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通過分封擴大統治區域,但到東周時期卻只得向各路諸侯討好

史海撷英 2024-04-04 17:26:05

就物質文明來說,商周之變是一場野蠻戰勝文明、落後取代先進的曆史倒退。

就看一個數據:鄭州商城是13平方公裏,安陽殷墟是30平方公裏。這絕對是當時的超級大城市。明清時期的北京也才60平方公裏。那取代商朝的周朝呢?都城豐鎬,其中豐是8.6平方公裏、鎬是11平方公裏,加起來都沒能超過安陽殷墟。所以,周朝人也會稱一聲“大邑商”。

城市是文明的重要標志。單就這個城市化水平,周朝就遠不如商朝。其他方面,如文字和冶煉,更是直接從商朝那裏繼承過來。所以,物質文明層面,周朝遠遠落後于商朝。但就精神文明來說,商周之變則是一場文明戰勝野蠻、先進取代落後的徹底革命。

商周之變不亞于周秦之變。而最根本的判定指標就是關于統治秩序的想象。

商人的世界觀是天命降于商人。所以商人才是天選之民,一切行動必須商人優先。由這個世界觀,或者說天命觀出發,也就衍生出了一系列關于統治秩序的想象:最高權威,是曆代商王;最高權威的護佑對象,是商人;最高權威的護佑依據,是規模人祭;統治方式,是征伐殺戮;核心價值,是敬鬼。

所以,在商人看來,除了商人是人以外,其他人統統不是人,因爲只有商人是天選之民,而且老天就選了一個。而接下來的一切也就順理成章:爲了讓老天肯定執著且亘古不變地選中商人、護佑商人,那麽就得身體力行地賄賂老天,而賄賂的方式就是搞大規模的人祭。除了到處抓羌人搞人祭,商人發起狠來連自己人都能殺了搞人祭。

商周思維示意圖

那滅商之後,周人又該如何構建自己統治秩序?

還得從世界觀或天命觀說起,如果信奉天命降于周人,那周朝跟商朝將會一模一樣,區別僅是商人抓人搞人祭還是周人抓人搞人祭。但周人這麽幹,其他族人還怎麽跟著周人造商朝的反?“革命”之後,自己的地位還是祭台上的犧牲,那“革命”也就沒有任何意義。

或是出于正義戰勝邪惡的道德自覺,或是出于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的政治考慮,反正就是周人直接從底層邏輯上改變了商人的天命觀:不是天命降于周人,而是天命降于周王。

這麽一改,看上去是把天命的載體縮小了,但實際上物極必反,是把天命的載體無限放大。天命降于周王,周王是周人的大族長,所以上天當然要保護周人。那其他的非周人呢?或聯姻、或臣服、或同盟,但凡想跟周王發生關系就一定能夠發生關系,然後上天自然也要保護所有尊周王爲共主的人。

西周分封示意圖

由此衍生出來了一系列跟商朝幾乎完全相反的關于統治秩序的想象。從這些關于統治秩序的想象出發,也就形成了周人的統治策略,即:封建親戚、以藩屏周。簡單說就是分封制。從這個統治策略出發,周朝不僅在統治極限上遠遠超過商朝,而且道德水准也遠遠高于商朝。

一夥來自陝西秦嶺大山的周人,怎麽可能將統治疆域擴張到東海之濱?靠的就是分封制。但是,成也分封制、敗也分封制。周人這套統治策略是一把雙刃劍,在讓自己的名義賬面無限膨脹的同時,也讓自己的實際賬面不斷縮小。

西周困境

周朝定都關中,即宗周豐鎬,而且還在洛陽建了第二首都,即成周洛陽。八百裏秦川、形勝天下,六百裏伊洛、樞紐萬邦,加在一起就是千裏王畿之地。這個賬面放在戰國都是碾壓級存在。

但是,一旦真刀真槍地幹起來,那就不能拼賬面資源,只能拼實際資源。就當時來說,周天子必須要幹這四件事,也可以說是周天子面臨的四大問題:

一是西面的猃狁。東面有成周洛陽、有崤山之險,周天子短期不用擔心。可問題是猃狁是從西北過來的,而且一過來就直奔核心。所以,周天子必須拿出真金白銀去對付猃狁。

春秋形勢圖

二是南面的楚國。猃狁是爲了搶錢,楚國是爲了爭面兒。跟隨周人一起滅商,結果自己只撈到一個子爵,這太沒面子。滅商之後,別的諸侯都是扛著青銅大鼎榮歸故裏,當真風光無限,可自己竟沒分著。所以,楚國開始蠢蠢欲動,後來幹脆撕破臉稱王。分封制是統治策略,底層是周禮維護的關于統治秩序的共同想象。楚國稱王就是最爲嚴重的挑戰。所以,周天子也得拿出真金白銀去對付楚國。

三是東面的諸侯國。戰爭時期,關中形勝天下。但和平時期呢?和平時期,關中會被自動邊緣化。在古代那種交通和通信條件下,周天子難以控制東方地區。所以,東方諸侯越來越不把周天子當回事。時間長了、關系淡了,想象的統治秩序也就真的成了想象。這時候,周天子也得拿出真金白銀去處理東部問題。巡遊一趟東方、調解一下國際矛盾,甚至幹涉一下諸侯內政等等,這些也都需要花費資源。

