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7歲時停掉一個興趣班,不再學的很辛苦,還變得更優秀

凝媽悟語 2024-04-17 15:49:15

文|凝媽悟語

到了小學前後,家長們都會著急地給孩子報很多興趣班,生怕不上會落伍。比如,英語興趣班,很多孩子都是從幼兒園一直上到高中。我也不能免俗,跟風過,但最終還是選擇了斷舍離。

兒子5歲多的時候開始啓蒙英語,進步很神速,我感覺越來越教不了他,怕他沒有開口機會,又學成了啞巴英語。

于是,帶他去試了幾個不同的培訓機構,選擇性地報了一個班。

01

試了第一家國內知名培訓機構,課堂互動性很好,兒子上完課後就變得很健談,英語輸出明顯增多,能達到刺激輸出、促進在家學習的目的。但是一周上兩次課,我怕來回路上折騰,孩子會學得太累,直接跳過。

又試了另一家國內知名機構,學的是加州教材,和國外小學接軌,是我當時特別心儀的課程體系,心血來潮當場就交了定金。可是回頭一想,一周也是上兩次課,課程量太大,會大大壓縮孩子玩樂的時間,還是放棄了。

最後又試了一家當地的知名機構,一周一次課,每次兩小時,第一個小時是中教,第二個小時是外教。試課的時候,感覺課堂氛圍很好,老師能引導孩子開口說。綜合來說,比較符合我們的需求,就直接報了一年的課。

但是上著上著,就感覺變味了,完全背離了我們的初衷,兒子學的非常不開心,我也感覺很焦躁。沒想到,上英語興趣班本來想提高英語水平,竟變成了每周一次的辛苦折磨。

02

他們使用的是一套國內教材,以單詞爲主,上課的時候,老師會帶著又蹦又跳學習單詞。開始覺得很熱鬧、很有趣,時間長了不換花樣,就覺得沒意思。

而且,機構好像拿孩子的時間不當回事,總是重複性教學,中教第一小時教一遍,外教第二小時再教一遍。都已經很熟練了,還是不開新課,讓孩子沒有獲得感。還經常性有年輕老師來試講,都是講已經教過的知識。簡直把課堂當成了試驗田,把孩子們當成了小白鼠。

本來指望外教多說英語,多進行聽力輸入,結果外教就是讓孩子按照順序一個個起來讀單詞,還沒有中教說的英語多,對于孩子輸出的刺激約等于零。兒子舉手想回答問題,外教基本熟視無睹,兒子坐冷板凳的時間特別多。

兒子遭到冷遇,很難過,就想獲得關注,上課做小動作、說話以此引起老師注意,結果屢屢就被批評,還被叫到前面罰站,兒子就更不喜歡上這個課了。後來大約有半年時間,上外教課直接逃課。

好在後來中教開始教自然拼讀,兒子感覺很有新鮮感,所以才好不容易堅持上完了一年課程,之後,堅決不再續費了。

03

停掉這個興趣班,對于兒子來說是一種解脫。他不用因爲上課淘氣而批評、不用因爲沒有機會回答問題而難過,而且有了更多自由思考的時間、更多自由玩樂的時間、更多練琴的時間、更多和大自然接觸的機會以及更好的睡眠。

到了例行上興趣班的周四,兒子由衷地說“我過了一個快樂的星期四”。這是長期壓抑在兒子心中的一個打不開的結,他多麽想度過圓滿的一周啊!

這個願望看上去是多麽簡單,可是過去的一年對他來說又是多麽奢侈,我終于把這份快樂重新交回到兒子手中。

後來想想,一年來兒子的表現一直在提醒我他對這個班有多麽排斥,幾乎沒有很開心、很認真地學習過,我只是爲了讓他學會堅持以及不浪費已經交全費用才走完了一年的路,我是多麽的自我。

生活的全部不僅僅是英語,不能因爲英語而忽略了路邊的風景,語言的學習是個細水長流的過程,急不來,跟上去,堅持住,慢慢熬。

04

相對于英語興趣班,親子英語更有條件發現孩子的弱項,一個家長只對一個孩子,肯定更有優勢。

在培訓機構裏,一個老師面對十幾個孩子,怎麽可能會針對性地解決某個孩子的問題呢?只能取平均,跑的快的吃不飽,跑的慢的跟不上,只有不緊不慢的才最合適。

比如,我發現兒子學自然拼讀時,對ed和長元音發音規律掌握不牢固,尤其是ed,碰到這樣結尾的單詞直接忽略不讀。所以,這方面的素材就要多提供一些來強化。

當時家裏已經自學完HOP G2 LEVEL1的全部內容,再有針對性地對掌握不是很好的地方進行訓練即可。我給他讀繪本的時候進行提醒,他自己讀的時候我也進行提醒,再加上聽力資源等等多方面結合,就很快把掌握不好的部分解決掉了。

