150米高的中國中化大廈主體結構封頂,時間較計劃節點提前一個月。這棟大樓與附近的中國華能總部大樓一起,刷新了雄安的天際線。

加速的不止中化大廈。雄安新區相關部門負責人向《中國經濟周刊》記者介紹,中國星網總部正開展裝飾裝修及小市政、綠化收尾工作,中國華能總部正處于幕牆、機電安裝和精裝修階段,中國礦産資源集團雄安總部項目建設有力有序推進,疏解承載能力穩步提升。招商、中交、華序府市場化配套住宅已開售並逐步交付,“三校一院”已開學開診……如今,央企在雄安設立子公司及各類分支機構200多家,新區作爲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載地的作用進一步顯現。

打造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載地,是設立雄安新區的初心。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從2021年起,以在京部委所屬高校、醫院和央企總部爲重點,分期分批推動相關非首都功能向雄安新區疏解。

規劃面積38平方公裏的啓動區,是雄安新區率先建設的重點區域,承擔著首批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項目落地、探索開發建設模式、先行先試政策措施、展現新區雛形等重任。截至目前,啓動區累計實施各類項目120余個,累計投資超1100億元,已具備大規模開發和承接疏解條件。

雄安新區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當前,啓動區城市框架全面拉開,疏解承載能力穩步提升,城市雛形加速顯現。“啓動區牢牢把握承接疏解‘牛鼻子’,加速打造疏解項目集中落位區,正逐步形成承接疏解標志性形象和集聚示範帶動效應。”

白洋澱碼頭

白洋澱美景

疏解人員保障全面加強

3月20日,雄安新區舉行中央一攬子特殊支持政策落實情況新聞發布會。

“目前,中央一攬子特殊支持政策在雄安新區全面落地,各項任務取得了重要階段性成果。”雄安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丁曉龍在新聞發布會上說。

在疏解人員子女教育方面,雄安新區高標准布局優質教育資源,新開辦各類學校41所,包括北京市以“交鑰匙”方式援建的雄安北海幼兒園、雄安史家胡同小學、北京四中雄安校區均已順利開學,可爲疏解人員子女提供便捷優質的教育服務。全方位做好轉學服務保障,在就讀幼兒園和義務教育階段,優先保障到北京市援建援助的學校就學,無居住證和落戶限制要求;在普通高中階段,按與原就讀普通高中等級相當的原則保障孩子入學;在雄安新區就讀的京籍疏解人員子女可回北京市享受義務教育及中高考政策。

在疏解人員醫療保障方面,雄安新區做強醫療服務,北京市援建的雄安宣武醫院(一期)已開診,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雄安院區已開工建設。做優醫保待遇,建立職工基本醫保和補充醫保制度,創建雄安新區單獨醫保目錄,實現住院報銷、職工大病報銷水平與北京相當,門診報銷水平優于北京,醫保目錄報銷範圍比北京更廣。

在疏解人員養老保險政策方面,雄安新區緊密銜接國家支持疏解社保政策,按照“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原則,保障了疏解人員養老保險待遇不低于留在北京市的水平。新區鼓勵支持企業通過參加企業年金、個人養老金、其他個人商業養老金融業務等養老保險二、三支柱的方式,提高相關人員養老待遇水平。

在疏解人員住房公積金政策方面,繳存、提取、貸款全面實現“京雄同城化”。隨單位從北京疏解到雄安新區的人員,住房公積金繳存基數上限按照北京標准執行;在雄安新區租購住房,能向北京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申請提取或辦理貸款。目前,在雄安新區購房的中國星網總部員工已成功向北京申請住房公積金異地貸款。

中央一攬子特殊支持政策階段性成果的取得,離不開制度保障。去年11月10日,雄安公共服務局與北京市、河北省社保經辦部門共同簽署《京冀雄協同做好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單位社會保險經辦服務合作協議》,爲非首都功能疏解單位社會保險經辦服務保駕護航。

雄安市民服務中心夜景

雄安·容東智慧體驗中心

産業政策 “免申即享”

當前,雄安新區已進入大規模建設與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並重階段,産業發展對新區進一步提升綜合承載、要素集聚和自我造血能力的意義更加凸顯。

