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是如何圍獵我們頂尖人才的?芯片專家被扣押9年至今!

互聯魚 2024-04-30 19:46:57

文l編 互聯魚

高科技領域的紛爭,有時候比電影情節還要曲折離奇。

張浩,一個聽起來平凡的名字,卻是芯片界的風雲人物。

1979年出生在湖南的他,打小就是學霸一枚,後來在國內頂尖學府深造,再遠赴美國南加州大學攻讀博士,專攻電氣工程,尤其在芯片技術上。

別看人年輕,成就可不一般,7項專利加身,讓全球科技大廠都眼饞,恨不得把他收入麾下。

可張浩的選擇卻出乎衆人意料,他沒有留在美國享受高薪厚職,而是選擇回國,到天津大學教書育人,用自己的一技之長爲國家做貢獻。

回國後,張浩的事業版圖進一步擴大,創立了諾思微系統公司。

這家公司幹了啥?

說出來都讓人振奮,短短四年,張浩和他的團隊愣是拿下了200多項專利,愣是從零開始,硬生生在濾波器領域爲中國爭得了一席之地。

要知道,濾波器這玩意兒,雖然聽起來陌生,但它可是手機通訊、軍事雷達、衛星通訊等領域不可或缺的元件,可以說是現代通信的“清道夫”,保證信號幹淨清晰,不被雜音幹擾。

張浩的成就有多牛?

這麽說吧,過去濾波器市場幾乎被美國的微訊和博通兩家公司壟斷,價格自然水漲船高。

但張浩團隊的研發成果,直接威脅到了這兩位老大哥的地位,不僅讓濾波器的成本大大降低,每部5G手機上的濾波器成本竟然不超過120元。

這簡直是通信行業的大變革,不但商業價值巨大,同時也說明了中國在這個領域的話語權大大增加。

可好景不長,張浩的才華和成就也讓他成爲了美國的眼中釘。

臥龍困淺灘

2015年,一場精心策劃的“鴻門宴”在美國上演,張浩受邀參加所謂的芯片專家論壇,一到美國就被FBI以莫須有的罪名扣留。

美國不惜動用各種手段,企圖長期扣押張浩,審判一拖再拖,直到2020年才象征性地給了個18個月的刑期,外加350萬美元罰款。

刑期結束,張浩卻依舊無法回國,被軟禁在美國的小公寓裏,至今長達9年仍遙望故土。

美國之所以如此忌憚張浩,無非是因爲他的技術突破直接沖擊了美國在高科技領域的霸主地位,尤其是濾波芯片這個關鍵領域。

美國爲了遏制中國高科技發展,費盡心思布下一張又一張“天羅地網”。

2012年,當時天津大學迎來了一位名叫裏奇·盧比的人,表面上是來交流學術的,實際上卻是安華高公司的高管,打著學術交流的旗號,實際上是來刺探情報。

盧比在張浩身邊轉悠了幾天,回去就給FBI送去了“情報”,說是張浩偷了他們的技術,生産線都是照搬安華高的。這第一步棋,算是給後續的行動埋下了伏筆。

接著,美國的老套路又來了,僞造證據。

他們聲稱有電子郵件作證,說張浩和龐慰兩人之間有商業秘密的交易。

但問題是,這些郵件大多存儲在天津大學的服務器裏,怎麽會被美國拿到?

顯然,這裏面有黑客操作的痕迹。

更離譜的是,這些所謂的“證據”經不起推敲,內容根本站不住腳。

于是,美國那邊幹脆自己動手,開始篡改郵件內容,意圖栽贓張浩。天津大學的技術專家一眼就識破了這些手腳,指出郵件被篡改的事實,但這並沒有阻止美國的進一步行動。

到了2015年,美國的劇本又翻新了一頁,他們玩起了“釣魚執法”。

先是在法院偷偷起訴張浩,然後以參加國際會議爲誘餌,把張浩騙到了美國。一到美國,FBI就候著了,張浩直接被扣。

隨後美國給他扣上了一堆帽子,什麽經濟間諜、盜竊商業秘密,其實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打壓中國的芯片産業。

