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年,尤太忠:毛主席去世是一級戰備,鄧小平去世來了個三級戰備

曆史小書生短視頻 2024-04-08 10:36:39

您可以點擊關注,並在本文下方留下您寶貴的評論和意見。您的每一份支持都會激勵我更加努力地創作出更好的文章,希望您能夠給我這個機會,同時也是對我文章的一種認可。

1996年12月的一個清晨,鄧小平睡醒後,突然覺得呼吸不順暢,緊接著他便被送進了三○一醫院。誰都沒有想到,這一走,他便再沒有回來過了。

1997年2月7日,正月初一這天,鄧小平的身體狀況已經十分糟糕,家裏人圍坐在一起,心情十分沉重,他們已經意識到父親時日不多了。

又挺了12天後,鄧小平在2月19日這天已經無法自主呼吸,只能依靠機器來呼吸。當晚9時零8分,醫療組宣布鄧小平逝世的消息。

第二天淩晨,鄧小平逝世的消息傳遍了大江南北,全國上下陷入了巨大的哀痛,天安門廣場降半旗志哀。

推動了一個偉大時代的偉大人物,就這樣離開了我們。根據他生前的遺願,鄧小平的骨灰被撒到了大海裏。斯人已逝,但他的音容笑貌仍然曆曆在目,他留下的思想、精神、功勳留在了共和國的每一寸土地上,他的生活情趣和人格魅力同樣令人難忘。

鄧小平去世對中國來說是一件大事。1997年2月23日上午,在鄧小平逝世後的第四天,原本還在醫院住院的尤太忠將軍當即提出要出院,他說:“鄧小平去世是一件大事,我得出院。”

後來,再回憶起這段經曆時,尤太忠還感慨稱“毛主席去世的時候,是一級戰備,鄧小平去世,來了個三級戰備。”

短短一句話足以看出鄧小平的逝世給中國帶來的重大影響。

尤太忠曾是鄧小平麾下的一員大將。

解放戰爭期間,鄧小平曾出任晉冀魯豫野戰軍(後來的中原野戰軍)的政委,當時,尤太忠是其麾下的一名旅長。

1947年8月,根據黨中央、中央軍委的命令,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在這一過程中,尤太忠發揮了十分關鍵的作用。

8月23日,只有野戰軍的指揮部、中原局機關和一個縱隊的兵力還留在汝河的北岸,而其背後就是蔣介石三個師的兵力。

當時,在最前線跟國民黨軍指揮交戰的就是尤太忠。天剛蒙蒙亮,劉伯承和鄧小平便來到了前線,尤太忠很是高興,但同時又十分擔心。因爲這裏是激戰的中心,敵人的炮火正在周圍爆炸,彈片橫飛,一不小心就要出事。

尤太忠一再讓他們進掩體,但他們卻不聽。最後,無奈之下尤太忠一把拽過劉鄧兩位首長進入了指揮部。

由于戰場形勢瞬息萬變,尤太忠叮囑警衛員立即帶兩位首長走,好不容易說服他們離開。在漫天炮火中,正在前面趕路的劉伯承突然轉身沖著尤太忠走過來,叮囑道:“太忠同志,集合地點知道嗎?”

“知道,知道。”尤太忠焦急地回答。

劉伯承聽後這才放心地走了,但沒走幾步,他又不放心地轉過身來,沖著尤太忠大聲喊道:“彭店,彭店。不要忘了。”

此後多年,尤太忠一想起當年與劉鄧兩位首長分別時的場景,腦海中便回響起了“彭店”的聲音。

劉鄧大軍渡過汝河的過程中,尤太忠是作出了重要貢獻的。這一點,鄧小平也十分認同。

後來,在談到二野戰史的時候,他曾兩次提起:“尤太忠是員戰將,他是有功之臣。”

在艱苦卓絕的戰爭年代,農民出身的尤太忠打仗學習兩不誤,在軍事指揮上日漸成熟,將抗戰視作長知識強本事的課堂,在戰鬥中表現得更加出色。

抗戰全程,敵我力量懸殊,戰事異常殘酷,時刻考驗著共産黨人的信心、能力和勇氣。而由政工轉軍事的一線指揮員尤太忠在這一過程中遊刃有余,盡顯神威,展現出了強大的精神力量,折射出中國共産黨領導的軍隊爲什麽總能曆險彌堅,由弱到強,最終從勝利走向勝利。

由于平台規則,只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爲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爲鐵粉後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