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興亞:廣汽堅持自主研發與合資合作並行

新汽車 2024-05-06 11:34:57

5月4日,2024北京國際車展圓滿閉幕。在此次車展上,廣汽集團攜旗下五大整車品牌參展,自主雙子星廣汽傳祺和埃安首發兩款新車,向人們展示其科技實力。

同時,廣汽集團還發布了“智行2027”行動計劃,希望在現有智能化優勢基礎之上,通過智能駕駛、智能座艙的升級以及智慧立體出行場景的打造,實現在産品體驗和出行場景上的領先,爲萬億廣汽宏偉藍圖增添智能化支撐。

此外,廣汽傳祺還宣布與華爲合作進開啓傳祺華爲聯合創“新”計劃,重點圍繞智能底盤、智能人機交互等多領域進行深度合作研發。

包括華爲、騰訊、滴滴、科大訊飛在內,廣汽集團的智能生態朋友圈越來越大,對此,廣汽集團總經理馮興亞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廣汽集團始終堅持自主研發與合資合作並行的策略,這也是我們發展的核心。”

他認爲,在智能網聯領域,自主研發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若依賴純粹的供應商模式,不僅成本高昂,開發周期無法保證,更難以實現特色化和個性化,從而難以引領行業發展。

但在某些領域如自動駕駛技術上,廣汽也注重與優秀企業和合作夥伴的合作,采納其先進技術,以滿足消費者需求。

“長期看來,擁有自主核心競爭力是關鍵,合作不應放棄自主研發。廣汽曾在智能網聯上走過彎路,因依賴外部開發,導致更新換代時遇到困難,因此下定決心自主研發,並與合作夥伴建立戰略合作,確保技術透明和可控。”他表示。

作爲廣汽集團的研發樞紐,廣汽研究院是保證“智行2027”行動計劃成功達成的重要保障。廣汽研究院院長吳堅稱,廣汽集團高度重視科技創新,累計在研究院投資已經超過了450億人民幣的研發投入。

此外,目前廣汽集團已牽頭成立300億元産業發展基金,用于投資智能網聯新能源相關産業,推動整個産業鏈的協同發展,未來還將繼續加大研發投入;在人才方面,則堅持“引-用-育”相結合的人才戰略,打造戰略科學家、科技領軍人才以及高素質創新團隊三支關鍵人才隊伍。

根據智行2027”行動計劃,廣汽集團將用三年時間,持續夯實“廣汽AI大模型平台”“廣汽星靈電子電氣架構”和“廣汽網聯大數據平台”三大技術基礎,推動智能駕駛和智能座艙的快速優化。

在自動駕駛方面,廣汽集團ADiGO PILOT 智能駕駛系統的兩大路線——“多傳感融合”和“無圖純視覺”均已實不依賴于高精地圖的“真無圖”。

其中,基于“多傳感融合”技術的L2++級無圖城市NDA功能已在昊鉑車型上搭載,並計劃2024年內實現全國覆蓋;行業領先的無圖純視覺智駕系統則計劃2026年裝車搭載,進一步降低高階智駕使用成本,真正實現“智駕平權”。

“技術的發展是逐步的,需要沿途下蛋,即逐步將成熟技術應用于産品中,最終實現完全無人駕駛汽車的批量生産和銷售。”馮興亞說。

智能座艙方面,廣汽集團將量産行業首創的“廣汽端雲一體大模型智能體”,讓座艙擁有車端和雲端雙大腦,響應速度提升三倍,交互能力提升兩倍,帶來更人性化、更懂用戶的智能交互體驗。

2025年,廣汽車載空間交互系統還將突破屏幕限制,實現虛擬現實混合交互;2026年,廣汽集團將建成涵蓋生活娛樂、車家互聯、健康服務的完整運營體系;2027年,實現智能座艙全場景、全智能的主動式情感交互,在産品體驗上實現領先。

馮興亞認爲,每一個時期都有各自特點,卷配置、卷價格和卷老板等現象的根源,就是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的革命性變革,在變革時期會出現很多不同的情況。比如價格,就是因爲新的品牌競爭非常激烈。特別是在一個新的市場,每個企業的戰略是不一樣的,有的要盈利,有的要市場份額。

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是一個新的市場,有了份額才會有未來的利潤,但是前提是能堅持到未來,如果都沒有能力堅持到未來,那這個戰略就是片面的,實際上就是看企業的恒心、實力。

“這與這個時代、智能網聯新能源的特點、新的進入者的進入是相關聯的,和每個企業經營狀態、承受能力、追求目標也是有關聯的。廣汽會直面迎接價格戰的到來,廣汽集團所有旗下的企業,五一之前提前一周價格全部到位,迎接黃金周銷售爆發期。”他說。

針對近期大佬們紛紛通過直播、短視頻下場營銷的現象,馮興亞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他認爲,營銷就是漏鬥原理,大家都在想辦法擴大流量,擴大漏鬥開口。其次每一級打一個折,有百分之幾十的流到下一級,最終來看車的、下訂單的、成交的,循序漸進。爲了吸引流量,拼到最後把老板都拼上了。

“做好個人營銷很需要時間、精力、團隊的配合。對這個東西有偏好的就保持,沒有的也不一定非要創造,因爲有的人本身對這方面就不感興趣。我認爲要讓擅長營銷的人搞營銷、擅長科研的人搞科研、擅長生産的人搞生産,每個人發揮各自的長板,共同爲企業發展貢獻力量。”馮興亞表示。

1 阅读:42

新汽車

簡介:有品質的汽車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