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年前我考上中專,堂弟上高中,35年後,我們近況一個天一個地

秋雅聊情感 2024-05-14 19:34:59

上個星期,二叔迎來了73歲壽辰。自打我爸去世後,二叔就成爲了我最親近的一位長輩,每次他過壽,我都要回去的,更何況這次正好遇到了五一假期。

我穿過熟悉的田野,踏進那個充滿回憶的院落。院子裏,人聲鼎沸,孩子們的歡笑聲、大人們的寒暄聲交織成一片,熱鬧非凡。

雖然這場壽宴並不是整壽,但親戚朋友們卻像赴一場盛宴,爭先恐後地趕來,只爲一睹二叔那位有出息的兒子——我的堂弟。

堂弟比我小一個月,卻在上海闖出了一片天地。他有房有車,是一家公司的領導,這次回來,他開著新買的豪車,一身時髦的打扮,與我這個一看就是打工族的堂哥形成了鮮明對比。

我們坐在院落的一隅,堂弟滔滔不絕地談論著經濟形勢,股市的波動,而我只能默默地聽著,心中湧動著複雜的情緒。

我們的世界如此不同,共同語言變得稀少。我試圖尋找話題,卻只能尴尬地笑著,點頭附和。

“志強哥,你最近怎麽樣?”堂弟終于注意到了我的沉默,轉而關心起我來。

“我...我還好,”我有些局促,不知如何回答:“就是打工,你知道的,普普通通。”

堂弟點了點頭,似乎理解了我的難處,他的眼神中流露出一絲同情,但很快又被自信的光芒所取代。

我看著堂弟,心中不禁湧起一股追悔莫及的感覺。如果當初我選擇了不同的道路,會不會也有不一樣的人生?但我知道,人生沒有如果,只有後果和結果。

壽宴繼續進行,我盡量讓自己沉浸在這喜慶的氛圍中,但內心的掙紮卻始終揮之不去。

我回憶起了小時候,那時候的我們,無憂無慮,夢想著各自的未來。堂弟總是說,他要考大學,要去大城市,而我守著一畝三分田就覺得滿足了。

“志強哥,你還記得我們小時候一起上學的日子嗎?”堂弟突然問道,打斷了我的思緒。

我點了點頭,心中湧起一股暖流。那些日子,雖然貧窮,卻充滿了溫情和希望。

我們一起走過泥濘的小路,一起在田野裏奔跑,一起在星空下許下願望。

“那時候真好啊,”我感歎道,“無憂無慮的。”

堂弟笑了笑,似乎也被回憶感染,“是啊,那時候真好。”

我叫王志強,1975年的一個春日裏,我來到了這個世界。

我的家在一個小村莊裏,雖然不富裕,但相比堂弟家,我們的生活算是不錯。

我的父親在供銷社工作,母親則在油廠幹活,他們辛勤的汗水換來了家裏每月的穩定收入。我、大哥和兩個妹妹,我們四個孩子,雖然簡樸,但總能吃得飽穿得暖。

父母對我們的期望很實際,那就是考上中專,將來能像他們一樣有份穩定的工作。

大哥成績一般,但他還是考上了中師,這在村裏已經算是不錯的成就。而我,作爲家中的希望,大家都期待著我能考上中專,繼續家裏的傳統。

相比之下,堂弟家的光景就不那麽樂觀了。

二叔和二嬸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以種地爲生,收入微薄。記憶中,他們家的院子總是顯得有些破敗,堂弟的衣服也總是打著補丁。

我和堂弟同齡,自然而然地成了好朋友。我們一起上下學,一起在田野裏追逐嬉戲。

我記得,每天早晨,我都會從家裏拿上幾個雞蛋或馍馍,偷偷地塞給堂弟。他總是推辭,但我知道他需要,所以我總是堅持。

堂弟是個有志氣的孩子,他的理想是考上大學,走出這個小村莊,去大城市看看。

他常聽村裏出去務工的人說,外面的世界很精彩,這讓他更加堅定了自己的理想。

每當夜幕降臨,我們坐在村頭的老槐樹下,堂弟總會跟我描述他的夢想,眼中閃爍著對未來的渴望。

“志強哥,你想過外面的世界是什麽樣的嗎?”堂弟仰望星空,眼中充滿了向往。

我搖了搖頭,笑著說:“沒想過,我覺得咱們這小村子就挺好的,有山有水,有家人,有朋友。”

