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主突生變故,​郭台銘暴露了“站錯隊”的代價!

互聯魚 2024-03-24 13:09:55

我們都知道,郭台銘執掌下的富士康,一直以來以其在全球電子制造業中的龍頭地位著稱。近些年追隨蘋果這家“金主”都在到處建廠,比如越南、印度等地,試圖搬移供應鏈。美國對華爲實施禁令之際,富士康選擇迅速與華爲切割關系,並強化與蘋果的合作,這一決定背後的邏輯與後續的發展軌迹耐人尋味。

早在美國對華爲采取制裁措施之時,郭台銘領導下的富士康集團基于對蘋果業務重要性的判斷,以及對未來市場趨勢的預測,毅然決定與華爲斷開合作鏈。

郭台銘失算了

在郭台銘看來,蘋果憑借iPhone、Mac等核心産品的影響力,以及其在供應鏈中的穩固地位,相較于華爲有著更爲持久和穩定的市場需求。同時,他堅信華爲將受到美國及其盟友的持續壓制,難以保持原有的市場競爭力。

然而現實的發展讓郭台銘顯得有些措手不及,在華爲受困于外部壓力的同時,蘋果並沒有如預期般全面加大與富士康的合作力度。相反,庫克領導的蘋果開始調整代工布局,將原本屬于富士康的部分iPhone産能轉移至其他供應商,如中國大陸的立訊精密,甚至逐步稀釋了富士康在內地iPhone代工業務中的份額。

迫于無奈,富士康在損失原有業務後,只好追隨蘋果的腳步前往印度建立生産基地,期望在新的領域挽回損失,然而這個過程並不順利。

更加戲劇性的是,富士康隨後將目光投向了潛力巨大的電動汽車市場,意圖通過參與Apple Car項目實現戰略轉型。爲此,富士康不僅收購了美國Lordstown工廠,還在國內與騰訊、吉利等企業合作成立合資公司,積極布局電動汽車制造産業鏈。

然而蘋果的造車計劃突生變故,使得富士康前期投入的巨額資金面臨回收難題,又一次暴露在戰略誤判的風險之中。華爲不僅在智能手機領域成功回歸,以極具競爭力的産品力在市場上重振雄風,甚至在與蘋果的直接競爭中取得亮眼表現,華爲Mate系列和P系列手機的熱銷,令業界側目。

更爲關鍵的是,華爲將創新觸角延伸至智能汽車領域,通過華爲車BU和鴻蒙智行系統的發力,成功顛覆了傳統燃油車和電動車行業的既有格局,引領了一場全新的智能汽車産業鏈變革。

華爲車BU和鴻蒙智行系統的推出,不僅在國內市場嶄露頭角,更對傳統燃油車和電動車産業産生了顛覆性的影響,引領了一個全新的智能汽車産業鏈在中國大陸的崛起。

郭台銘暴露了站錯隊的代價

首當其沖的便是員工專業素質問題。勞動力專業性的問題在新興市場中尤爲突出。印度和越南雖然擁有龐大的勞動力資源,但技能培訓和技術水平可能無法與中國大陸相媲美。

這導致了生産效率和産品質量可能無法達到富士康在中國大陸的標准,從而影響整體的生産成本和交貨時間。要在短時間內培訓出符合高標准的勞動力並非易事,需要長期投入和系統性的人才培養機制。

其次是海外建廠所面臨的不穩定因素多種多樣,包括但不限于政策法規變動、基礎設施配套不足、供應鏈本地化難度大、文化差異管理複雜以及地緣風險等。這些問題都會對工廠的運營成本、生産穩定性以及業務拓展造成實質性障礙。

所以總體來看,這就是傲嬌的郭台銘“站錯隊”的代價,追隨蘋果嘗試海外擴張難以獲得實質性回報,審慎評估長遠價值才能走得更遠。

10 阅读:7404
评论列表
  • 冥天 11
    2024-03-24 13:57

    到底是誰給誰賞飯吃[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 2024-03-25 21:17

    這樣做不是很正常嗎?換著誰,都會這樣做,全世界被美國全力打壓的國家和企業,除了中國和華爲成了第一個例外,還有誰能很好的活著?當然,後面這種例外的企業將會越來越多了.

    泯滅 回覆:
    還有美國打壓的可不止華爲,有大疆,海康威視等等。
    Frank 回覆: 泯滅
    你說的這些,是第二,第三,...,的例子了.
  • 2024-03-25 22:12

    活該死了才好呢

互聯魚

簡介:新媒體公司創業者,致敬科技發展,趣聊商業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