四是內部的王畿諸侯。對王畿以外的東部地區,周天子要推行分封,形成了東部諸侯;對王畿以內的西部地區,周天子也要推行分封,形成了畿內諸侯。就負擔的義務來說,畿內諸侯有點兒類似于後世的官吏。他們要協助周天子管理王畿之地。但本質區別非常明顯。因爲畿內諸侯的爵位和官職可以世襲,同時供養自己日常開銷的土地和人口也能世襲。時間長了,千裏王畿也就諸侯遍地。這些畿內諸侯,雖然不像畿外諸侯那麽獨立,但也不是任人宰割的升鬥小民。周天子過分了,他們真敢把他換掉。周厲王橫征暴斂跟他們搞錢,結果這些人就聯合起來把周厲王趕跑;周幽王寵幸褒姒顛覆了主流價值,結果這些人就聯合猃狁殺了周幽王。

以上這四個問題的邏輯生成過程,大體是這樣:爲了消滅近憂猃狁、爲了討伐遠憂楚國、爲了震懾東方諸侯國,周天子就要集中資源;而集中的對象或掠奪的對象恰是自己的統治基本盤,即畿內諸侯;于是畿內諸侯團結起來趕走一個王、聯合猃狁殺掉一個王;但請神容易送神難,猃狁不僅殺了周幽王,而且還搶了宗周王畿;最後周天子和畿內諸侯們只能背井離鄉、逃往洛陽,西周變成東周。

東周無奈

像周朝這種曆史悠久的古代王朝,怎麽也能來一波中興才對。那爲啥周朝就不行,非要一直苟延殘喘到死?

西周回不去、東周沒前途。

周平王

東遷之後的周平王當了五十年天子,也受了五十年的氣。這位周天子的主要工作就是四方討好:

東部:鄭國爲平王東遷出力最多,所以該給的好處就不能少。同時,鄭國也不失時機地打著天子旗號努力撈好處,直至把自己這個畿內諸侯變成畿外諸侯。周鄭交惡,周天子與鄭莊公甚至兵戎相見。

南部:南部申國遭受楚國威脅,周天子有義務派兵援助。但派出去的兵,大概率是沒能活著回來,申國也被楚國滅了。這對周天子來說無異于又一次暴擊。宗周的地盤被猃狁搶了,僅有的王師還被楚國打沒了。

西部:周天子最該把手中所剩不多的資源砸向西部。趕走猃狁、奪回故地,才有可能中興。但周天子慫了、周人也慫了,他們把西部問題一股腦推給了秦人。爲了感謝秦人,還把最不該給人得名分給了出去,封伯賜地。

北部:北部的主要問題是天下頭號流氓晉國。晉國幫助周平王殺了周攜王。這是天大的恩情。所以,周天子都不知道該怎麽感謝晉國才好,于是承認晉國爲“侯伯”,基本就是春秋霸主的意思。

東周初期的主要舉措就是低眉順眼地給大家發福利,要麽給錢、要麽給地、要麽給名。那之後呢?之後就一直苟延殘喘、苟延殘喘了500多年。如果評選中國曆史最能苟延殘喘的王朝,那東周說第一、沒人說第二。

這就是西周回不去。東南西北全是問題,東周完全沒有打回關中的可能。

平王東遷後,周朝面臨的四大問題僅僅消滅了一個,但其他三個仍舊頑強存在。

楚國問題。周天子連祖宗之地都弄丟了,那楚國更要肆無忌憚。于是,楚國不僅繼續蠻夷本色,而且不斷向北擴張,直至在楚莊王時期來了一波問鼎中原的操作。

東部諸侯問題。這夥人更不再把周天子當回事,甚至還要想方設法地幹涉周天子的內政。周平王的同時期,還有一個周攜王,二王並立了二十多年。在這種局面下,周天子當真是顔面掃地。

宗周、成周示意圖

畿內諸侯問題。這個問題最嚴重。宗周畿內諸侯跟著周天子東遷到了成周。這直接侵犯了成周畿內諸侯的利益。成周洛陽就這麽大一塊地方,以前就一夥貴族,現在變成兩夥貴族,那怎麽辦?只能內鬥,而且必須內鬥。

東周的上上之策是恢複關中故地,但問題是資源從哪來?畿內諸侯各自算計、各個囂張,哪個周天子也無法集中資源。西周的周厲王、周幽王幹不成的事,東周的哪個王也幹不成。可以幹,但可以把周天子換掉或殺掉啊。

這就是東周沒前途。內憂外患哪一個都能讓自己廢掉半條命,東周完全沒有發展壯大的可能。去往兩難,東周只能一直苟延殘喘。但它苟延殘喘成功了。五百年這不是一般的長。雖然天下大亂、王室內鬥,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王畿治下的百姓竟然優哉遊哉。這絕對堪稱奇迹。

0 阅读: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