雄安新區將重點發展哪些産業?據記者了解,這座未來之城聚焦五大高端高新産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産業、現代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産業、新材料産業、高端現代服務業、綠色生態農業。

目前,雄安新區制定出台《河北雄安新區支持企業創新發展若幹措施》等12個科技創新支持政策,涵蓋平台建設、人才引進、科研項目、成果轉化等各個方面。同時,建立科創中心、中試基地、軟創街區等10余個創新平台載體,挂牌16個特色主題樓宇,建成投用雄安新區科技成果展示中心、科技成果交易和轉化服務中心、知識産權保護中心。

雄安新區之新,貴在創新,成在創新。爲打造全球新一代信息技術産業新高地,雄安新區始終聚焦高端高新産業,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准建設、高質量發展,高端高新産業正蓬勃發展。

2023年,雄安新區實現高新技術企業入庫323家,較2022年增長47%;國家級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404家,較2022年增長206%;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875家,較2022年增長49%;專精特新企業78家,較2022年增長90.2%,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家。

好水出好魚,助力高質量發展,離不開良好的營商環境的滋養。3月6日,雄安新區優化營商環境領導小組印發《雄安新區産業政策“免申即享”工作方案》。新區改革發展局、自貿委等多個部門,聯合推出首批“免申即享”政策申報清單。

清單內共包括54項政策,涵蓋雄安新區科技企業階梯培育和會展行業發展、外商投資獎勵、高端品牌扶持引進等大類。享受主體覆蓋新區科技企業、專精特新企業、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國家級科技型中小企業、規上工業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上市企業、外資企業、孵化載體等。

雄安新區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雄安新區首批“免申即享”政策上線,一方面是政府爲建立健全“免申即享”工作機制,率先推送落實一批“含金量高”、企業獲得感強的“免申即享”産業政策,探索推進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高層次的“免申即享”政策環境;另一方面通過“免申即享”聚焦新區産業政策落實,依托雄安新區産業互聯平台建“企業數據賬戶”,整合“政務數據資源”,打通數據和信息壁壘,利用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輔助等技術,實現企業與政策精准匹配,通過政策主動推送,企業無需提出申請、准備申報材料,即可享受政策紅利。

“後續,‘免申即享’政策將按照‘成熟一批、梳理一批、新增一批’的原則,及時向社會公布。”上述負責人表示。

雄安商務服務中心

雄安新區大學園圖書館項目

人才政策發力引來“金鳳凰”

人才是第一資源,産業的發展離不開人才支撐。目前,雄安新區正處于栽好“梧桐樹”和引來“金鳳凰”的關鍵時期。

爲吸引更多人才來到雄安,留在雄安,新區建設了雄安人力資源服務産業園以幫助人才落地,並推出了一系列人才政策。

雄安人力資源服務産業園位于雄安新區容東片區核心位置,園區面積4萬余平方米,2023年1月5日正式開園運營。産業園由雄安新區黨工委管委會批准成立,指導單位爲新區黨群工作部、公共服務局、容東管委會,運營主體爲河北雄安人力資源服務有限公司。

産業園設置公共服務區、創業孵化區、人才發展區、産業集聚區、高層次人才服務區、配套服務區、文化交流區等空間。現累計已有中智(北京)、中化方勝、中天人力等42家優質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實體入駐,初步形成了從招聘代理、勞務派遣、勞務外包等傳統服務到高級人才尋訪、測評、管理咨詢等高端服務的人力資源服務全産業鏈條服務。

提供就業服務是産業園工作的重點,爲此産業園構建了新區“1+3+N”三級就業服務體系,即以新區人力資源市場爲核心,聯動容東、容西和雄東3個新建片區的就業服務中心,依托片區內黨群服務中心和零工驿站打造N個社區就業服務站,推進統一管理、統一規範、統一服務、統一制度,健全“15分鍾就業服務圈”,精准服務畢業生、退役軍人、殘疾人和回遷群衆等重點群體就業。

目前産業園已舉辦“萬名大學生雄安行”“首都大學生雄安行”等活動,開展“1131”(提供1次政策宣傳、1次職業指導、3次崗位推薦與1次職業技能培訓)服務6257次,開展線上線下招聘活動120場次,邀請企業2321家,提供崗位1.14萬余個,爲雄安新區集聚新人才、高質量就業提供了重要支撐,社會效益顯著。

