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朱元璋白發人送黑發人的7個兒子,都有誰?

雍親王府王妃 2024-02-05 15:10:58

按照明太祖朱元璋一開始的安排,要讓孝慈高皇後馬氏所生的嫡長子朱標將來繼承皇位。而且朱元璋擔心性格儒雅的太子不能壓制住這一群開國功臣,便發動胡惟庸案,除掉了一大批朱元璋認爲對朱標有威脅的老臣;而且還在朱標嫡長子朱雄英出生後,將朝政之事都交給太子來處理。可以說,朱標能成爲曆朝曆代權力最大的太子,就是因爲朱元璋對兒子的信任。

朱標從小熟讀儒家經典,跟隨大儒宋濂學習經傳,性格寬厚,與父親朱元璋是完全兩個性格的人。在朱標處理朝政期間,朝中大臣都非常敬重這位未來的皇帝,可以說朱標在朝中的威望極高;不僅如此,作爲長兄,朱標對弟弟們更是極爲照顧,若是哪個弟弟犯錯被責罰的話,他都會想辦法求情、調和,正因爲如此,朱標在諸位弟弟們面前極具有威信。

然而洪武二十五年,在朱元璋已經65歲時,太子朱標臥病在床,很快便病逝了。

失去嫡長子的朱元璋非常悲痛,不僅僅悲痛自己失去了摯愛的兒子,更悲痛大明王朝失去了一位賢名的皇帝。朱元璋將朱標追封爲“懿文太子”,葬在了孝陵的東側,朱元璋希望自己培養了二十多年的太子,在地下也能陪伴自己左右。

但朱元璋很清楚:必須要盡快確定新的皇位繼承人!

在大儒劉三吾的勸說下,朱元璋還是決定將皇位傳給太子朱標一脈,而最爲年長的朱允炆(生母爲繼太子妃呂氏)便是朱元璋最好的選擇。

其實朱元璋之所以會同意劉三吾的建議,也是因爲緬懷兒子朱標。

“白發人送黑發人”,朱元璋又怎麽能不傷心呢?

不過朱標並非朱元璋“白發人送黑發人”的唯一一個,除朱標外,朱元璋還經曆了6次。那麽,另外6位在朱元璋之前便病逝的,都有誰呢?

01兩位夭折的兒子

洪武三年,朱元璋冊封自己的兒子們爲藩王,其中有一位藩王出生只有六個多月。這位藩王便是趙王,至于趙王的生母究竟是誰暫且不確定,但可以確定的是趙王便是朱元璋的第九個兒子朱杞,然而朱杞被封藩王僅8個月便夭折了。

這是朱元璋26個兒子中,第一個去世的。

除了趙王朱杞外,朱元璋還有一位兒子早早便夭折了,這個兒子便是朱元璋最年幼的兒子朱楠,洪武二十六年出生,這一年太子朱標已經去世。根據野史的記載,朱楠應該是葛麗妃所生,而且朱楠並未被封藩王,便夭折了。野史當中朱楠未足月便夭折,而在明史中則是稱朱楠足月後去世的。

不管朱楠去世的時候有無足月,都在朱元璋病逝前去世了。

除了這兩位早早夭折的兒子外,朱元璋還有4個長大成人的兒子在朱元璋之前就去世了。

02被朱元璋“嚇死”的兒子朱梓

洪武二年九月朱梓出生,次年四月,僅僅七個月的朱梓便被父親朱元璋封爲潭王。朱梓的生母原本是陳友諒的小妾達蘭,陳友諒被滅後,朱元璋看中達蘭將其收入後宮,在朱元璋稱帝後達蘭被封爲達定妃。而達定妃所生的朱梓,便是朱元璋稱帝後第一子。

洪武五年,在朱梓年僅4歲的時候便被父親賞賜一百頃田地;

洪武十三年,朱梓已經12歲,朱元璋便下旨爲兒子修建藩王府邸,而朱梓就藩的藩地是在長沙。五年後,年僅17歲的朱梓前往藩地長沙就藩。

在朱梓就藩之前,朱元璋爲兒子大婚,而潭王妃便是前軍都督佥事於顯的女兒於氏。於顯是在1356年(朱元璋稱帝前一年)投奔朱元璋的,洪武三年被封爲廣洋衛指揮使。洪武六年被擢升爲大都督府佥事,洪武十三年於顯被任命爲前軍都督佥事。

