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探“小尾巴”能量的天花板——試聽飛傲KA17

微型計算機 2024-05-13 11:24:46

飛傲是市面上推出“小尾巴”産品最多的品牌之一,算上這次體驗的KA17,已有7款之多。熟悉飛傲産品命名的讀者應該知道,冠以“7”的KA17應該定位中高端市場,在目前還沒有含“9”的産品情況下,KA17已是當下飛傲“小尾巴”序列中的旗艦産品。那麽它的旗艦地位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呢?

規格參數

顔色:黑、藍

USB主控:XMOS XU316

DAC芯片:ES9069Q×2

運放:OPA1662×2

耳放:全平衡THX AAA 78+

支持規格:異步32bit/768kHz、DSD512硬解、MQA全解

USB DAC免驅模式:支持

輸出功率1:L+R≥270mW+270mW(32Ω 單端/THD+N<1%/台機模式)

輸出功率2:L+R≥650mW+650mW(32Ω 平衡/THD+N<1%/台機模式)

輸出功率3:L+R≥140mW+140mW(32Ω 單端/THD+N<1%/非台機模式)

輸出功率4:L+R≥300mW+300mW(32Ω 平衡/THD+N<1%/非台機模式)

輸出功率5:L+R≥30mW+30mW(300Ω 單端/THD+N<1%/台機模式)

輸出功率6:L+R≥90mW+90mW(300Ω 平衡/THD+N<1%/台機模式)

信噪比:≥126dB(A計權)

底噪:PO<2μV(A計權)

BAL<2.2μV(A計權)

THD+N:<0.0004%(1kHz/32Ω)

屏幕:0.91英寸點陣顯示屏

耳機輸出:單端3.5mm+平衡4.4mm

尺寸:約64mm×27.7mm×12.7mm

重量:約33.5g

參考價格:999元

帶屏“旗艦”設計更進一步

還是先從最直觀的外在設計說起。飛傲在KA17上引入了一塊0.91英寸的點陣顯示屏,相比大多數不帶屏幕的“小尾巴”,這無疑是KA17“身份”最直接的體現。屏幕上的面板與機身融合得很好,前者配合正面造型做成尖頭形狀,屏幕在其之下。無論是在息屏還是有顯示內容的工作狀態下,用戶從各個角度都看不到屏幕的邊框,這使得其視覺效果非常統一、出衆。同時用戶在與面板呈一定角度的情況下觀察它所顯示的內容,還會産生一種懸浮觀感,飛傲稱之爲懸浮式面板交互。

屏幕爲單色,支持中英文雙語顯示,用戶通過機身一側的實體按鍵對屏幕上的設置內容進行操作。主界面默認顯示當前音量值、增益模式、UAC版本以及播放音樂的格式及采樣率。進入菜單後,用戶可以對增益、數字濾波器、聲道輸出平衡、MQA開關、均衡器等十余項功能進行設置。值得一提的是,它提供了兩種音量調節精度——60級和120級。前者調節效率高,後者調節精度高。由于可以切換到中文顯示,所以設置起來很直觀,顯示文字的細膩度以及選項切換時的動畫效果都還不錯。按鍵的操作邏輯在看過說明書後熟悉一下就能上手,還是比較簡單、清晰的。

飛傲“小尾巴”系列的命名從以往的一位數改爲兩位數後,就換了一種設計元素。從KA13開始,到KA17上,我們可以看到這一設計思路的延續。全鋁合金機身,前面板有著對稱的“X”字樣圖案,並且做成了逐漸消失的效果,整體工藝與視覺效果相比KA13又有提升。

KA17的機身不光是正面和邊框,連後蓋也采用了鋁合金材質,所以整體握持手感是比較統一的,金屬質感強烈。

雙接口輸出獨立供電口護航台機模式

雙輸出接口已是飛傲很多便攜音頻設備上的標配,KA17也不例外,其提供了3.5mm單端以及4.4mm平衡輸出接口,應付大多數用戶手裏不同耳機的接入沒有問題。其中3.5mm接口也支持SPDIF同軸輸出,可連接更高端的外置解碼器,如台式耳放,實現更多玩法。

