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高精尖,拓展新空間!昌平持續培育産業發展“沃土”

北京昌平 2024-05-15 18:11:23

土地是産業發展的載體和重要的生産要素

昌平區近年來

圍繞“兩城一區多點”布局

聚焦先導産業、重點産業、

新賽道産業和未來産業

高效盤活存量土地資源

梯次釋放優質産業空間

構築科技和産業創新高地

切實爲發展新質生産力提供空間要素保障

打造産業發展“沃土”

“煥發”活力

打造科研集群與創新高地

如今,隨著産業發展空間供地“加速度”,優質項目接連落地,讓老城“煥發”新活力。

南口是北京市傳統工業重鎮,曾聚集了鹿牌保溫瓶廠、北京平板玻璃廠和汽車鋼圈廠等一批知名工業企業,後來隨著時代變遷,逐步淡出了人們的視野。

按照新版規劃,南口是全市重點發展的8個新市鎮之一,昌平圍繞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打造區域科創中心,與清華大學全面合作,在南口“三大廠”利用城市更新政策,打造清華南口國家重點實驗室基地,集中承接清華大學多個全國重點實驗室落地,著力打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策源地、科技成果産業轉化新高地和城市複興新地標。

據介紹,該項目從謀劃到落地、從藍圖到實景,一年內就實現了規劃、設計、開工“三步走”,而且獲評了全市首批“兩業融合”示範園。

相關負責人表示,該項目規劃占地面積58.9公頃,其中産業用地面積43.1公頃、建築規模47.3萬平方米,按照“2023年開工、2024年建成、2025年投用”的總體安排,今年率先實現一期亮相,今後兩年,這裏將陸續入駐14個全國重點實驗室。

與此同時,我區還將布局完善産業承接、公共服務等配套設施,積極承接高校科研成果就地轉化,形成科研集群與創新高地,爲服務國家科技自立自強提供新的戰略支撐。

“比如在清華南口國重基地東側,我們已規劃建設科學家公園,預計今年底公園一期就能建成開園。而在南側,我們規劃打造科學家小鎮,還將建設高品質人才公寓,引入清華優質教育資源,同步完善醫療、文體等設施,爲入駐科學家營造良好環境。”該負責人說,隨著清華南口國重基地項目建設進一步加快,會讓南口這座老工業基地煥發出新的生機活力,還會拉動昌平區整個西北部地區發展。

而高端産業園的相繼開工建設爲我區搶占未來産業高地打開了廣闊前景。3月30日,北京未來科學城機器人産業園項目正式啓動,以機器人龍頭企業爲引領,打造覆蓋“研發+生産”全鏈條的機器人産業成果轉化基地。

作爲北京市2024年“3個100”重點工程,該項目的落地,標志著首都北部機器人産業創新引擎正式啓動,建成後將全面構建産業生態體系,吸引優質企業入駐,打造機器人標杆園區,助力北京打造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的機器人産業發展集群,形成機器人技術創新策源地、應用示範高地和高端産業集聚區,有力支撐首都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全球數字經濟標杆城市建設。

蝶變升級

奠定産業發展堅實基礎

位于中關村生命科學園三期的生命谷國際精准醫學産業園項目主體結構已全面封頂,目前正在開展室內機電管道安裝和幕牆的結構施工工作,預計今年年底竣工投用。

日前,記者來到項目現場,放眼望去,産業園內已是高樓林立、一派繁忙的景象,不遠的將來這裏將展現出一個嶄新的、充滿活力的醫藥産業發展空間。

作爲中關村生命科學園三期首發項目,生命谷國際精准醫學産業園區規劃建築規模約24.57萬平方米,由昌發展集團與康橋醫療健康産業設施平台共同打造,可提供總部辦公、研發中心、中試和生産基地等自由轉換和組合的複合空間。

昌發展集團總經理王穎介紹,園區一方面將承接國家實驗室、北生所、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科研機構和高校的原始創新成果轉化,同時,還將引入跨國公司、上市公司、領軍企業和高成長企業等。目前,已吸引華夏英泰、可瑞生物、丹序生物等13家企業擬簽約入駐,其中已有多家企業在精准醫學的前沿賽道中跑出加速度,爲全球精准醫療領域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未來,生命谷國際精准醫學産業園將面向精准診斷、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精准醫學方向,聚焦細胞治療、基因治療、合成生物學、AI醫療等當前生命科學産業的重點前沿技術賽道,共同打造全國領先的生命科學研發生産基地。

距離精准醫學産業園僅幾公裏外的史各莊街道集體經濟産業用房項目也不斷傳來好消息。

“今年年初實現了‘正負零’施工,意味著地下基礎工程全部完成,開始地面建築施工。近日,項目首棟樓體實現了主體結構封頂,標著著項目取得了階段性的重大進展。”史各莊街道集體經濟産業用房總包項目現場負責人王超告訴記者。