洪武十八年,於顯的女兒於氏嫁給了朱梓爲潭王妃。

於顯與朱元璋成爲姻親僅兩年的時間病逝了,朱元璋特地將其追封爲英山侯。

然而洪武二十三年,年僅22歲的朱梓便跟自己的王妃一把火燒了王府,死在了大火之中。而導致朱梓如此做的原因:竟然是洪武十三年的胡惟庸案。

了解清史的都知道,胡惟庸案表面上看是朱元璋在除掉胡惟庸這位丞相,而實際上這是朱元璋在廢掉威脅皇權的丞相制度,更是在爲太子朱標鋪平登基稱帝的路,除掉一大批的開國功臣。所以此案持續了十年之久,洪武二十三年四月,於琥受胡惟庸一案的牽連被處死,雖然其父於顯已經病逝三年之久,但受到兒子的影響,仍舊被朱元璋視爲胡惟庸一黨。

而於琥作爲潭王妃的親兄弟,讓朱梓非常的不安,朱元璋自然不會牽連自己的兒子與兒媳,所以便打算將朱梓召入宮中好生安撫一下。沒想到得到父親召自己入京的聖旨後,朱梓非常地害怕,擔心自己也會被誅殺,所以便跟自己的王妃一起死在了大火之中。

就這樣,潭王朱梓便成爲胡惟庸一案中唯一一位被朱元璋“逼死”的兒子。

因爲朱梓並無後留下,所以潭王這一藩王稱號被除。

朱元璋最荒唐的兒子朱檀

朱檀是朱元璋的第十個兒子,洪武三年二月出生,剛出生兩個月便被封爲藩王——魯王。這也讓朱檀成爲洪武三年朱元璋分封藩王中年齡最小的一個,朱檀的生母是朱元璋非常寵愛的郭甯妃。

郭甯妃的父親是營國公郭山甫,據說郭山甫善于相面,在朱元璋還未發迹時曾監國郭山甫,郭山甫看到“貴不可言”的朱元璋,便跟自己的兒子郭英與郭興說:你們兩個若想要封侯拜相的話,需要跟著朱元璋。

郭山甫不僅讓自己的兩個兒子跟隨朱元璋一起建功立業,還讓自己女兒嫁給朱元璋做妾。哥哥郭興被封鞏昌侯,而郭英則是被封武定侯,至于郭山甫的女兒郭甯妃則是在朱元璋稱帝後成爲後宮第三位的存在,在皇後馬氏與李淑妃先後去世後,成爲實際上的後宮之主,掌管六宮之事。

朱元璋也非常寵愛郭甯妃,自然愛屋及烏會寵愛郭甯妃所生的兒子朱檀。

其實朱檀從小就很聰明,不管是朱元璋還是後宮妃嫔都非常朱檀。而朱檀也是一位禮賢下士、博學多識的皇子,不僅熟讀經史,而且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若是按照這樣的趨勢下去,必定能成爲襄助皇上的賢能藩王。

洪武十三年,在朱檀11歲的時候,朱元璋下旨爲兒子修建藩王府,而朱檀的藩地是在兖州。

洪武十八年,朱檀16歲,朱元璋將開國功臣湯和的女兒嫁給了朱檀爲魯王妃。同年,朱檀便帶著自己的王妃前往封地兖州。

然而魯王妃命薄,洪武二十年便病逝了,朱元璋便又將湯和的另一個女兒嫁給了朱檀成爲新的魯王妃。也就是說朱檀的兩任王妃,都是湯和的女兒。

然而洪武二十二年,朱檀突然去世,年僅20歲。

朱元璋得知兒子去世的消息第一反應不是傷心,而是覺得十分荒唐,非常生氣,所以將朱檀的谥號定爲“荒”。

而朱元璋之所以如此生氣,也是有原因的:

朱檀原本是一位文武全才,但是前往封地以後朱檀卻變了,不僅整日沉迷于女色,而且尋求長生不老,養了一群爲自己煉制丹藥的道士,甚至派出官員爲自己尋找良藥,讓自己能夠延年益壽。然而這些道士煉制的丹藥中都有劇毒,導致朱檀在吃了這些丹藥後,病入膏肓很快便去世了。