堂弟轉過頭,認真地看著我:“可是,我想去看看,我想去大城市,想接受更好的教育,想有更大的作爲。”

我被他的堅定所感染,心中也湧起了一股暖流。我知道,堂弟的心裏有一團火,那是對知識的渴望,對未來的憧憬。

我們的童年,雖然簡單,卻充滿了快樂和希望。我們一起在田野裏奔跑,一起在河邊捉魚,一起在夏日的午後,躲在大樹底下乘涼。那些日子,雖然貧窮,卻充滿了溫情和夢想。

初中的學業壓力漸漸增大,堂弟的身體也不是很好,時常生病。每當這時,我總是特別擔心。

爲了讓他補充營養,增強體質,我有時會偷偷地從家裏帶一些肉給他吃。母親炖的紅燒肉,香氣四溢,我總是找借口說吃不下,然後偷偷地裝進飯盒,帶給堂弟。

“志強哥,你又給我帶好吃的了。”堂弟看著我手中的飯盒,眼中閃過一絲感激。

“快吃吧,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我笑著回答,心裏卻有些酸楚。我知道堂弟的家境,也理解他的自尊。

記得有一次,堂弟因爲家裏窮,買不起新的文具,我便偷偷地把我的文具盒給了他。他拿著文具盒,眼中閃著淚花,哽咽著說:“志強哥,謝謝你,我一定會好好讀書,將來有出息了,一定會報答你。”

我拍了拍他的肩膀,笑著說:“咱們是兄弟,說什麽報答不報答的。只要你有出息,我就開心。”

那些年,我們一起經曆了許多的風風雨雨,也一起收獲了成長和友誼。堂弟的勤奮和堅韌,讓我深受感動。我知道,不管未來怎樣,我們都會是彼此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1989年的夏天,陽光如同往常一樣熾熱,但對我來說,它卻預示著一個全新的開始。

中考成績公布,我比堂弟多考了13分,這個分數足以讓我進入中專,一個在當時看來穩定而可靠的選擇。

二叔在得知成績後,曾勸我考慮考大學,他說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更適合年輕人去闖蕩。

然而,面對高考這座高不可攀的山峰,我退縮了,我害怕了,我選擇了一條看似平坦的道路。

“志強,你真的不再考慮考慮嗎?大學能給你更多的機會。”二叔的眼中滿是期待。

我搖了搖頭,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不確定和對挑戰的恐懼,“二叔,我還是覺得中專更適合我,我不想讓自己太苦。”

堂弟的選擇與我截然不同。他選擇了上高中,准備迎接高考的挑戰。二叔二嬸對他全力支持,我爸媽也伸出了援手,他們相信堂弟有那個潛力,能夠走得更遠。

中專畢業後,我順利進入了采購組工作,開始了賺錢養家的生活。

而堂弟在1992年的高考中,卻不幸落榜了。消息傳來,全家人都爲他感到可惜,但二叔二嬸並沒有放棄,他們決定砸鍋賣鐵也要支持堂弟複讀。

“孩子,我們相信你,再試一次,你一定能夠成功。”二嬸的話語中充滿了堅定。

1993年,堂弟再次走進了高考的考場。這一次,他沒有讓家人失望,他成功了,考上了大學。

消息傳來,整個村子都爲之轟動,堂弟成爲了村裏的驕傲。我爲堂弟感到高興,同時也爲自己當初的選擇感到一絲遺憾。我不禁開始思考,如果當初我也選擇了挑戰高考,我的人生會不會有所不同?

但生活沒有如果,只有後果和結果。我選擇了一條平穩的道路,而堂弟選擇了一條充滿挑戰的道路。

1996年,我21歲,通過村裏的媒人介紹,我認識了現在的老婆。我們沒有太多浪漫的故事,只是兩個樸實的年輕人,彼此覺得合適,便結爲了夫妻。

婚禮簡單而溫馨,堂弟特意請假從大學回來參加,他的到來爲我的婚禮增添了不少喜氣。

“志強哥,恭喜你啊,嫂子真漂亮!”堂弟笑著和我握手,眼神裏滿是真摯的祝福。

我笑著回應:“謝謝,你也快點找個弟妹吧。”

