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清廉,卻因一首歌飽受爭議,最終帶著遺憾離開人世

小七人物看 2024-04-20 20:46:47

1962年,一首《烏蘇裏船歌》橫空出世,一時間火遍全球。

更是被納入聯合國國際音樂教程之中。

而作爲演唱者郭頌也被稱爲“東北民歌王”,名聲享譽海外。

然而一向清廉,致力于東北民歌推廣的他,卻在晚年因爲自己引以爲傲這首歌一切盡毀!

甚至最終帶著不甘離開了人世,而這首歌也成爲了他一生的遺憾。

究竟發生了什麽?

01

郭頌土生土長東北人,出生在戰爭那年的他,從小就有著滿腔愛國情懷。

他想過參軍,但年幼的他並不滿足條件,無奈之下他只能把滿腔抱負用歌聲表達出來。

出衆的音樂天賦讓他自學成才,他的歌聲深得大家喜歡,大家都覺得他是音樂天才。

後來他的才華也引起了黑龍江省文工團的關注,就這樣他成功加入文工團。

不久他便開始登台演唱,憑借一首《丟戒指》名聲鵲起,隨著名氣大增,他的才華也得到了音樂界前輩賞識。

甚至覺得他以後會在音樂界大放異彩!

有了名氣之後,他便決定爲自己的家鄉寫一首歌,歌頌東北勞動人民勤勞,就這樣一首《越來越亮堂》應運而生。

這首歌不僅深受東北人喜歡,更是傳遍全國各地。

盡管取得了不錯成績,但他卻覺得還遠遠不夠,他決定深入基層去了解,也正是這個決定成就了他的一生。

02

1962年,他和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去黑龍江郝哲族去采風。

當進入郝哲族,他被眼前的場景所吸引,民風淳樸、辛勤勞作。

他立刻決定要以郝哲族爲創作背景創作歌曲,讓全世界都認識這個民族。

爲了創作出完美歌曲,光歌詞他們就修改了三十多個版本。

這首歌一經發出,便轟動全國,深得全國人民喜歡,而郭頌和其他兩個創作人一時間名聲鵲起。

因爲這首歌郝哲族也被大衆所熟知,東北文化也被大家關注。

後來這首歌還被放在新聞聯播之前播出,甚至還被入選了聯合國科教文組織亞洲區音樂教材。

這首他自以爲傲的歌,卻在他晚年卻也讓他一切盡毀!

甚至成爲了他一生的遺憾。

03

爆火之後,郭頌一直致力于東北文化的傳播,兢兢業業。

然而在2002年,他卻收到了一紙訴訟,甚至連中央電視台也被告上法庭。

郭頌創作的這首歌引起了郝哲族的不滿,他們覺得郭頌有抄襲之嫌。

歌曲中有一小段引用了他們的民歌,所以他們希望郭頌能給個解釋,然而多次協商無果,最終對簿公堂。

一時間引發網友熱議,大家對此都各抒己見,不少網友也覺得這首歌涉嫌抄襲。

盡管郭頌竭盡全力做出解釋,但郝哲族的民歌傳承千年,他們覺得郭頌這首歌是改編歌曲,應該做出特殊說明。

隨著輿論發酵,郭頌自以爲傲的《烏蘇裏船歌》被貼上“抄襲”標簽,而作爲民歌代表人物的他名聲受損。

爲了證明自己清白,郭頌一直不甘心,身心遭受打擊的他身體狀況也每況愈下。

2016年,這位偉大的音樂家因病去世,而他的這首歌也成爲了他終身遺憾。

回顧他的一生,一直致力于東北文化的傳播,更是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音樂事業。

然而到了晚年卻遭受“抄襲”風波,最終遺憾去世,讓人始料不及。

0 阅读:313

小七人物看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