好在朱檀去世的時候留下了一個兒子,雖然剛剛滿月,但總算有後人承襲王爵。朱檀唯一的兒子朱肇煇由母妃湯氏撫養長大,永樂元年承襲魯王爵位。

被三位婦人下毒而死的秦王朱樉

朱樉是朱元璋的第二個兒子,也是馬皇後所生的第二個兒子,1356年在朱元璋攻下集慶(南京)時出生的。朱樉雖然跟朱標是一個生母所生,但是性格卻跟朱標是天差萬別,同樣都是在父親朱元璋南征北戰的過程中長大成人,朱標性格儒雅沉穩,而朱樉則是慢慢地鍛煉出了自己領兵作戰的才能。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朱樉在年幼時非常聰慧,而且很是英武。

洪武三年,朱元璋分封自己的兒子爲藩王,朱樉被封爲秦王,藩地在西安。

朱樉的正妃是元朝大將王保保的妹妹觀音奴,而王保保被朱元璋稱之爲“天下奇男子”,便可見王保保的戰鬥力有多強。而朱元璋之所以將觀音奴許配給次子朱樉,也是想要招降王保保,然而王保保對元朝忠心耿耿,朱元璋沒能得逞。

雖然王保保未能歸降朱元璋,是朱元璋的一大憾事,但朱元璋仍舊十分敬重王保保;自然愛屋及烏,非常尊重觀音奴。

而觀音奴作爲元朝與明朝之間朝政的犧牲品,婚姻自然不會幸福。

朱樉的次妃是開國功臣鄧愈的女兒鄧氏,鄧氏仗著有朱樉的寵愛,將正妃觀音奴囚禁起來,每日都給送一些不新鮮的飯菜水果。朱元璋得知後便賜死了鄧氏,並且下旨朱樉要善待王妃觀音奴。然而朱樉仍舊不按照王妃的儀制對待觀音奴,仍舊將其幽禁起來。

洪武二十二年,朱元璋將大宗正院改爲宗人府,而朱樉作爲諸位藩王中最爲年長的,被授予宗人令一職。

洪武二十四年,因朱樉實在是過錯太多而被朱元璋召到京城,與此同時朱標前往西安。朱元璋本打算好好懲治朱樉一番,待朱標回京後從中調和保全了朱樉,次年朱樉得以回到封地。

洪武二十八年正月,朱樉奉命前去征討叛番,朱樉骁勇善戰,叛番歸降。

然而兩個月以後,朱樉被毒殺。

而毒殺朱樉的竟然是三位老婦,這一年朱樉年僅四十歲。

按理說朱樉病逝朱元璋應當悲痛不已,然而朱元璋卻大罵其死有余辜,並且將其葬禮的儀制縮減,爲其選谥號爲“愍”。朱樉究竟有多作惡多端,在死後讓自己父親都大罵呢?

朱樉前往封地後,年年讓關內的軍民等都上交金銀,爲此讓親王藩地的老百姓以及將士們都非常是困窘,甚至有的不得不賣兒賣女。有些活不下去的老百姓便來秦王府求朱樉能網開一面,沒想到朱樉卻直接下令將這些人拳腳相加,其中有一位老人死在了秦王府,而且還有一百多人被朱樉抓了起來。

朱元璋對西番十八族是想盡各種辦法安撫,然而朱樉在出征的時候,直接將有孕的婦人搶到自己的府上;而且朱樉還在出征西番的時候,一共抓走了150位年輕女子。

除此之外,朱樉還在自己王府修建亭台取樂,而且還跟自己的次妃鄧氏一起在王府以折磨宮人爲樂子。朱元璋得知後,大罵朱樉不配爲人,不通曉人事。

甚至爲了討好次妃,朱樉還給鄧氏制作了只有皇位才能穿的服飾,而自己的床則是做成五爪龍床。朱樉此舉是大逆不道,朱元璋得知後,大聲斥責:哪怕是處死秦王都不爲過。

但朱元璋終究沒有舍得處死自己的兒子,而是處死了次妃鄧氏。

然而朱樉的罪行不僅限于此,朱樉非常殘忍,經常在自己的王府濫用私刑:

雪中將人活活凍死

捆綁在樹上活活餓死

用火燒

.....