2002年的冬天,對于我和老婆來說,比往年更加寒冷。供銷社的倒閉像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雪,將我們的生活吹得七零八落。

我們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面臨著一個艱難的抉擇:留在村裏,或許能勉強度日,但孩子的未來將一片渺茫;外出打工,雖然充滿未知和風險,卻可能有一線希望。

最終,我們選擇了後者。帶著簡單的行囊,我們踏上了前往城市的道路。城市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全新的世界,高樓大廈、車水馬龍,一切都是那麽陌生而耀眼。但這份新鮮感很快被現實的艱辛所取代。

我們在城市的邊緣找到了一個破舊的出租屋,屋裏只有一張床和一張桌子,牆角的裂縫裏還住著不請自來的“小強”。盡管條件艱苦,但這裏成了我們臨時的家。

找工作的過程並不容易,由于沒有特別的技能,我們只能從事一些體力勞動。

我在建築工地找到了一份搬磚的工作,每天從清晨到夜幕,重複著彎腰、拾起、搬運的動作,直到腰酸背痛,雙手布滿血泡。

老婆則在一家小餐館幫忙洗碗,冬天的水冰冷刺骨,她的手常常凍得通紅,皮膚皲裂。

盡管工作辛苦,但我們從不抱怨。每當拿到工資,我們總是第一時間寄回家,希望孩子能有更好的學習條件。然而,生活總是充滿意外。

有一次,老婆在工作中不小心打碎了幾個盤子,老板不僅扣了她的工資,還惡言相向。那天晚上,老婆躲在被子裏偷偷哭泣,我心疼極了,卻無能爲力。

打工的日子,我們經曆了太多的辛酸和無奈。有時候,我會在午夜醒來,望著天花板發呆。

失眠的夜晚,我的思緒會飄回到多年前的那個夏天,當我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做出了那個影響我一生的選擇。

“如果當初我選擇了考大學,現在會不會不一樣?”我在心裏無數次問自己。但我知道,人生沒有如果,只有後果和結果。

堂弟的人生軌迹與我截然不同,他在1997年順利畢業,帶著滿腔的熱血和對未來的無限憧憬,踏入了社會。

憑借著在大學期間積累的知識和能力,他很快就在一家大企業找到了一份令人羨慕的工作。

他的聰明才智和勤奮努力讓他在職場上迅速嶄露頭角,一步步從基層員工成長爲公司的中堅力量。

隨著職位的提升,堂弟的收入也水漲船高。他在上海這座繁華的大都市買了房,買了車,有了自己的家庭。

每次回老家,他總是開著他那輛锃亮的新車,衣著光鮮,談吐不凡,成爲了村裏人羨慕的對象。

堂弟的家布置得十分精致,每一個細節都透露出主人的品味和對生活的熱愛。客廳的牆上挂著他和妻子的結婚照,照片中的他們笑得幸福而燦爛。書房裏擺滿了各種書籍和獎杯,見證了他一路走來的榮耀和汗水。

堂弟的妻子是一位溫婉賢淑的知識女性,他們在大學時相識相戀,共同走過了風風雨雨。

他們的兒子聰明伶俐,遺傳了父母的優良基因,從小就展現出過人的才智。堂弟對兒子的教育非常重視,不僅爲他提供了最好的學習條件,還經常帶他四處旅行,開闊視野。

在職場上,堂弟以其出色的業績和領導能力,贏得了同事的尊敬和上級的信任。他經常參加各種高端的商務活動,與各界精英交流思想,分享經驗。他的人脈越來越廣,影響力也越來越大。

然而,盡管取得了如此多的成就,堂弟並沒有因此而驕傲自滿。他始終保持著謙遜和低調,對待親朋好友一如既往的真誠和熱情。每次回村,他總是帶著大包小包的禮物,看望村裏的老人和孩子,關心他們的生活。

看到堂弟過得這麽好,說不羨慕不嫉妒是假的,可是我很清楚,堂弟如今的好日子都是靠自己的汗水換來的,挑戰高考的勇氣不是所有人都有的,敢于二戰的少之又少。

我選擇了安逸,沒選擇上進,那麽我現在過得比不上堂弟,那也很正常。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人生,過去無法改變,我們要學會往前看。

0 阅读:678

秋雅聊情感

簡介:生活的點點滴滴,全都是因爲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