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官宣:人證合一時代來臨!

置牛 2024-04-22 15:47:46

2024年4月15日,住建部發布《關于開展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産治本攻堅三年行動的通知》(建質〔2024〕27號)。其中特別提出:

依托全國工程質量安全監管信息平台、建築市場監管公共服務平台和建築工人管理服務信息平台,對安全生産關鍵崗位人員履職行爲精准分析、實時預警、動態監管。

確保安全生産管理人員考核合格證、注冊執業資格證“人證合一”,企業負責人、項目負責人依法依規開展帶班檢查,特種作業人員持證上崗,嚴厲打擊各類借證、挂靠和無證上崗行爲。

1月3日,住建部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全國建築市場監管公共服務平台項目信息管理的通知》(建辦市函〔2023〕391號),明確:

地方各級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要將本級建築市場監管一體化工作平台産生的工程項目信息,按規定逐級推送至全國平台。

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等系統的工程項目信息可共享至同級建築市場監管一體化工作平台,並逐級推送至全國平台。

省平台于2024年3月31日前完成與全國平台對接,企業、個人項目信息將被推送至全國平台,建造師還想身兼多個項目基本是不可能了!

住建部各系統均已全面打通!

住建部:自2023年11月起,決定在27個地區開展改革試點,實現各系統之間數據全面共享,率先實現與省級、國家工程審批系統對接。

11月2日,住建部發布《關于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數字化管理改革試點工作的通知》(建辦廳函〔2023〕291號)。決定在天津等27個地區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數字化管理改革試點工作。

試點內容

試點自2023年11月開始,爲期1年。

完善工程審批系統。加強電子文件、電子簽章等應用,著力推進無紙化報建,審批結果全面實現電子證照。

推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建築市場監管、建築工人實名制管理、質量安全監管、房屋安全管理等相關系統互聯互通、協同應用。實現各系統之間數據全面共享。

按照《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數據共享交換標准3.0》,率先實現與省級、國家工程審批系統對接。

爲建築單體賦予全生命周期唯一的編碼,並與項目代碼相關聯。

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圖紙全過程數字化管理。

推進BIM報建和智能輔助審查。

推動數字化管理模式創新。

上述第(一)至(四)項爲必選任務。

本次改革試點地區名單

1.天津市、2.河北省石家莊市、3.河北省唐山市、4.河北省保定市、5.吉林省吉林市、6.黑龍江省哈爾濱市、7.浙江省、8.安徽省亳州市、9.江西省南昌市、10.江西省景德鎮市、11.江西省九江市、12.江西省上饒市、13.山東省濟南市、14.山東省青島市、15.山東省濟甯市、16.山東省臨沂市、17.湖南省長沙市、18.廣東省廣州市、19.廣東省深圳市、20.廣東省東莞市、21.廣西壯族自治區南甯市、22.四川省成都市、23.貴州省遵義市、24.雲南省昆明市、25.甘肅省蘭州市、26.甯夏回族自治區、27.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

住建部:2023年底前,工程審批系統、資質審批系統、“四庫一平台”3個系統互通互聯!

對于企業業績是否造假、申請資質注冊人員是否“挂證”一目了然。

住房城鄉建設部發布《關于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標准化規範化便利化的通知》(建辦〔2023〕48號)明確:

2023年底前實現工程審批系統覆蓋全部縣(區)。

加快推進工程審批系統向建設工程企業資質審批系統共享工程項目數據信息。

推動工程審批系統與建築市場公共服務平台、質量安全監管平台、智慧工地、房屋安全管理等系統互聯互通、協同應用。

此前征求意見稿提出,向資質審批系統共享數據,將作爲工程企業業績核查的有效手段,以往以虛假工程業績申報資質的屢見不鮮,此後將難上加難。

實現之後,工程審批系統、資質審批系統、“四庫一平台”互通互聯、數據共享,監管更加嚴格。

住建部:自2024年1月1日起,申請資質企業的業績應當錄入”四庫一平台“!

增加實地核查、遙感衛星監測,可謂相當嚴格!

住建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建設工程企業資質審批管理工作的通知》(建市規〔2023〕3號)提出:

申請由住房城鄉建設部負責審批的企業資質,其企業業績應當是在全國建築市場監管公共服務平台上滿足資質標准要求的A級工程項目,專業技術人員個人業績應當是在全國建築市場平台上滿足資質標准要求的A級或B級工程項目。

自2024年1月1日起,申請資質企業的業績應當錄入全國建築市場平台。

加強監管。住房城鄉建設部將以實地核查、遙感衛星監測等方式抽查複核項目信息,加大對虛假信息的處理力度,並按有關規定追究責任。

住建部:資質延續嚴格核查企業注冊人員!技術負責人和注冊類人員社保必須唯一!

住建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建築市場監管司關于建設工程企業資質延續有關事項的通知》提出:

我部按照資質標准對企業注冊人員等內容進行核查,經核查合格的,准予延續。

建設工程企業資質延續平台升級改造後于10月20日正式開通。

要求承諾技術負責人和注冊類人員社保必須唯一,本次延續嚴查注冊人員、技術負責人唯一社保等!其他人員不做強制考核!

此後,多省市跟進發文,部分地區明確:

申請二級資質延續的,企業資産、技術負責人需滿足相應類別二級資質標准要求,其他指標(包括注冊建造師、職稱人員、技術工人、個人業績、技術裝備等)需滿足相應類別三級資質標准要求。

浙江還提出:

企業申報資質時使用的技術負責人、注冊人員、非注冊人員等相關人員應與受聘企業依法簽訂一年以上勞動合同,且由企業依法爲其繳納社會保險。

上述人員一年內在其他企業用作主要人員辦理過資質申請的,在資質審批中不作爲有效人員認定。

“挂證”是如何被查出來的?

方法1、利用建築市場監管信息平台和相關信用信息平台數據進行比對。

該方法通過“四庫一平台”,即住房城鄉建設部和各省市建設的建築市場監管信息平台,通過內部信息數據比對,主要查處的是“一人多單位注冊的‘挂證’”。

一人多單位注冊,無論是一人多證多單位注冊,還是一人一證多單位注冊,都將被發現查處。有人說,我在兩個省不同單位注冊,這種情況省監管平台是查不到的,而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監管平台是可以查出的。

方法2、結合參保繳費、人事檔案等相關數據和信息,進行全面比對排查,重點排查參保繳費單位與注冊單位不一致情況。

該方法將社保信息與住建部門建築市場監管公共服務平台的人員注冊信息進行比對。

社保信息確定人員工作單位,注冊信息確定證書注冊單位,兩者一致,確定爲人證合一;兩者不一致,確定爲人證分離,將被認定爲“挂證”。方法2主要查處的是“人證分離的‘挂證’”。

方法3、對到崗履職情況進行全面排查。

方法3是在“人證合一”的情況,通過到崗履職情況進行查處,查處成本相對較高,主要手段有以下幾種:

1)通過檢查指紋、人臉識別等考勤信息,主管部門了解執業人員到崗履職情況;

2)主管部門工作人員直接到達項目現場,了解執業人員是否在崗,向相關人員詢問項目信息,若不知曉,可判定爲“挂證”。

隨著省平台與住建部“四庫一平台”、社保系統對接,人、證、社保合一時代來了!

8 阅读:14603
评论列表

置牛

簡介:一站式智能化企業服務綜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