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曆史上有哪些人是前半生英雄後半生狗熊?說出來有些出人意料

小島知風 2024-05-10 09:58:45

其實只要是人就有錯誤,人的一生會犯很多錯誤,但是犯錯誤也是有區別的,尤其是有些名人犯的錯誤是致命錯誤,甚至把自己定在了曆史上的恥辱柱上,這也就造成了中國曆史上出現了很多前半生表現極爲英雄,後半生犯錯之後卻猶如狗熊一般的人物,下面就來盤點一下中國曆史上的前半生英雄後半生狗熊的名人,有些人說出來甚至都讓人難以置信會犯這些低級錯誤。

春秋第一霸主齊桓公姜小白

齊桓公姜小白其實繼位頗爲驚險刺激,當初由于齊國內部發生政變,他被迫流亡國外,後來得到鮑叔牙和隰(xí)朋的幫助和過人的毅力戰勝了哥哥公子糾才得以回國繼位。

繼位之後的齊桓公重用管仲爲宰相,在齊國推行改革措施,對內推行參國伍鄙、軍政合一、相地而衰征等制度,使得齊國國力鼎盛起來;對外又奉行“尊王攘夷”的口號,而使得齊國稱霸諸侯國,齊桓公也成了春秋五霸之首。

不過很可惜齊桓公在管仲和鮑叔牙以及隰朋去世後,開始重用易牙、開方、豎刁等阿谀奉承之徒,並且晚年還導致了五子爭位。在最後齊桓公病重期間,奸臣帶著五子爭位,對他不管不顧,導致他在病重時被活活餓死。

甚至在齊桓公死後,他的五個兒子還忙于爭位,最終發生了“停屍不顧,束甲相攻”的局面,齊桓公在死後六十七天裏沒人給他收屍,他的兒子們全都忙于互相攻打爭位,這導致了他的屍體都生蛆了。

就看齊桓公重用管仲和鮑叔牙以及隰朋使得齊國大治,他也成爲春秋第一霸主,可以說齊桓公早年是有毅力有改革和銳意進取精神的一代雄主,但是他失去管仲等人輔佐後,晚年不聽管仲遺言執意信用奸佞之人,最終導致了五子相爭的局面,他本人也是淒慘而死,死後更是不得安甯。

胡服騎射的趙武靈王趙雍

中國近代的史學家、思想家梁啓超曾經說過趙武靈王趙雍是中國曆史上自黃帝以後第一雄主,誠然,趙武靈王確實很厲害。

趙武靈王是趙國第六代君主,由于他在位期間,趙國的國土與遊牧民族接壤,經常受到遊牧民族爭權的侵擾,于是他發憤圖強,效仿遊牧民族的習俗進行了改革,史稱“胡服騎射”。

可以說趙武靈王是一位非常具有銳意進取和改革精神的君王,也是他創立了中原政權中第一支獨立騎兵部隊,後世尊他爲騎兵始祖。他通過“胡服騎射”創立騎兵和修築趙長城,不僅抵禦了遊牧民族,還征服了不少遊牧民族爭權。

但是趙武靈王晚年在繼承人問題上猶豫不決,偏愛次子趙何,又不舍得長子趙章,傳位趙何卻依舊讓趙章掌權,最終導致二子互相殘殺,而趙武靈王由于最後收留趙章釀成了“沙丘之亂”,趙武靈王本人被活活餓死在沙丘宮中。

可以說趙武靈王的結局與他早年時期的英雄表現極爲不符,他早年能使得遊牧民族不敢南下,結果他的晚年卻淒淒慘慘被兒子的部下圍困導致餓死,死的不僅窩囊,而且他還曾有機會完全可以避免事態升級。

開創吳國的東吳大帝孫權

一部《三國演義》讓劉備、曹操、孫權名傳後世,孫權正是三國之一的吳國建立者,他前期繼承父親孫堅和哥哥孫策遺留下來的基業開拓江南地區,最終他憑借長江天險與統一北方的曹操還有割據巴蜀的劉備三大政權並立,到後來他更是建立了三國之一的吳國。

年輕時期孫權可謂是一時英傑,連曹操都感歎“生子當如孫仲謀(孫權字仲謀)”,赤壁之戰把一代枭雄曹操打的大敗,其後開拓經營江南地區,促進了中國南方的文明與經濟發展。

但是由于孫權的壽命很長,活了71歲,他在晚年時期的所作所爲根本配不上“生子當如孫仲謀”之評價。

孫權晚年時期昏庸糊塗,在繼承人問題上反複無常,最終引發二宮之爭,在二宮之爭中牽扯到了名將陸遜,孫權竟然爲了皇儲之爭不顧當初陸遜有挽救東吳的功績,強硬譴責打壓陸遜,致使陸遜憤恨抑郁而亡。