此外,在人才服務方面,産業園做好人才“引進來”工作,目前園區內人力資源企業已爲雄安新區政府、中央國企事業等單位引進人才超千人。

“可以預料,雄安新區作爲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關鍵落子,隨著疏解進程的不斷加快,一批高校、央企總部、醫療機構、金融機構、科研機構加快落地,新區人力資源服務産業也將迎來快速發展時期。”雄安新區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

雄安綜合保稅區大門

雄安新區中關村科技園

雄安新區啓動區綜合服務中心

惠企惠民舉措煥發消費新活力

近年來,雄安新區制定出台了一批惠企惠民舉措,全力提升改造特色商業步行街和農貿市場,積極引導高端商業品牌落戶新區,不斷滿足居民多層次、多樣化消費需求。

“感受濃濃煙火氣”是人們對于真實、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雄安新區充分提煉街巷特色,積極推進特色商業步行街提升,重點圍繞視覺景觀美化、業態結構優化、品牌培育、招商引資、智能化改造等方面,加大對步行街改造提升的支持力度。

目前,白洋澱不夜城休閑商業步行街已成功入選第二批省級商業步行街改造提升試點,容西水街、苟各莊二街商業街、黃灣步行街等3條特色商業步行街正在提升改造。改造後的步行街將會呈現出一步一景、一店一特色、老字號與非遺技藝交融共生的新局面,煥發出消費新活力。

農貿市場是一座城市最具“煙火氣”的地方,也是展示城市文明形象、反映民生福祉的重要窗口。雄安新區積極推進農貿市場提升,對現有農貿市場的不同業態和功能區進行科學合理劃分,新增或改造食品檢驗檢測和視頻監控設施,加強市場內外部牆體結構改造和形象美化,爲群衆提供更幹淨、舒適、貼心的農貿市場環境。

“當前,容豐農貿批發市場、安易便民農貿市場已完成提升改造,布局更合理,設計更科學,功能更完善,管理更規範,環境更優良,全方位的升級讓‘逛菜市場’成爲一種享受。”雄安新區相關部門負責人說。

高端商業品牌作爲推動新區消費市場向國際化、品牌化、特色化發展的重要紐帶,對于提升城市品位和促進商貿服務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作用。雄安新區研究制定《關于雄安新區扶持引進高端商業品牌的若幹措施》,通過設置房屋租賃補貼、聯營補貼、裝修補貼、品牌代理補助等具體舉措,有效減輕門店投資費用和運營成本,加速推動知名品牌首店落戶新區,構建高層次消費場景。

家門口的商業網絡是城市生活便利與否、品質高低的重要標尺。爲滿足群衆日常消費需求,提升群衆生活的幸福感和獲得感,雄安新區研究制定《關于促進雄安新區一刻鍾便民生活圈發展的若幹措施》及其實施細則,鼓勵支持優先配齊服務半徑1公裏範圍內基本保障類業態和適當增加與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業態,補足居民基本生活需求的商業設施短板,讓居民出門步行15分鍾範圍內,就能找到菜店、便利店、早餐店、藥店等。這樣的15分鍾生活圈,不僅“圈”出了居民生活的便利,更“圈”出居民滿滿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爲滿足消費者多層次、多元化的消費需求,雄安新區打造首個城市級大型商業綜合體——雄安奧特萊斯,引進華聯百尚、六福珠寶、周大生等多個品牌,彙集潮流風尚區、樂活運動區、都市美學區、國際典範區四大主題,集新商業、新場景、新科技、新體驗、新味道、新享受于一體。雄安奧特萊斯的開業提升了雄安先行區容東片區的成熟度,進一步推動了産城融合發展,爲新區群衆提供了一個多元化消費的新型商業打卡地。

“當前,雄安新區已進入大規模建設與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並重階段,工作重心已轉向高質量建設、高水平管理、高質量疏解發展並舉。在此背景下,雄安新區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爲人民,既扮靓城市‘面子’,又做實民生‘裏子’,爲群衆營造整潔、有序、安全的消費購物環境。”雄安新區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

(本文圖片由雄安新區宣傳網信局提供)

(本文刊發于《中國經濟周刊》2024年第7期)

0 阅读: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