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與全球供應鏈

張行息 2024-03-11 22:53:35

在當前全球經濟格局重塑的大背景下,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進,制造業的競爭成爲了大國戰略博弈的核心。在這場競賽中,國際標准化工作顯得尤爲關鍵,它不僅能夠促進全球生産資源的有效配置,還能夠加強全球供應鏈的穩定性。特別是在智能制造領域,國際標准化工作正成爲推動全球制造業向前發展的關鍵動力。

智能制造,作爲國際標准化工作的熱點,正引領著全球制造業的轉型升級。這一領域的發展,不僅關乎生産效率和産品質量的提升,還涉及生産過程的綠色化和可持續發展。因此,全球各國都在積極研究和推廣智能制造標准化,希望在全球供應鏈中占據有利位置。國際標准化組織(ISO)和國際電工委員會(IEC)發布的ISO/IEC 22400系列標准,爲智能制造提供了清晰的指導框架和關鍵性能指標。這些標准幫助企業評估和規劃智能制造的實施路徑,推動企業在全球供應鏈中提升競爭力。例如,通用電氣(GE)通過實施智能制造標准,成功提升了生産效率和産品質量,實現了業務的快速增長。

我國作爲制造業大國,積極參與國際標准化工作,推動智能制造標准化的研究和推廣。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我國制造業增加值占全球比重逐年上升,2019年達到28.1%,居世界第一。這一成績的取得,離不開我國對智能制造標准化的重視。我國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支持企業參與國際標准化工作,提升我國制造業的國際競爭力。

我國企業也應不斷提高自身的標准化意識和能力,將標准化工作融入到企業發展的各個環節。例如,華爲公司通過積極參與國際標准化工作,掌握了5G等關鍵技術,成爲全球通信行業的領導者。此外,阿裏巴巴、騰訊等互聯網企業也在國際標准化工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推動我國數字經濟的發展。

國際標准化工作在全球供應鏈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智能制造的快速發展將爲全球制造業帶來更多機遇。根據 MarketsandMarkets 發布的報告,全球智能制造市場預計將從2018年的1400億美元增長到2025年的3100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達到15.4%。這一增長趨勢表明,智能制造將成爲全球制造業發展的新引擎。

各國應積極參與國際標准化工作,共同推動全球制造業的繁榮發展。例如,美國、德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紛紛加大在智能制造領域的投入,推動本國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國際上的這些舉措,爲全球制造業發展提供了有益借鑒。

企業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標准化意識和能力,以適應全球制造業競爭的新形勢。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EF)發布的《全球競爭力報告》,2019年全球制造業競爭力排名中,我國位列第三,僅次于德國和日本。這一成績的取得,得益于我國企業在標准化工作方面的努力。

通過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智能制造技術將得到更廣泛的應用,産業鏈的協同創新能力將得到提升,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將取得更爲顯著的成果。例如,我國政府和企業共同推動的“中國制造2025”計劃,旨在通過提高智能制造水平,實現制造業的轉型升級。根據計劃,到2025年,我國制造業增加值占全球比重有望進一步提升,達到35%。

國際標准化工作在全球供應鏈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智能制造的快速發展將爲全球制造業帶來更多機遇。各國應積極參與國際標准化工作,共同推動全球制造業的繁榮發展。企業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標准化意識和能力,以適應全球制造業競爭的新形勢。通過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智能制造技術將得到更廣泛的應用,産業鏈的協同創新能力將得到提升,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將取得更爲顯著的成果。

0 阅读:13

張行息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