該項目位于中關村生命科學園三期核心區域,分爲兩個地塊,總建面積約12.2萬平米,其中包含廠房、車庫、設備用房和配套設施等功能。建成後將成爲集研發辦公、中試生産、服務配套爲一體的“生物醫藥集體産業示範園區”,也是建設全球領先水平“生命谷”重要組團。

據了解,上述兩個項目所在地都是曾經以“髒亂差”而聞名的“北四村”。該區域是史各莊街道北部4個村的統稱,曾經“握手樓”林立,是典型的城鄉結合部地區。

爲服務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拓展首都創新發展空間,我區加緊完成“北四村”拆遷騰退,並規劃建設中關村生命科學園三期、國際生物工程創新中心等3個重大項目。昨日的“北四村”拆遷騰退後“蝶變升級”,正在衍變爲北京醫藥健康産業發展的創新引擎。

“北四村”的蝶變正是我區近年來堅持不懈優功能、精治理,不斷拓展高質量發展承載空間的縮影。去年,我區騰退土地418.7公頃,完成量居全市首位,其中多個地塊優先作爲産業用地進行規劃,爲産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規劃引領

組團式推進全域産業發展格局

日前召開的2024年昌平區産業用地暨産城融合發展推介會上,我區集中推介了19個優質産業項目用地。區供地專班負責人介紹,今年,我區堅持規劃引領,結合分區規劃、“十四五”規劃及各專項規劃,狠抓土地要素保障,圍繞未來科學城、中關村昌平園中心區和新城東區三大功能組團,計劃完成2000畝以上産業用地供地任務,加快推動重點産業項目落地,繼續承載高精尖産業發展。

産業功能聚焦“兩谷一園”創新格局,東區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能源谷”,西區建設具有全球領先水平的“生命谷”和世界一流的沙河高教園區,經過14年集中開發建設,未來科學城當前科創戰略地位突出、産業發展要素集聚、成果承接轉化優勢明顯,已經成爲人才創新創業、企業投資興業的熱土。

目前,圍繞“能源谷”“生命谷”、沙河高教園、朱辛莊街區、福田區域五大産業片區,未來科學城已具備供地條件的各類産業用地近80公頃、總建築規模約150萬平方米,重點推出9個産業和商辦用地項目,爲高精尖産業項目落地提供充足發展空間。

作爲中關村示範區最早建設的三個分園之一,中關村昌平園(以下簡稱昌平園)是昌平區創新發展的起步區、科技企業和人才的聚集區。其中,中心區經過30多年的發展,培育了一批優勢産業、領軍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集聚了近20家上市企業,構建了全鏈條、全環節、全要素的創新生態。

去年以來,我區以昌平園中心區爲核心,向東、西拓展延伸,以水屯地塊爲“西翼”、崔村鎮中心區工業園地塊爲“東翼”,打造水屯醫藥健康先進技術産業園、崔村先進制造産業園,共推出面積約77公頃、建築規模約110萬平方米的工業用地,承接研發創新成果産業化落地和擴産擴能。

昌平新城東區作爲昌平新城“一主三副、一帶一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北京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戰略腹地,也是北京市地區活力消費圈的44個新增培育型商業消費聚集區之一。目前,正在立足打造首都北部消費新地標,以創新型生活服務業作爲突破,加快建成基礎設施完備、公共服務優良、商務商業發達、居住品質一流的魅力新城。

2024年昌平區産業用地暨産城融合發展推進會推介會重點推介的商業、商務用地均位于新城東區中心區域,共規劃土地面積約50公頃、建築規模約117.1萬平方米,著力將新城東區中心區打造爲功能複合、核心引領、疏密有致的活力中心,逐步構建面向全北京、輻射首都圈的消費新地標。

當前,我區産業發展空間充足,承接成果轉化和産業化優勢明顯。區供地專班負責人表示,還將繼續加強與産業專班、醫藥健康專班協同聯動,並會同區經信局、區投促中心等部門以及各開發企業,圍繞年度供地計劃、先進制造業躍升計劃、先進能源産業提質增效行動計劃、醫療器械産業專項提升行動計劃等計劃方案,共商共議共享共推進,爲産業項目落地昌平做好保障服務,推動資源要素向優質企業和新興産業集聚。

今天的昌平,“天時、地利、人和”齊聚,“人才、資源、平台”兼有,是值得選擇的“發展高地”、值得期待的“創業福地”、值得青睐的“投資寶地”,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更大的發展空間熱忱歡迎企業家投資興業。

“以新質生産力賦能高質量發展”

系列報道

相|關|內|容|

◆醫藥健康産業賦能昌平創新發展

◆搶抓新機遇,開辟新賽道!昌平做大做強合成生物制造産業

◆昌平加速“智造”引領,釋放發展新動力!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