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承杭州名廚,越劇之鄉“美糟娘”,藏不住了

杭州日報 2024-04-08 00:01:07

好店好食

風物發現官 呂磊

“杭州吃什麽”主持人

師承杭州名廚,掌勺接待過各界名人的嵊州人張紅梅,每周都親手糟雞糟肉。紅梅糟貨是店裏一絕,熟客每次來必點。

放眼杭州其他嵊州餐館,普遍都以小吃爲主。紅梅在九堡的這家飯店,恐怕要算是杭州唯一一家做整套嵊州菜的餐館。

糟雞、糟鴨、糟鵝、糟肉,都是親自糟。用紹興黃酒酒糟,非要5年以上的陳年糟不可,否則糟香不足。整壇整壇的酒糟,從老家嵊州黃酒廠拿過來。

▲嵊州紹興黃酒廠拿的整壇酒糟。

▲5年陳的黃酒幹糟。

一壇糟下去,一禮拜才能吃。

幹糟濕鹵,紅梅用的酒糟,幹而散。“幹糟香,濕糟糟不好。”紅梅講。

紅梅用的糟,用一次,就用來墊缸底了。好的東西,總是要有不惜成本的炮制。

丁橋一個大伯經常要紅梅給他糟只雞,每每還會多交代一句,“給我多糟幾天,糟糟透”。

紅梅的糟貨,最好是能夠提前五天預訂,雞爪四天,糟雞糟肉要五天。這是對美食應該付出的等待成本。當然,如果碰上剛好有現貨,恭喜你。

糟雞:用本雞和獻雞糟,一只獻雞就要一百塊錢。

雞先燒好,清水煮,只放點黃酒放點姜,煮到熟,煮好後不急著拿出來,泡一下,才會透。“看東西厚薄,基本上半小時到一個小時。”

燒雞爪,火不能太大,火大皮就容易破。

糟肉:取夾心肉的梅花肉,口感松一點。以前都是五花肉做,一層精一層肥,現在客人口味變了,怕肥,換成梅花肉。

糟鴨:紅梅用的是木頭鴨,木頭鴨原來叫番鴨,外來物種,原産于南美洲,江南一帶稱木頭鴨。

木頭鴨性情文靜溫順,不愛動,不喜玩水,覓食能力差,不宜放牧,多以庭院飼養。飼料以稻谷、麥子、番薯等糧食爲主。

文靜的木頭鴨肉質就比較厚,細嫩酥軟,鮮香不柴。相比之下,缸吊頭和老鴨的肉則比較薄。

入缸前,用鹽跟味精先抹腌一下是關鍵環節。這一抹,不能多,不能少,鹽多則太鹹,少了容易壞。

雞肉薄,豬肉厚,腌的時候,鹽要少一點。雞爪最煩,要一只只抹過去的,不然雞爪心凹進去的部位就抹不到。

▲腌雞爪,費工。

▲鹽腌門腔。

無紡袋一包,一層酒糟一層肉,入壇,層層碼好,肉與糟不直接接觸,拿出來也很幹淨。嵊州老家一般用紗布,整塊鋪下面。

入缸時,每一包內,肉與肉之間不要貼牢,稍留空隙,才糟得均勻。

我很有興趣地看著她用一雙幹活的,然而女性的手,熟練地做著這些事。

“糟糟一個禮拜,肉質厚要多兩天,薄的少兩天。”師承名廚,在杭州開店三十年,早有徒弟,但紅梅至今親自做糟貨。

這是流淌在嵊州人血液裏的文化基因。

越劇之鄉美糟娘‍

越劇《九斤姑娘》有一段唱詞:“镬鏟拿來一記鏟,鏟出盤廿四樣。魚、蝦、蟹、醬,臘雞、臘鴨、臘白鲞,糟雞、糟鴨、糟肚腸,黃鳝、泥鳅不算賬,田螺、螺蛳湊兩樣,蘿蔔、芋艿、苋菜梗,外加一碗黴千張。镬鏟拿來炒一炒,一生一世吃不了”。