機身另一頭有一個常規的USB-C接口,提供數據傳輸與供電功能。KA17能夠支持Android、iOS等手機系統以及Windows、MAC等電腦系統。附件中提供了一根USB-C To USB-C數據線以及一個USB-C母座轉USB公頭轉接頭,用戶不用再額外購買數據線,就能滿足不同系統設備的連接需求。

之所以說這個USB-C接口是常規的,是因爲K17還有另一個“不常規”的USB-C接口,位于機身側面。“小尾巴”上爲什麽會有兩個USB-C接口?這是因爲KA17具備台機模式,沒錯,就是在飛傲此前多款中高端便攜音頻設備上應用過的,能讓産品的輸出功率增大不少的功能。輸出功率的提升必然要求更穩定、充足的供電保障,這個USB接口正是這一用途。在接入該接口後,KA17的供電就由它接管,此時不再消耗手機的電量。獨立供電口所需5V、1A的條件,目前一般的充電頭都可以提供。

在機身另一側,有長條形、一體式的音量調節鍵以及多功能鍵、台機模式開關。音量加鍵有小凸點方便盲操作時定位,多功能按鍵的主要功能是喚醒設置菜單並切換設置項。K17內置了A、B、C三種按鍵模式,不同模式中,各個按鍵通過單擊、長按等操作實現的功能有所不同。比如單擊音量加鍵,在A、B模式下是音量加1級,在C模式下就變爲上一曲;長按它,在A、C模式下是音量持續加,在B模式下則爲上一曲。這種將多種功能進行排列組合的方式,讓用戶可以選擇最適合自己操作邏輯以及常用功能的模式,只不過新入手時得花點時間了解學習一下不同模式的區別。

除了通過機身上的實體按鍵對KA17進行各種設置之外,用戶也可以在手機上安裝FiiO Control App。在App首頁上,用戶可以對增益、按鍵模式以及屏幕顯示的語言、亮度、熄屏時間等進行調節。

此外在均衡器菜單中,KA17預設了包括爵士、流行、搖滾和舞曲在內的共7種主流音樂的調音風格。此外,它還提供了3個可自定義10頻段的PEQ(參數均衡器),包括增益、頻點、帶寬、Q值在內的參數皆可自定義,對于更專業的用戶來說無疑可玩性更高,可以更精細地對聲音風格進行調整。由于通過機身屏幕也可實現各種設置,所以FiiO Control App對于KA17最大的意義,就是方便用戶對這3個PEQ進行自定義。

堪比台放平衡口輸出最高達650mW

前面提到KA17具備的台機模式,其實是飛傲這兩年在便攜類音頻設備推廣的一個理念,簡單來說就是“便攜音頻設備也能有台式設備的大功率推力”。在“小尾巴”産品線上,飛傲從KA13開始就已在踐行這個思路,到了KA17上,台機模式這個“Buff”有了更大的進化。

▲附件提供了一個同色皮套

來看看KA17的輸出功率。在沒有開啓台機模式下,它的3.5mm單端接口爲140mW(32Ω負載下),4.4mm平衡接口更是達到300mW(32Ω負載下)。開啓台機模式後,KA17會自動將DAC、耳放供電、耳放驅動……調整至高性能狀態,徹底釋放設備的潛力,同樣負載下3.5mm單端接口的輸出功率提升到270mW,4.4mm平衡接口更是達到驚人的650mW,相比未開啓前有翻倍的提升。這樣的輸出能量在目前市售“小尾巴”産品中可算獨占鳌頭。

能有這樣的表現還得益于飛傲在KA17內部設計上的專業化考量,其以播放器爲參考規劃了KA17的整個音頻架構。在關鍵元器件上,它采用了兩顆雙通道旗艦DAC ES9069Q搭配思路全平衡THX AAA 78+耳放。前者基于第四代32bit HyperStream架構,不但具備更高性能和更低功耗,還能有效降低內部數字噪聲。後者經過此前中高端産品上的打磨已有進化,並首次應用在“小尾巴”上。4路全平衡+8路運放並聯的耳放架構,不但大幅提升了輸出能力,也實現了更真實、自然的聲音還原。同時KA17也搭配了“小尾巴”上鮮見的XMOS XU316 USB芯片,其擁有比普通USB芯片更低的延遲、更穩定的傳輸、更好的兼容性,配合雙晶振,能更好地適配各種音源及采樣率。