而孫權由于繼承人和寵信心術不正之徒的問題,一直影響到最後吳國滅亡,吳國自他去世後再也沒有明君,最終在孫權去世僅28年後,吳國就被司馬氏家族建立的晉朝所滅。

孫權前期能與曹、劉三分天下足見他堪稱是當時的英傑人物,他的哥哥小霸王孫策當初也感歎自己治理天下的能力不如他,所以才把位置讓給了他,可是縱觀孫權晚年的所作所爲,與他早年的一時英傑的形象形成鮮明對比,正是由于他晚年的昏庸糊塗,才給東吳亡國埋下了伏筆。

統一三國的晉武帝司馬炎

司馬炎是晉朝開國皇帝,他憑借伯父司馬師和父親司馬昭給他奠定的基礎,最終他取代曹魏建立了晉朝。

早年的司馬炎絕對堪稱是一代雄主和明君,他不僅雄心壯志還勤政愛民,建立晉朝之後,他革新魏國之前的政策弊病,爲了增強國力統一中國,他更是帶頭的勤儉樸素,最終他派兵攻滅了吳國,結束了三國鼎立的局面,讓中國重新歸爲大一統。

可是司馬炎晚年時期就如同換了一個人一樣,他變成了奢侈淫逸、貪戀女色之人,並且在繼承人的問題上還錯誤的選擇了“何不食肉糜”的傻皇帝晉惠帝司馬衷,爲將來的賈後亂政、八王之亂、五胡亂華埋下了伏筆。

本來作爲開國皇帝還統一中國,司馬炎可以有一番作爲,像漢高祖劉邦、明太祖朱元璋那樣名留青史,可是他偏偏把自己之前建立的一代雄主的人設給毀了,最終淪爲了曆史笑柄,成了前半生英雄後半生狗熊的典型。而晉朝也可以說是司馬炎這個頭沒開好,最終成了短命王朝。

開創開元盛世的唐玄宗李隆基

唐玄宗李隆基絕對是英雄和狗熊之間轉換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他前半生英明神武,做事果斷,主導發動了“唐隆政變”和“先天政變”,以雷厲手段誅殺了伯母韋皇後和姑姑太平公主,徹底杜絕了唐朝自女皇武則天之後女人幹政的現象。

在位期間唐玄宗極力開疆拓土,把大唐推向了巅峰,當時由唐玄宗一手打造的“開元盛世”之下的中國不僅是亞洲最強的國家,甚至是世界最強的國家。

但是唐玄宗在位後期寵信奸臣李林甫、楊國忠等人,重用邊令誠等奸佞太監,最終釀成了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而面對叛將安祿山的強大攻勢,唐玄宗居然膽小懦弱的放棄了都城長安,倉皇出逃四川成都,他的威信也一掃而光。

雖然最後“安史之亂”被名將郭子儀等人平定,但是大唐卻由此從盛轉衰,可以說大唐成也玄宗敗也玄宗,正是唐玄宗一手將大唐向上推向巅峰,又一手將大唐向下推向了深淵。半生英雄,半生狗熊用來形容唐玄宗最爲貼切不過。

被譽爲南宋中興四將之一的抗金名將張俊

張俊是北宋末年南宋初期的抗金名將,他與嶽飛、韓世忠、劉光世三人一同被尊爲南宋中興四將,宋高宗趙構南渡時,正是張俊不離不棄的護衛。

早些年張俊極力主張抗金,多次率軍擊退金國軍隊,收複了不少北宋失地,其所部軍隊被稱之爲張家軍,威震金國。

可是功成名就之後的張俊就變了,他與一心精忠報國的嶽飛截然不同,功成名就後的他開始驕奢淫逸,並大肆斂財和兼並土地,在金錢的誘惑下,他就從當年的主戰派熱血將軍變成了畏畏縮縮的主和派,安于既得利益,忘卻了軍人保家衛國職責。

甚至後來張俊爲了迎合宋高宗與秦桧,他幫助秦桧制造僞證,積極構陷嶽飛,促成了嶽飛的冤案,最終致使嶽飛被冤殺,而他也變成了害死嶽飛的千古罪人,現今嶽王廟中都有張俊與秦桧的跪像。

苦守襄陽六年的抗蒙名將呂文煥

如果看過金庸武俠小說《射雕英雄傳》和《神雕俠侶》兩部作品的人肯定對書中大俠郭靖幫助堅守襄陽城的守將呂文煥有印象。其實曆史上真有呂文煥這個人,他也確實如書中寫的那樣堅守襄陽,他爲了抵禦蒙古人攻打襄陽,整整堅守了襄陽六年。

