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特色體現了成都戶籍的含金量

幫兄聊職場 2024-04-24 14:18:54

目前城市的戶籍不再像過去那樣吸引人,特別是很多農村戶籍的人,由于有承包地、宅基地等優勢,如果遇到國家征地拆遷,還有可能發一筆小財。盡管現在各個城市都敞開了大門,允許符合條件的人遷入戶口,但由于戶籍帶來的含金量已經大幅度縮水,導致部分城市出現人口遞減的現象。

過去城市戶口之所以含金量高,是因爲有一系列戶籍帶來的福利待遇。比如過去城市人吃商品糧,所有的農副産品都是定量供應,城市人的日子比農村好過;再比如過去城市戶籍的人,可以吃低保,可以享受招工、招幹、退伍安排工作等待遇,城市戶口成了大家追逐的香饽饽。

改革開放幾十年來,我國的戶籍制度也是與時俱進,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很多大中城市敞開了戶籍遷入的大門,歡迎各方人士將戶籍遷入城市,對提升我國城鎮化水平有一定的意義。但隨著農村戶籍含金量的提高,城市戶籍好像不再有原來的優勢。

過去靈活就業人員繳納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只能在戶籍所在地繳納,這也算是城市戶籍的一個優勢,隨著戶籍制度的改革,不再分爲城鎮戶籍和農村戶籍,養老保險制度也隨之改革,農村戶籍的人也可以按照靈活就業人員繳納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

這一兩年按照國家相關部門的安排,爲了適應新經濟、新業態的發展,各個大城市已經放開了農村戶籍人員,外地戶籍人員在所工作的城市,以靈活就業人員繳納企業職工基本養老金,戶籍壁壘徹底被打破。

雖然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已經打破戶籍制度的限制,但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戶籍限制還是非常嚴格的。比如上海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高達每月1400元,到上海去你繳納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應該是最劃算的,但要繳納上海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必須要有上海戶籍,這是上海戶籍的優越性。

上海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的特色是基礎養老金全國最高,而且高的非常離譜,除了上海以外,成都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也是獨樹一幟,在全國也是僅此一家。成都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建立時間是全國最早的,從2009年就已經建立。與全國統一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相比,具有自身的獨特優勢。

成都市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之所以獨特,主要體現在繳費標准、養老金計算辦法和全國的規定不完全相同。比如繳費標准是按照繳費時上一年度全省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10%、20%、30%、40%、50%。進行繳費,每年具體繳費金額由市人社局、市財政局年初定期公布。個人繳費比例爲繳費基數的10%,政府補助比例爲繳費基數的2%,總的繳費比例爲12%。

以2024年爲例,成都市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繳費標准爲:按照10%的繳費,個人繳費爲每年1050元,政府按照2%補貼標准爲210元,計入個人賬戶金額爲1260元;按照20的繳費標准,個人繳費2100元,政府補貼420元,計入個人賬戶金額2520元;按照最高的50%標准繳費,個人每年繳費5250元,政府補貼1050元,計入個人賬戶6300元。

養老金計算辦法也不同,按照成都市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養老金的計算辦法,養老金分爲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政府補貼三個部分。

基礎養老金爲本人指數化繳費工資乘以累計繳費年限乘以1%,和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養老計算辦法有一點相似,繳費基數越高的,基礎養老金越高。

個人賬戶養老金部分按照個人賬戶總額除以139。

政府補貼基本上都是按照國家和省規定的補貼標准執行,目前執行的標准是每人每月補貼105元,這個補貼不分繳費檔次你,所有當年享受養老金待遇的人,都是同一個標准105元。

成都市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雖然比較特別,有點類似于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繳費辦法,但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不能一次性補繳,但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是可以在退休前一次性補繳的。

比如按照2024年的10%標准一次性補繳15年,需要一次性補繳18900元,補繳後的第二個月開始領取基本養老金,每月可以每月領取基本養老金267.42元。每年領取3209.04元,大概6年左右收回成本。

綜上所述,成都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雖然獨特,雖然有優勢,但繳納的對象必須是成都戶籍的人員,外地人可以在成都繳納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但無法繳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也無法補繳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這大概就是成都戶籍含金量的一個部分。

0 阅读:42

幫兄聊職場

簡介:與大家分享職場社保知識,是解決專業問題的行家裏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