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顯微鏡”更新了!中國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啓動建設

台海網 2024-03-31 00:50:34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獲悉,今天(3月30日),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中國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在廣東東莞啓動建設,建設周期爲5年9個月。

中國散裂中子源被譽爲探索物質材料微觀結構的“超級顯微鏡”,二期工程將在目前已建成的中國散裂中子源裝置基礎上增設科研設備,將主要建設11台中子譜儀和實驗終端,建成後中子譜儀數量將增加到20台,並新增國內首台缪子實驗終端和高能質子實驗終端;同時,加速器打靶束流功率將從一期的100千瓦設計指標提高到500千瓦。建成後,裝置在同等時間內能産生更多中子,不僅能有效縮短實驗時間,還能使實驗分辨率更高,能夠測量更小的樣品、研究更快的動態過程。裝置研究能力將大幅提升,實驗精度和效率將顯著提高,能夠爲探索科學前沿,解決國家重大需求和産業發展中的關鍵科學問題提供科技利器。

目前,中國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已經在關鍵技術預研方面取得重要進展,國內首台高功率高梯度磁合金加載腔已正式投入運行,P波段大功率速調管順利通過驗收,此外,中子探測器、中子導管、中子極化器的研制也取得了突破,爲中國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的成功建設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

作爲粵港澳大灣區首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中國散裂中子源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提供了重要科技內核。中國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將有力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的原始創新能力,將和其他大科學裝置形成集群優勢,爲粵港澳大灣區科技發展和産業升級作出貢獻。

中國散裂中子源2018年完成國家驗收、投入運行以來,用戶迅速增加,目前注冊用戶已超過6000人,機時供不應求。截至目前,已完成1500余項(含港澳台地區及國外100余項)用戶實驗課題,涵蓋了能源、物理、材料、工程等多個前沿交叉和高科技研發領域,在航空航天關鍵部件應力檢測、锂離子電池、太陽能電池結構、稀土磁性、新型高溫超導、功能薄膜、高強合金、芯片單粒子效應等重點領域取得了一批科技創新成果。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總台央視記者 帥俊全 褚爾嘉)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