正是由于呂文煥堅守襄陽,蒙古軍隊才無法南下,可以說是呂文煥死守襄陽六年,爲南宋延長了六年的壽命。

不過呂文煥堅守六年,由于南宋始終無法給予他強大的支援,所以最後他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向元世祖忽必烈投降。

但是呂文煥最讓人所不齒的不是他投降,而是他投降後立刻化身爲滅宋急先鋒,他的變化非常快,他在投降後成爲蒙軍向導,憑借呂氏家族在南宋軍隊內部根基深厚的優勢,他一路招降了很多南宋守將,致使蒙軍攻滅南宋一路上幾乎不費吹灰之力。

縱觀呂文煥前半生奮勇抵抗外族入侵,堪稱英雄,但後期投降居然立刻化身滅宋急先鋒,這個變化之大讓人咋舌,因此當時的人和後世對呂文煥之所作所爲都很不齒。

讓明朝滅亡的闖王李自成

李自成是明末農民起義軍的領袖,自號爲闖王,早年的李自成十分憐憫窮苦百姓,每到一處就打出“闖王來了不納糧”的口號。

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領起義軍攻入大明朝的都城北京,迫使明末帝崇祯皇帝朱由檢自缢殉國,李自成可謂是農民起義的成功者,最終推翻了腐朽的大明王朝。

但是李自成葬送了大明之後,很快他就迷失了自己,他開始沉淪下去,義軍也在這種情況下變成了燒殺劫掠、奸淫婦女的兵痞,一時之間北京城變成了人間煉獄,李自成的起義軍也從人民的救星變成了人民的災星。

而也正是李自成的無法無天迫使明朝大將吳三桂投降清朝,引清軍入關,在吳三桂軍隊和清軍聯合打擊下,李自成被迫放棄北京倉皇西逃,最終李自成敗走九宮山,被當地的地主武裝給殺害了。

太平天國的建立者天王洪秀全

清朝後期統治階層腐朽無能,最終爆發了以洪秀全爲首的太平天國起義,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起義極大的撼動了清王朝的統治。

而洪秀全在建立太平天國後,在經濟上廢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在外交上不承認清朝與列強簽訂的任何不平等條約,可以說太平天國初期是非常具有現代革命意識的政權。

可是洪秀全在定都南京之後,他的革命意識就迅速墮落,取而代之的是他被金錢和美色等物質生活所吸引,太平天國內部統治階層最後甚至比清朝還腐朽。正是由于洪秀全的墮落,致使太平天國最終很快衰敗而滅亡。

曲線救國的大漢奸汪精衛

汪精衛是中國近現代史上著名的大漢奸,其實他曾是中國民主革命偉大的先驅者孫中山先生忠實的追隨者,他曾經積極擁護辛亥革命,爲推翻清朝的腐朽統治也曾抛頭顱灑熱血。

當初汪精衛爲了給予清朝沉重打擊,曾經謀劃刺殺清末帝溥儀的生父攝政王載沣,結果刺殺失敗,他本人也被捕入獄,在入獄後他曾一度認爲自己難逃一死,在獄中寫下了“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的慷慨激昂詩句,這些說明了早年的汪精衛是一位不怕犧牲的革命志士,如果當時他被清政府殺害了,他就真能名垂青史,供後人懷念了。

但是很可惜汪精衛沒死成,結果就是在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晚年的汪精衛思想發生了重大變化,他從一位慷慨激昂的熱血青年變成了想曲線救國的大漢奸,最終還淪爲日本人的鐵杆漢奸,至今都被人所不齒。

不過有意思的是當年汪精衛千方百計刺殺的載沣卻比他有骨氣多了,日本人找溥儀去東北建立了僞滿洲國,溥儀想把老爹載沣也帶過去,但是載沣卻看透了日本人的野心,可不想去給日本人當傀儡,因此載沣不僅自己不肯去,還勸說溥儀有點骨氣不要去當傀儡,結果溥儀固執地跑去當了漢奸,載沣則依舊留在北京,可以說在民族大義面前,載沣比汪精衛要強多了。

寫在最後

這些人都算是中國曆史上最典型的前半生英雄後半生狗熊,若是他們在英雄高光時刻就去世,都足以算是名垂青史讓人感慨的英雄人物,只可惜人性都是在變的,他們最終還是變成了狗熊。

文/小島知風

歡迎四海八方的朋友關注和點評!

0 阅读: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