按照明朝的律法,哪怕是秦王府的人犯錯,也應當押赴京城論罪;而朱樉擔任這些人去到京城後將自己的所作所爲說出來,便私下裏處理掉。

朱樉如此作惡多端,自然不會有好的結果。

洪武二十八年,秦王府的三位婦人偷偷在朱樉的飯食中下毒藥,將朱樉毒殺。朱元璋得知消息後,十分痛恨兒子朱樉。

晉恭王朱棢

朱棢是朱元璋的第三個兒子,孝慈高皇後馬氏所生(有的說法是李淑妃所生)。

1358年出生,洪武三年(1370)年,朱棡13歲時被封爲晉王,藩地在山西太原。

洪武十一年,在朱棢21歲時前往藩地就藩,當然每一位藩王在就藩之前都會先大婚。而朱棢的晉王妃便是永平侯謝成的女兒謝氏,謝成是在1353年加入朱元璋的起義軍,之後便跟隨朱元璋一起南征北戰,對戰張士誠與陳友諒,每戰必隨。

在朱元璋稱帝後,又跟隨大軍征討雲南,平定叛亂。

洪武十二年,謝成憑戰功晉封永平侯。

在女婿晉王就藩之前,負責爲其修建開原府邸。

朱棢長相俊美、頗有威嚴的樣子,但是有些殘暴。在就藩的路上,朱棢卻對廚師打罵,朱元璋得知後便告訴朱棢:我在南征北戰二十三年的時間裏,不管誰犯錯都會責罰,唯獨不敢責罰廚師徐興祖。

朱棢明白父親的意思,便不再責罰廚師。

但是朱棢殘暴,居然將直接將人車裂而死。

朱元璋得知後非常生氣,想要將朱棢的晉王爵位廢掉,幸好太子朱標庇護,朱棢才勉強保住了爵位。

洪武二十三年,朱棢奉命同燕王朱棣兵分兩路北上征討北元。不過恰好太子朱標前往太原視察,朱元璋便下旨朱棢返回封地迎接太子朱標。恰好朱棢也沒有遇到北元兵,大軍無功而返

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標病逝後,朱棢奉命前往東勝掌印。

洪武二十六年,藍玉案爆發。

藍玉是開平王常遇春的妻弟,也是太子朱標原配、太子妃常氏的親舅舅。南征北戰二三十年的時間,靠戰功被封涼國公。朱元璋原本是要將藍玉留著幫太子朱標坐穩皇位,然而朱標一死,戰功赫赫而且恃寵生嬌的藍玉便成爲朱元璋必須要除掉的第一人。

而朱元璋也借著藍玉案,除掉了一大批的開國功臣,此案共牽連一萬五千多人被殺。

而朱元璋此舉,就是爲了皇太孫朱允炆能夠安穩地登基。

懷遠侯曹興,是在洪武十二年被封侯爵;

東平侯韓政,是在洪武三年被封侯爵,洪武十一年病逝後其子韓勳承襲侯爵;

宣甯侯曹良臣,是在洪武三年被封侯爵,洪武六年病逝,病後後由其子曹泰承襲侯爵爵位

而曹興、韓勳、曹泰則是受藍玉案的牽連,被下旨淩遲處死,而晉王朱棢則奉旨執行。

洪武三十年正月,朱元璋親自教授朱棢他當年做牧童時的經驗,然後讓朱棢再教給衛軍該如何放牧、分配牛羊、調教小馬等;另外朱元璋還教給朱棢應該如何在空閑的時候修築城池,打造兵器戰車等等。

然而在朱元璋對兒子朱棢給予厚望時,次年三月朱棢便病逝了。

得知朱棢病逝的消息,朱元璋非常悲痛,贈與谥號“恭”。

結語

對于爲人父母者,白發人送黑發人是最不能接受的,而朱元璋經曆了先後七次。其中有兩個兒子年僅一兩歲便夭折,另外五個兒子都已經長大成人,在建功立業的年紀突然去世,尤其是朱元璋培養了二十五年的太子朱標,他的去世不僅讓朱元璋悲痛欲絕,而且還徹底影響了大明王朝未來的走向。

若朱標不死順利即位的話,明朝皇帝位壓根沒有燕王朱棣的事情。

不過魯荒王朱檀、秦愍王朱樉,一個荒唐、一個殘暴,確實死有余辜。

1 阅读: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