但美國的這番操作,明眼人都看得出,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張浩的導師深知張浩的人品和職業道德,毫不猶豫地站出來爲他辯護,甚至努力幫他申請保釋。盡管最後張浩被保釋了,但電子腳铐成了他的“束縛”,活動範圍也被限制在美國加州。

自由二字,對他來說變得異常奢侈。

這還不算完,幾年後,孟晚舟事件的發生,又一次證明了美國對中國的高科技産業是有多麽的不擇手段。

張浩這位芯片領域的佼佼者,就這樣在美國編織的謊言中,被軟禁在異國他鄉。

美國的如意算盤打得響亮,他們認爲只要張浩回不來,我們的芯片技術就始終難以擺脫他們的鉗制,老鷹們就能穩如泰山實施壟斷。

但張浩從未放棄過與美國安華高公司及其背後勢力的鬥爭。

2017年,他創立的諾斯公司在天津市一中院對安華高發起了反擊,理由是安華高侵犯了知識産權,用的是美國公司最擅長的“專利戰”遊戲規則。

這一招,用咱們的話說,就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但這場官司,注定不平坦。

諾斯公司面對的是安華高和蘋果公司這兩頭“巨獸”,它們不僅財力雄厚,法律資源也豐富。蘋果公司抓住案件管轄權的問題,將官司拖到了天津高院,雖然最終被駁回,但這一系列操作已經消耗了大量時間和精力。

安華高和蘋果公司又在天津發起新的訴訟,試圖從側面瓦解諾斯的攻勢。這場拉鋸戰,讓諾斯公司的反訴暫時陷入了停滯狀態。

美國那邊,似乎是有意拖延,每年都說要開庭,卻又總是遙遙無期,這無疑是在心理上對張浩進行消耗戰。

2018年後,連開庭時間都不再明確答複,這背後的意圖昭然若揭,就是想通過長時間的煎熬,消磨意志。

張浩在美國的生活,更是充滿了苦澀。

遠離家鄉,身處異國,心理和生理上的雙重壓力讓他苦不堪言。高昂的醫療費用,讓他不得不在治療上做出妥協,身體狀況每況愈下。

想想,一個曾經意氣風發的科研精英,如今卻因種種不公,身心俱疲,這種反差,讓人痛心。

家庭的變故更是雪上加霜,父母的健康問題讓張浩心急如焚,卻無能爲力。

作爲兒子,無法在父母病榻前盡孝,內心的愧疚和痛苦難以言表。身體上的病痛,加上精神上的重壓,張浩的生活質量急劇下降,曾經的運動健將,如今卻步履蹒跚,仿佛一夜之間老了十幾歲。

與此同時,諾斯公司也因張浩的缺席,研發幾乎陷入停滯,芯片生産停擺,這對一家科技企業來說,無疑是致命的打擊。

在國內,雖然有很多同行和朋友時刻准備著,想要助張浩一臂之力,但面對美國的這種“不上牌桌”的策略,也只能焦急等待。

張浩事件不是孤立的案例,而是美國對咱們高科技領域下手的冰山一角。

但,孟晚舟那事兒最後能圓滿解決,靠的可不僅僅是個人的力量,那是國家層面的較量和智慧的體現。

寫在最後:

從個人角度來說,這事兒給咱們上了一課,科技創新這條路,雖然不容易,但再怎麽難,咱們也得自己趟出一條路來。

你看華爲頂著壓力,5G技術照樣領先;中興、阿裏雲等企業,在各自的領域裏也是奮勇向前。這背後是國家的支持,是民族企業的韌勁兒,更是千千萬萬科技工作者的辛勤汗水。

國際科技合作的道路上,暗流湧動,保護好我們的科學家,爲他們創造一個安心研發的環境,是責任,也是每個國人的期望。

對此您有什麽想說的,記得分享,寫下您的觀點!

3 阅读:1133
评论列表

互聯魚

簡介:新媒體公司創業者,致敬科技發展,趣聊商業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