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俄曾有意歸還中國外東北和外西北,爲什麽突然變卦拒絕歸還?

民間傳奇人物 2024-05-08 19:07:50

1917年11月7日,俄羅斯爆發了無産階級革命,因爲當時是俄曆十月,所以在曆史上這次革命被大家稱爲“十月革命”。蘇俄紅軍在列甯的領導下打贏了和白軍的內戰,蘇維埃成功推翻了臨時政府,建立了全國性政權。

列甯

蘇俄建國後爲了退出一戰,列甯被迫答應了德國提出的苛刻條件,同時爲了穩固政權,讓國家擁有修養聲息的政治環境,列甯決定和周邊國家建立友好關系。歸還沙俄侵占的非法領土,成爲了列甯友好外交的重要手段。

近代以來,沙皇俄國趁著滿清朝廷墮落腐敗、愚昧無知、四面受敵而大肆侵占中國東北領土,趁火打劫地足足割去了161萬平方公裏的土地。蘇俄成立後,周圍國家不斷支持白軍挑起蘇俄的內戰,甚至直接出兵與蘇俄作戰。

爲了不讓當時的北洋政府也支持白軍,歸還中國領土的事也就提上了日程。1919年,在五四運動結束兩個多月後,列甯授意蘇俄政府發布了《加拉罕宣言》。

蘇俄紅白內戰

北洋政府時期的五色旗

廢除帝俄與中國簽訂的一切不平等條約,放棄以前奪取中國的一切領土和中國境內的一切俄國租界,並將沙俄政府和俄國資本家階級從中國奪得的一切,都無償地永久歸還中國

廢除帝俄在中國的領事裁判權和租界,放棄庚子賠款的俄國部分,放棄帝俄在中東鐵路方面的一切特權。——《加拉罕宣言》

面對列甯伸出的橄榄枝,北洋政府卻並沒有搭理,蘇俄的意圖北洋政府非常清楚,蘇俄想禍水東引。因爲中國要想收回外東北等領土,列甯還提了兩個條件,即是中國宣布廢除和列強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和蘇俄站在一起共同對抗列強

蘇維埃俄國國徽

人群之中的列甯

這樣蘇俄既能讓中國分擔列強給于的壓力,還能讓中國出兵幫忙對付俄羅斯白軍。北洋政府如果答應了,對當時的中國來說未必是好事。當時的中國軍閥林立,缺乏統一而又權威的中央政府,如果蘇俄真的歸還中方領土,那麽哪個軍閥來接收呢?

所有軍閥都不想看到這麽大的領土自己拿不著被其他軍閥接收,因此此舉勢必激起國內軍閥爲爭領土發生大規模的火並。鑒于接收外東北和外西北所帶來的後果都不是當時的中國能承受的,于是北洋政府選擇了拒絕

但沒過多久北洋政府就後悔了,他們不想放棄收回領土名垂青史的機會,于是積極和蘇俄方面聯系重新爭取機會。1920年察覺中方態度轉變,蘇俄公布了《第二次加拉罕宣言》,同意就領土問題和中國談判。收到宣言的北洋政府派出使者同蘇方進行會談

北洋政府

沙俄侵占的中國領土

不過會談之中鑒于蘇俄的政局逐漸穩定,周邊環境也逐漸改善,列甯授意蘇俄方面修改了第一次《加拉罕宣言》的內容。其中,有關中東鐵路無償歸還的條款被改成了願意展開談判;無條件歸還中國領土也變成了需要談判才能解決。

知道蘇俄這樣的修改後中方大爲惱怒,因而這次談判也被擱置了下來。1923年12月,新成立的蘇聯向中國發出了《第三次加拉罕宣言》,也是列甯最後一次照會北洋政府。這次蘇聯刪除了第一次宣言提到的無條件償歸還東北鐵路及附屬産業的相關文字

蘇聯還要求北洋政府必須按照這個宣言爲准,才能繼續談判。宣言還提到鐵路可由中國贖回,而不是無條件歸還。但蘇聯私下卻通過人員調配加強了對鐵路的控制。對于中方在意的蒙古問題,蘇方並未遵守撤軍承諾,只是承認了中國對外蒙古具有主權

和北洋政府談判的蘇聯外交官加拉罕

蘇聯還在《第三次加拉罕宣言》中規定,中蘇雙方不能在各自境內圖謀以暴力反對對方政府,目的是防止中國因爲不能得償所願,暴怒之下支持白軍。對于蘇聯對《加拉罕宣言》的更改,中國非常不滿並提出抗議,但沒什麽用

最終中國方面對《第三次加拉罕宣言》不予理睬。現如今看來,或許只有第一次蘇方是真的打算歸還沙俄在中國奪取的一切利益。雖然動機不純,但確實是真心歸還。而後面的兩次隨著國際局勢的變化和蘇方實力的恢複

蘇俄乃至蘇聯都不是真心實意地要歸還領土,之所以還照會中方是想拉攏中國和他們一起反對西方列強,但不像第一次那麽真誠了。只能說因爲第一次北洋政府的無視,中國沒能收回領土。但在當時那種環境下,收回外東北和外西北對中國未必是好事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