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了,退休金再高,也別給子女這兩種錢,這不是摳門,是清醒

烨然感感 2024-05-11 08:38:43

文/仲念念

圖/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系刪除

-

父母之愛子,必爲之計深遠。

就算父母進入老年,也依然爲了兒女勞心勞力。

但是,很多子女的忙,做老人的不應該幫,就算退休金再高也不行。

這不是摳門,而是清醒。

01:縱容子女驕奢淫逸的錢

很多父母自己吃過苦,就不想讓孩子們再吃一遍。

他們盡可能地爲兒女提供優渥的生活質量,希望他們生活得更幸福,吃穿不愁。

稍有不慎,讓孩子們養成了驕奢淫逸的生活習慣,而父母認爲自己財大氣粗,也就縱容他們繼續。

其實,這種生活本身就是不健康、不正常的。

而父母一味地滿足,不是懂愛,而是溺愛。

如果一直無限制地滿足他們所有的欲望,就會讓他們內心産生懶惰的思想,不知爲自己的人生努力。

當孩子們陷入過度消費的陷阱,又不具備負擔他們生活品質的能力,就會讓他們不再心有鬥志,繼續啃老,一生都無所作爲。

作爲父母,應當給予孩子們足夠的生存能力和應對信心,在以後的人生中找准方向,不至于一味地沉浸在物質享受之中。

就像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的盛長楓,從小到大受到生母林噙霜的縱容,學業事業一直毫無建樹,只能在家中做個閑散少爺。

相反,一直督促男人應當成就事業的王若弗,對盛長柏一直灌輸上進的必要性,讓兒子金榜題名,成爲國之棟梁。

責任與擔當未必會讓人擺脫貧困,卻能讓一個人一直發光。

作爲父母,就應當給予他們這種能力和信念,而不是滿足于現狀和表象。

02:阻止子女吃苦耐勞的錢

與縱容子女驕奢淫逸相似,阻止兒女吃苦耐勞,也會消磨了孩子們的志氣和信心。

因爲一孩家庭很多,父母都想把最好的留給孩子,不忍心他們吃一點苦。

然而,苦難並不會消磨一個人意志,而安逸才會。

能夠有機會鍛煉孩子的意志品質,讓他們獨立堅強,這比給予他們更多物質支持更爲重要。

如果用自己的積蓄爲兒女鋪平道路,讓他們遠離波折與磨難,會讓他們漸漸變得軟弱,依賴性強,再無鬥志。

但是,父母不可能面面俱到,更不可能事事都行,總有自己能力不及的地方,需要孩子們自己奮鬥。

可是,父母親手澆滅了他們生存的希望,讓他們以後在社會中都很難立足,這無疑是給他們雪上加霜。

當最親的人成爲毀掉自己的人,這種落寞和絕望,任誰都承受不起。

勇敢讓他們嘗試生活中的苦辣酸甜,讓他們敢于面對生命裏的困難與挫折,這無形中是在給他們積攢力量,是送給他們最好的禮物。

不用非得出人頭地,至少擁有不滅的勇氣和信心,就會讓他們乘風破浪,勇往直前。

父母希望子女過得好是人之常情,不幫一些忙也不是冷漠涼薄,而是教會他們適可而止的智慧和面對風浪的堅持,讓他們能夠立于天地,生命之路坦蕩開闊。

愛,需要冷靜理性,更需要慧心睿智,不是一時一刻的滿足,而是目標長遠的打算。

不要讓他們在將來埋怨父母不夠狠心,也不要讓他們在以後痛恨父母過于溺愛,在一切還都來得及的時候做好准備,這是在給他們積攢引吭高歌的底氣。

END

5 阅读:3461
评论列表
  • 2024-05-11 15:43

    不想那麽多,讓孩子們快樂一點總是好的,將來嘛,只要平平安安,平平凡凡也挺好的,大多數的人不就都這樣嗎?

烨然感感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