因爲兒子有薄弱知識點,我就不再趕進度學習HOP,進入深化練習階段。如果上興趣班,就只能跟著課堂進度走,舊的問題沒有解決,新的問題又來了,很難掌握紮實。

和吃大鍋飯的集體學習相比,兒子更享受和我在一起的親子學習時光。所以,雖然學習任務沒有減輕,但不會辛苦。

05

停掉英語興趣班,不會意味著荒廢英語,反而讓知識密度變得更大。當時就做了適合兒子的學習規劃。

閱讀方面:

1、 重新拾起沒有結束的《國家地理兒童百科》,後來反複讀了三次,熟練掌握。

2、 閱讀牛津閱讀樹,國內引進的典範英語讀到9級。

3、 閱讀SF 拼讀材料,以及加州教材的部分內容。

4、 我的任務是每天給兒子讀英文繪本,加強情景對應,根據情況逐步加大難度,一級一級地讀了上去。

注:兒子讀完分級讀物,又讀橋梁書、章節書,一點點走了上了去,大約三四年級的時候,讀完了英文版哈利波特。

視聽方面:

1、 用一年的時間聽完《神奇樹屋》,每周聽一本書。同時擴展了一些背景知識如:《穿越時空》系列讀物、SF科學及社會讀物、神奇校車動畫及書籍。

2、 每天聽韻律詩,有時間會讀一讀文本,加強韻律節奏訓練。

3、 也輔助看了不少動畫片,像Leapfrog、Alphablocks、fun with ponics、word world、super why、I CAN COOK、托馬斯和朋友們、粉紅豬小妹、米奇妙妙屋、小烏龜富蘭克林等等。

我們的親子英語之旅,一直持續到兒子上四年級,我的任務結束,兒子走上了自主學習英語的道路。

06

兒子自己學英語就更加遊刃有余、輕松自如了,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由安排。

他喜歡電腦、手機、3D打印方面的專業知識,就經常看國外的原聲視頻。喜歡科學知識,就經常看英文版紀錄片。甚至學地理、生物等文化課,他也得益于很多英文視頻。

讀的書不再是我文學類章節書,而是介紹專業知識的書籍,像火箭研究、化學合成等等,我已經無法理解他的閱讀內容。

最終的結果是可喜的!

他的校內英語學習非常輕松,從來沒有刻意背過單詞,但每次默寫都幾乎全對。

小學時得100分是很輕松的事情,初中時經常是全校的前幾名。初二就考完了英語,初三上英語課學其他科目,考試成績仍然在全校前列。高中學習很松散,英語成績也屬于特優級。

某國際標准化考試,閱讀和聽力完全裸考,達到了優秀水平。

在校外,他也在把英語用于實踐當中。如我所願,他學以致用,沒有學成啞巴英語。

從7歲到18歲,11年間,兒子的英語學習是輕松的、愉悅的、實用的,而且卓有成效。所以,我才敢說,兒子7歲時停掉一個英語興趣班,不再學的很辛苦,還變得更優秀。

寫在最後:讓孩子上英語興趣班,意味著我們對英語學習的重視,意味著我們想讓孩子更輕松地學習英語,意味著我們想收獲更好的結果。

但是如果沒有選到合適的機構,孩子學得很辛苦甚至很痛苦,就不要勉強孩子,爲了沒有意義的堅持抹殺孩子的學習興趣。

一旦發現孩子有厭學的苗頭,果斷改變策略,該停課停課,該換機構換機構,該自己教就自己教。

如果自己有一定的英語基礎,高中英語水平、四六級英語水平等等,都有能力自己帶孩子學習英語。現在信息發達讓學習變得更便利,各種app、書籍、資源、方法鋪天蓋地,多種方式嘗試一下,總有一種適合自己的孩子。有很多家長自稱是英語渣,也帶出來英語牛娃。

英語只是一門語言,雖然過去很多人沒有學好,只是因爲條件限制、方法不到位。現在學英語的大環境大有改觀,孩子學英語可以如魚得水了。

可以說,只要思維更新得及時,孩子的英語就有救。

我是@凝媽悟語

兩男孩媽媽,10多年育兒經驗

陪孩子閱讀、英語啓蒙、科學啓蒙

分享育兒感悟、落地育兒幹貨

歡迎關注,育兒路上一起前行

0 阅读:95

凝媽悟語

簡介:兩寶媽媽,專注育兒經驗分享,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