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餐有講究,排、調、補原則要按階段進行,你都做對了嗎?

IF枕邊育兒 2024-04-24 16:59:53

導讀:《禮記內則》記載,女性産後坐月子的習慣已經有2000多年的曆史。而不管是曆代中醫還是現代西醫都普遍認爲,若是能讓經曆了生産的産婦擁有爲期6周左右的“産褥期”,也就是俗稱的“坐月子”的特定調理與修養,那麽將更利于她們的産後恢複。而在這個關鍵時期內,除了休息、護理外,飲食調理便是重中之重!

在《妻子的浪漫旅行》節目裏,汪峰就談起章子怡生育倆人的大女兒,也就是醒醒時,章子怡出現了漲奶的情況。

“她說,這輩子最大的痛苦就是漲奶,拍戲都沒這麽辛苦”,汪峰回憶起當初章子怡月子裏遭遇漲奶時,仍然記憶猶新。

只是令他們二人沒想到的是,引發漲奶的原因居然是營養補充得太好,導致奶水太充足,女兒根本喝不過來,使得奶水淤滯在乳腺導管裏。而在節目播出後,立即引來許多寶媽的共鳴,其中一位寶媽講述的經曆更是獲得了數千的點贊。

原來,這位寶媽在35歲才生下第一個孩子,家人們都非常高興,婆婆更是親自照顧她坐月子。只是,就在月子的第一個星期,她便患上了乳腺炎。

到醫院後,醫生得知婆婆每天都精心熬煮各種大補且“下奶”的湯水,如豬蹄湯、鲫魚湯、排骨湯等給寶媽喝後,立時便得出結論:“孩子剛剛出生,胃容量這麽小,吸吮能力也比較弱,對奶水的需求量其實並不多。

你喝這麽多大補湯,分泌的大量奶水只會堵塞在乳腺導管裏,乳腺炎出現也很正常了。”用寶媽的話說,“科學飲食真是太重要了”。

有數據統計顯示,我國不少寶媽在坐月子期間,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18%在月子期間不吃蔬菜,78.79%不吃水果,75.66%不喝牛奶等。

還有一部分寶媽就如同上文所說,在剛坐月子時便進行大補,反而衍生出其他不利于自身與孩子的疾病。

排、調、補原則,不同階段不同飲食安排

根據台灣省莊博士關于坐月子的理論可知,在月子內的四個階段不同的需求對寶媽進行飲食調養,以滿足不同階段的不同需求才是最科學、合理的!

第一階段的排泄期,堅持“排原則”

所謂的第一階段,便是産後的第一周。在這個階段內,寶媽需要順利將體內的惡露、廢氣、廢水等全部排出體外。所以,這個階段便是以“排”爲重心。

此時,食物的功能主要就是幫助寶媽恢複氣血、化瘀排毒、恢複腸胃功能等,這樣也能促進子宮收縮,功能恢複正常。

因此,第一周的月子餐以“開胃”、吸收好的餐食爲主,如蛋羹、瘦牛肉、魚、雞肉等,再配上當季新鮮蔬菜,以及猕猴桃、柚子、橙子等水果。保證飲食清爽可口,且營養均衡,切忌生冷食物。

第二階段的修複期,以調理爲主

經過第一階段將寶媽的胃口打開後,便來到了第二階段,也就是月子的第2至3周。期間子宮、骨盆都在收縮,孕期內被壓迫的組織器官也開始修複,這一切都需要有足夠的營養支撐。

也就是說,這個階段以調理爲主,既調養氣血,也要做到健脾、補腎、提升自身的新陳代謝能力。

所以,飲食應偏向于補血滋陰、恢複體力,同時也要逐漸能促進奶水的分泌。寶媽們不妨食用一些富含維生素的動物內髒,再配合香蕉、蘋果等既富含鐵元素又能有助于解決便秘的水果。

第三階段的恢複期,“補”應成爲重點

到了月子的第4至6周,寶媽開始進入增強體質,使機體恢複到健康狀態,滋補元氣的恢複期內。因而這個時期就是以補血理氣爲主,這便需要科學、合理的“食補”。即月子餐可以以清火潤肺、益氣補血,適當加入防老化的食材。

如禽、魚、蛋類、牛肉等,還有一些比較滋補的湯水都適合寶媽食用。不過,在此過程中應遵循逐步添加,從“小補”慢慢過度到“大補”的模式,切不可直接讓寶媽食用人參、靈芝等大補之藥。同時,進補前還需跟醫生確認,不可盲目進補。

第四階段的調養期,可以將“補”與“修”結合

可能很多人都以爲醫學上的“産褥期”,即坐月子只是42天,出了月子寶媽就能完全恢複。殊不知,後續其實還需要一段時間的調養,一般到了8周之後,寶媽的身體才恢複得更好。

所以,在第四階段,月子餐在“補”的基礎上,開始同時注意“修”了。也就是強化體能、提高免疫力以及減重塑身。

此時寶媽的餐食除了保持足夠的營養外,可以地攝入維生素、纖維等。同時,因爲在孕期與分娩過程中失去了不少鐵和鈣物質,所以每日攝入的鈣不少于1.1克,鐵則不少于20毫克。

坐月子對于剛經曆生産的寶媽尤爲重要,而月子餐亦是坐月子裏不可忽視的重要項目。且爲了寶媽能盡快恢複健康,寶寶擁有充足且有營養的母乳,在坐月子的不同階段裏,更應堅持排、調、補原則,不同階段根據寶媽的需求與體質狀況等進行不同的飲食安排,保證合理性與科學性!

當然,除了保證寶媽的月子餐營養充足與均衡外,還有諸多的飲食注意事項也不可忽視!

月子餐除了注意營養,這些問題也不可忽略

從坐月子的第二周開始,不少寶媽都可以開始食用一些促進奶水與調養氣血的食物,如富含蛋白質的瘦肉、魚、雞、動物內髒等。

但值得注意的是,“過猶則不及”。也就是說,若攝入營養物質,營養過剩的情況下很可能造成肥胖。

而從《中國哺乳期婦女平衡膳食寶塔》可知,寶媽坐月子期間,每日攝入的蛋白質不宜超過95克左右,吃的雞肉、牛肉等最好不要超過100克,雞蛋一周6個左右便可。

同時,食材品種也應盡可能做到多樣化。葷菜、素菜、粗糧、細糧、水果等混合搭配,植物蛋白與動物蛋白都能攝入。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擁有充足的營養提供給機體。利于身體恢複之余,也能讓奶水更有營養價值。

最後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因寶媽給寶寶哺乳時,乳汁的88%都是水,所以及時補充水分很重要。

而爲了保證營養,寶媽們可能只喝湯,不喝水。殊不知,除了湯外,溫水、水果等也是補充水分的首選。所以,寶媽可以喝湯之余,不忘喝溫水、吃一些當季的新鮮水果。

枕邊育兒寄語:

我們中國有句古話叫做“月子坐得好,老來不怕病痛找”。雖說意思有些誇張,但也算是表達出了坐月子對寶媽的重要性。且不止是要坐月子,還要科學、合理的坐月子,才能保證寶媽與寶寶的身體健康!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2 阅读:87

IF枕邊育兒

簡介:高級育嬰師、家庭教育指導師,側重産後護理、餵養、教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