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七號成功著陸!天氣那麽冷!航天員爲何在著陸場等3小時?

南蓉談軍事 2024-05-05 04:36:56

神舟十七號航天員回家了!在這半年的“太空之旅”之中,航天員湯洪波、唐勝傑、江新林也給我國帶來了不少的成果。

當然,在神舟十七號航天員回家之後,神舟十八號航天員葉光富、李聰、李廣蘇也將繼續執行中國空間站任務。

那下面就先看看我國神舟十七號的成果,再來看看航天員返回讓很多人比較疑惑的情況。

那就是我國航天員返回東風著陸場之後,爲什麽還要在著陸場等待滯留3個小時左右,天氣那麽冷,爲何還要等那麽久才離開。

神舟十七號在軌期間,給我國帶來了什麽成果?

沒錯,神舟十七號航天員在軌執行任務6個月期間,給我國帶來了不少的成果,主要分爲實驗與空間主體任務方面的任務,我就分開說明一下。

空間主體任務——這裏面就包含了天舟七號貨運飛船,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任務,其次就是乘組完成兩次出艙活動,空間站出艙任務是極其重要的一次,這是屬于中國空間站“首次”出艙維修太陽翼,我相信不少人也關注過,這是由于中國空間站在運行之中,遭遇了太空微粒的撞擊。

雖然沒有影響到我國空間站的正常運行,但是作爲長期運行,技術驗證等方面,是有必要進行對空間站的維護。

所以,空間主體任務這幾個點,算是非常不錯的。

然後就是實驗了,作爲中國“太空實驗平台”,實驗成功那必然是第二大最爲重要的,那到底有什麽,繼續。

太空實驗任務——神十七乘組在軌期間,共開展了84項空間應用在軌實(試)驗,生成了60余種200多個各類樣品,涉及空間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航天醫學、空間材料科學等多個領域,而最爲關鍵的是,完成了首批艙外暴露實驗材料樣品取回工作。

首批材料暴露樣品包括非金屬及金屬兩類,總計407件,這些樣品由航天員完成拆卸並存儲,隨航天員和神舟飛船一起返回地面,交由科學家進一步開展地面研究工作。

那麽,這一批次的實驗成就,必然也會推動我國在各大領域的突破,實現進一步的技術提升。

所以,神舟十七號航天員在軌期間的任務還是多,帶來的成果還是不少,也期待我國神舟十八號航天員在軌6個月的時間,再次爲我國創造新的成就,這就是大概的情況。

天氣那麽冷!神舟十七號航天員爲何在著陸場滯留3個小時左右?

大家都知道,東風著陸場是位于內蒙古阿拉善盟額濟納旗境內,從我國氣候中心給出的天氣來看,在4.30時段,最高氣溫也就20度左右。

恰好在此前也降溫過,這升溫力度也不強,所以,20度的最高氣溫,真的不算高,算是比較冷的時刻,但是,天氣那麽冷,神舟十七號航天員返回之後,爲何還在著著陸場滯留3個小時左右?這讓很多人有點疑惑了。

其實,這並不是什麽奇怪的事情,因爲航天員們在返回地球,所處的環境不一樣了,需要一定的時間來進行判斷。

大家都是,神舟十七號航天換在太空之中生活了大約6個月的時間,並且受到太空失重環境的影響較大, 期間,不少人也看到了,我國航天員在地面很瘦,結果在太空之中,不斷變胖了,其實就是來自失重帶來的影響。

而在地面之後,又要來適應地面的環節,其中剛落地的幾個小時最爲關鍵。所以在任務流程上,要讓航天員在這數個小時內,把可能會有的問題充分暴露出來,之後再搭乘專機返回。

所以,在東風著陸場等待幾個小時,是因爲航天員要適應環境過程。

除了短期停留之外,後續航天員將封閉式恢複

沒錯,我國在太空執行任務的航天員,都要進行封閉式的恢複,航天員後恢複工作分三個階段開展:

第一個階段,隔離恢複階段,促進基本功能恢複,用時爲3—4周,主要爲消除飛行中對身體功能産生的不利影響。

第二個階段,用時4—5周,主要爲療養恢複階段,確保身心全面恢複。

第三個階段,用時約爲4個月,主要爲恢複觀察階段,各類訓練開始開展。

經半年恢複,航天員轉入正常任務訓練期。

不過,每個航天員的乘組恢複不一樣,加上我國在這方面的技術能力提升,航天員恢複所需要的時間也是越來越短了,比如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在返回地面57天後就亮相了。

所以,時間非常長,但是不一樣的都是需要幾個月的時間,這是針對不同航天員的情況不一樣。

而且,不少人也看到了,我國航天員乘組執行任務的時間也是越來越“短”了,這也說明了我國航天員在技術恢複等問題上,也是實現了較強的突破,未來也不需要等待多久,我國第二批次的航天員可能都會全面成爲指令長。

當然,第二批次之後,又是我國第三批次航天員來接力,同時,我國第四批航天員選拔也將進入到後續階段。

他們入隊後將和現役航天員一起,實施空間站後續任務,並實現中國人登陸月球,也期待更多的航天員參與中國航天任務之中。

同時,不僅是中國的航天員,未來國外航天員也將加入到中國空間站之中,也期待中外的合作能夠實現更強的突破,那個時候,中國的空間站也就全面成爲了“國際空間站”,這就是大概的情況。



0 阅读:206

南蓉談軍事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