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公開管道爆炸鐵證,普京組建聯軍,美軍B-2轟炸機抵達波蘭

仰望笑輝煌 2022-10-15 09:47:38

俄羅斯公開北溪天然氣管道爆炸的鐵證,這下北約的辯解將蒼白無力。俄羅斯與核心盟友組建聯軍劍指北約,美國B-2戰略轟炸機抵達波蘭,美俄是否進入最後攤牌階段?

俄羅斯北溪天然氣管道被炸無疑是當前全球各國關注的一個焦點,雖然瑞典、挪威和丹麥三國已經組成了一個聯合調查團針對此事進行深入調查,但是所得出來的結論無疑無法讓外界信服。因爲他們一致認爲,北溪天然氣管道被人爲破壞的可能性很大,但具體是誰破壞,以及用什麽方式破壞,他們並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所以外界對于這樣一個含糊不清的結果表示非常懷疑,認爲他們是在故意給一些國家“打掩護”,想通過搪塞的方式來強行淡化此事。並且,瑞典和丹麥多次拒絕俄羅斯的參與,這一舉動無疑也增加了外界對于歐洲國家調查結果真實性的懷疑。而從現階段,社交媒體上所發起的投票結果來看,美國無疑是炸毀北溪天然氣管道最大的嫌疑人。至于理由也非常簡單,在俄羅斯供氣管道斷氣之後,美國就成爲了歐洲的唯一能源供應選擇。

不過,瑞典和丹麥拒絕俄羅斯參與調查,並不意味著俄羅斯會選擇坐以待斃。據俄羅斯媒體10月11日消息稱,北溪天然氣管道運營公司在當天發布了一份證據,直接將北約定爲本次爆炸事故的罪魁禍首。運營公司方面指出,其實早在7年前他們在對北溪天然氣管道進行檢修的時候就發現了北約的,“海狐”掃雷器,但當時爲了避免出現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和誤會,俄羅斯方面選擇淡化此事。現在北溪天然氣管道出現了爆炸事故,俄羅斯方面有理由相信這就是北約所爲。而且在過去幾年的時間裏,北約方面曾多次在該地區進行海上聯合軍事演習,因此北約也是當前唯一一個有能力且有動機對北溪天然氣管道動手的存在。這也就可以很好地解釋,爲什麽瑞典等國在調查的時候拒絕俄羅斯參與以及給出模棱兩可的答案,因爲他們知道真相根本就不能公布。

有分析人士認爲,北約選擇在這個時間節點對天然氣管道動手,無非就是兩個原因:第一,讓俄羅斯和歐洲無法關系緩和,降低烏克蘭戰場短時間內停火的可能性。第二,讓歐洲陷入能源緊缺的困境,加強北約對歐盟的捆綁。現在,歐洲是發現了真相但卻只能咬碎牙將其吞下肚。畢竟一旦真相公布,美歐之間的矛盾和沖突可能誰也無法調和,這個後果是丹麥、瑞典和挪威都無法承擔的。但對于俄羅斯而言,俄羅斯和西方之間的矛盾已經無法調解,這場本不該發生的軍事沖突,只能由俄羅斯獲得最終的勝利。也正是在這一背景下,俄烏沖突的第二戰場也已經悄然開辟。

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日前宣布,俄羅斯將會與白俄羅斯組建一支聯合作戰部隊,將部署在白俄羅斯邊境地區,以應對隨時有可能出現變化的東歐安全局勢。而從媒體發布的視頻資料可以發現,大量白俄羅斯軍隊正在向邊境地區集結,他們將會與即將部署的俄軍一道制定新的防禦作戰計劃。但對于烏克蘭來說,俄白的聯手意味著北方隨時可能會出現新的戰局,一旦爆發軍事沖突,那麽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的聯軍部隊完全可以在2-3天的時間內兵臨基輔城下,再次上演一出俄軍圍城的戲碼。因此,烏克蘭也開始在基輔周圍地區部署大量作戰部隊,以防止俄羅斯隨時可能發起的“偷家行動”。不過,在西方一些軍事專家看來,俄羅斯在白俄羅斯境內組建聯軍更多還是爲了給北約釋放軍事壓力,迫使後者減少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從而降低在烏克蘭戰場上的俄軍壓力。

作爲回應,波蘭已經開始積極備戰,大量作戰部隊開始進行集結,配套的重型武器裝備也完成了部署,只要前線有需要隨時可以投入戰場中來。但這似乎威懾力還沒有達到北約想要的效果,就在普京宣布組建聯軍部隊之後,美國空軍的一架B-2隱形轟炸機就橫穿大西洋和歐洲降落在波蘭境內的美軍基地中開始進行戰鬥值班。美國軍方並沒有就這架隱形轟炸機的突然部署給出解釋,只是強調美國有能力保衛北約盟友的安全。外界猜測,在俄羅斯發動了對烏克蘭的導彈打擊之後,美軍選擇部署B-2隱形轟炸機很明顯就是針鋒相對。如果烏克蘭戰事超過了美國的預估,那麽這架B-2隱形轟炸機必然會在關鍵時刻承擔一些“特殊”的任務,比如直接對俄羅斯釋放“核打擊”信號,警告俄羅斯不要“越過底線”。但這樣一來,美俄的矛盾將會徹底激化,或許俄羅斯無法攔截這架隱形轟炸機,但俄羅斯的核導彈也同樣是美國所無法攔截的,最後非要硬碰硬的話,那麽美國就做好兩敗俱傷的准備吧!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