嵊州是越劇故鄉。

越劇唱詞多用嵊州方言土話,所謂“落地唱書”,說唱內容都是老百姓貼著地的生活。

張紅梅也能唱上幾段。歲月悠長,有些詞記不全了,但“臘雞臘鴨臘白鲞,糟雞糟鴨糟肚腸”,這兩句是她每天打交道的東西,張口就來。

整雞、整鴨、整鵝、梅花肉、肚頭、門腔……在嵊州人眼裏,萬物可糟。

紹興地,家家戶戶都會釀酒。過去春節才會做糟貨,過年才會殺雞宰豬,才有余肉。

“小時候就把多余的肉糟起來,慢慢吃。我們六七十年代連糟泥也吃,糟泥蒸蒸,拌飯吃。”紅梅講。

糟一定要好,要幹糟。有些糟會摻水,重一點多賣兩個錢。還有一些糟重複使用,後面就淡了,不香了。有些用到後面,耍雞賊,糟裏噴點白酒,繼續用。

紅梅不幹這種事情,嵊州黃酒廠裏直接拿的糟,五年以上陳的糟,新糟就不香。這個糟買買就要3塊3一斤。這還是整壇的價格,散賣的還要貴,四塊五一斤。

鹽腌過的肉,鹽會把肉的水分逼出來,糟會濕掉,濕掉以後糟香味就會不夠。所以,一般這些糟只能用一次。

浙大學廚

掰著手指頭算算,紅梅在杭州開飯店快三十年了。一吃吃十幾年的老客很多,但知道紅梅是浙大出身的人並不多。

▲1995年,剛剛自己開飯館的紅梅

1995年,嵊州姑娘伢兒張紅梅在秋濤路汽車南站附近開了自己第一家餐館。

1988年,張紅梅進了浙大。

▲當年在浙大招待外賓,紅梅雕的巨龍。

紅梅進浙大,不是讀書,是學廚。在浙大邵逸夫科學館,有個校方專門接待貴賓的餐廳,跟著師父汪友根學廚。

汪友耕,解放前是天香樓的大廚,杭州名廚。

▲年輕的張紅梅和師父合影。

在浙大跟著師父學廚那些年,張紅梅長了廚藝,也長了見識。

1999年,張藝謀帶著電影《我的父親母親》來浙大路演,也吃過紅梅做的菜。

“章子怡那時候還沒有名氣嘞。我們安排菜,他們很好說話,也沒有特別交代的。”2000年,夏衍誕辰一百周年紀念活動在夏衍的家鄉杭州舉行,浙江大學第二屆大學生電影節也是在那個時候舉行。

文藝界來了很多名人,秦怡、姜文,紅梅都掌勺接待過。

▲2000年,張紅梅和秦怡合影。

“當年浙大各方面的交流活動比較多,我給很多世界一流大學校長做過菜嘞!”紅梅回憶笑道。

“有一回哈佛大學校長來了,也是我們燒的菜。他們說要見見廚師,一開始是我們總經理進去,他們說,我不要見你,我要見燒菜的人。”

師父汪友耕一直工作到80歲,102歲仙逝。

▲張紅梅和師父合影。

紅梅後來自己出來開了飯店。

2019年10月,張紅梅經營了13年的體育場路“還鄉飯館”店鋪到期,紅梅把新店開到了九堡九昌路8號。

▲體育場路紅梅的老店,還鄉飯館。

▲紅梅在九堡的新店。

時光流轉,紅梅的女兒都已經亭亭玉立,在店裏幫忙,利索爽朗,小姑娘志氣高,一直說,“老媽太低調了”。

這世上,有人喜歡回憶,有人不願回憶。忙生計,大家都很忙,顧不上。

本雞半只(400克),優享價72元;

糟獻雞半只(500克),優享價112元;

糟土豬肉(瘦肉)200克,優享價49元;

糟門腔200克,優享價59元;

糟雞爪2包(200克/包),優享價68元;

組合裝1(糟本雞+糟土豬肉+糟雞爪),優享價138元;

組合裝2(糟本雞+糟土豬肉+糟門腔),優享價154元。

下單7天後發貨。

也可到店自提,更便宜。同樣7天後可拿。

文/呂磊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