飛傲將中高端音樂播放器級別的信號處理融入其中,使之具備雙時鍾數字音頻到DAC的高精度轉換,並配備LPF電壓放大、BUF擴流、並聯增強擴流等多級模擬音頻處理,更好地確保音樂細節還原及動態的完整性。它的數字PCB板和模擬PCB板不但采用分離設計,還各自配備屏蔽罩,避免了幹擾,確保了各自信號處理的精度。而在頗爲重要的供電部分,KA17配有三級供電系統、三大路獨立供電以及十多路細分供電的精密的供電設計,確保了其台機模式下充沛的能量供應。在KA17小巧的體積中,飛傲將如此完整的音頻、電源架構融入其中,真可說是“螺蛳殼裏做道場”。

試聽體驗

試聽前,先把KA17的固件升級至最新的V2.0版本,升級過程需要借助電腦,飛傲官網提供了Windows和MAC兩種版本的固件升級工具。在試聽部分,我選擇森海塞爾HD600頭戴式耳機和飛傲FT5平板耳機之搭配,皆連接4.4mm平衡接口。首先當然是看看KA17的台機模式搭配阻抗達到300Ω的HD600有著怎樣的表現。在沒有外接電源,僅靠手機供電的情況下,也能開啓台機模式。我試了試耗電量,在關閉手機屏幕、開啓台機模式下聆聽半小時音樂,手機電量從80%下降到70%。所以在實際試聽時,我還是接入外接電源,並開啓台機模式,以發揮KA17的最大推力。

在大多數“小尾巴”上只能“推個響”的HD600,在KA17的全力推動下,很好地發揮出了中正均衡、紮實耐聽的聲音特質。低頻很實,也沉得下去,動態澎湃,能明顯感知到一種力度感。人聲的韻味夠足,厚度不錯,能營造出一種包圍感,程度恰到好處,不會因爲位置的前凸而使得長時間聆聽下容易疲累。各種類型的音樂在該組合下都挺好聽的,其中古典音樂會有更暢快的感受,那種穩定的大動態、自然的音色、足夠的細節,都有著天然的契合度。

換上FT5,正好之前用K9 AKM聽過,可以說在兩種組合下,FT5大的聽感是很接近的,從聲場規模、音色還原,到情感、氛圍的營造,差別主要在細節的呈現以及動態控制力上,但這不是一耳朵就容易感知到的。FT5本身調子偏暖,KA17台機模式下那種韻味和氛圍感是有進一步加強的。不俗的解析力使得它對聲音密度的控制很到位,人聲、背景音層次清晰,聲場顯得聚攏而立體。兩個大耳試聽下來,和未開啓時相比,KA17台機模式下它們整體的聲場、動態以及細節等素質都有可聞的提升。

說說KA17的發熱情況。在外接電源、開啓台機模式連續聆聽半小時後,用手觸摸機身發熱比較明顯。但通過紅外儀實測,其機身正面最高溫度38℃,背面最高溫度37.5℃,實際溫度並不高。只能說其機身發熱會讓用戶有一定感知,但由于溫度並不高,所以不會影響其工作表現。

小結

作爲目前市面上首款具備獨立供電口的“小尾巴”産品,飛傲KA17在擁有充沛能量支持的情況下,一舉將4.4mm平衡口的輸出功率提升到650mw+650mw,使其能夠輕松推動市面上各種頭戴式耳機。台機級別的輸出功率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飛傲將Hi-Fi音樂播放器的音頻架構設計引入到KA17上,配合旗艦級的DAC、耳放芯片等核心組件,使KA17達到了“推得動,也推得好”的境界。更爲關鍵的是,飛傲KA17的售價不足千元,在硬素質完全可叫板不少售價四位數的旗艦“小尾巴”的情況下,其出衆的性價比再次得以體現。

0 阅读:18

微型計算機

簡介:以“MC評測室”爲基礎提供各種科技和IT産品評測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