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華日軍最高頭目,爲何被無罪釋放,還受到蔣介石重用?

笑語春秋 2024-04-08 14:35:15

岡村甯次,日本陸軍大將,華北方面最高司令長官,曾指揮日軍對八路軍抗日根據地進行殘酷的大掃蕩。對華北地區推行殘忍的燒光、殺光、搶光的“三光”政策,殺害我國抗日軍民數以百萬計。然而,這個罪惡不赦的戰犯,卻在蔣介石的庇護下,1949年1月被國民黨宣判“無罪”,同年4月返回日本,1966年死于日本。

最早在1913年,岡村甯次就來到中國做軍事間諜,1928年任日軍步兵聯隊長,是“濟南慘案”的劊子手。日軍全面侵華後,岡村甯次又指揮了侵略沈陽、上海、武漢、湖南的戰爭。

1944年,先後升任華北地區最高司令官和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位居昭和軍閥的三羽烏的第三位。

1945年日本投降後,率侵華日軍向中華民國政府投降。

岡村甯次當時是延安公布的日本戰犯名單中的首要戰犯,理應在日本投降後盡快審判、處死。然而,蔣介石親自下令,讓岡村甯次以中國戰區日本官兵善後總聯絡部長官的身份,在南京逃避審判。

蔣介石希望利用日本殘余力量來幫助國民黨贏得內戰。蔣介石在岡村甯次的建議下,成立一個第三研究組,網羅日本軍隊之中所謂的“謀略家”,研究反蘇反共的情報工作,共同參與策劃對解放區的進犯。

1947年,解放戰爭時期,蔣介石多次邀請岡村甯次前往徐州、鄭州、北京和東北,指導國軍對中共的作戰。

但是,全國的人民群衆,都無法接受這個和中國人民有著不共戴天仇恨的岡村甯次,竟然能安穩、舒服的住在南京,都在等著岡村被審判處死刑。

人民日報曾發表評論:蔣介石是在日本法西斯戰犯的指揮下,來屠殺本國的同胞。

1945年開始,中共就一直以各種方式要求嚴懲岡村甯次,指責國民黨包庇並且利用日本戰犯打內戰。

1946年,岡村甯次作爲中國戰場侵華日軍總司令,曾受到了國際軍事法庭的兩次傳喚。

但是國民黨一直在用“遣返任務”和“病重”來拖延時間。軍事法庭審判岡村甯次之前,國民黨更是動用了政治手段來斡旋,最終1949年1月26日,岡村被宣判無罪。理由是:長沙、徐州等各次會戰中日軍的暴行及酒井隆在廣東,松井石根、谷壽夫等在南京的大屠殺,和岡村沒有關系。這個審判結果連岡村甯次自己都感覺出乎意料。

除此之外,岡村甯次還借蔣介石之手保下了很多侵華戰犯。比如廣州軍事法庭一次判處40個日軍軍官死刑,後來40人全部移交上海高鏡廟監獄,不到半年全部“無罪釋放”。

這是中國近代史上最爲恥辱、醜惡的一幕。對岡村的無罪釋放,引發了全國人民的極大憤慨。

因爲這件事,蔣介石徹底站在了人民的對立面,也徹底失去了民心。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