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比魯智深還猛,卻被宋江視爲廢人,看透宋江後下了山,得了善終

耳東品文史 2024-03-22 00:02:55

有人說魯智深是水泊梁山之上唯一的好人,畢竟他的爲人與那《好漢歌》裏唱的“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一般,他確實是那種會路見不平便拔刀相助的好人,不過他是不是唯一的好人不重要,他之所以如此出圈,歸根結底還是因爲他足夠強。

不過要說魯智深是梁山第一高手,或許就沒多少人同意了,他固然強,但人才濟濟的梁山還是有比他厲害的人存在,比如本文要提到的這位,他實力在魯達之上,卻被宋江視爲廢人,最終看透宋江脫離了梁山。

一、天生神力的魯智深

沒人會懷疑魯智深的強大,除非你根本沒讀過《水浒傳》,或許“拳打鎮關西”的橋段還不夠炸裂,畢竟三拳打死一個人也許與被打死的那人的體質有關,畢竟名列七十二地煞的“石將軍”石勇也有一拳打死人的經曆,但那“倒拔垂楊柳”之舉則可以說是常人難以達成的“神迹”。

(魯智深劇照)

誰也想不到,一個肉體凡胎之人居然能夠徒手拔出大樹。

書中只道:“智深相了一相,走到樹前,把直裰脫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繳著,卻把左手拔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將那株綠楊樹帶根拔起。衆潑皮見了,一齊拜倒在地,只叫:‘師父非是凡人,正是真羅漢!身體無千萬斤氣力,如何拔得起!’”

盡管原著第二回中就提到了“洪太尉誤走妖魔”的設定,爲這部名鋪墊了幾分魔幻色彩,但魯智深這徒手拔大樹的舉動還是讓人大吃一驚,照他這力量,世間又有何人敢與他爲敵?

然而隨著劇情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高手登場,讀者才發現比魯智深強的大有人在。

二、比魯智深更猛的好漢

梁山之上有哪些人算得上比魯智深強?

其中一部分可以從作者賦予好漢的排名看出來,盡管並不是排名越高就一定越強,比如排名第三位的“智多星”吳用就不是戰鬥型的人才,固然他有以銅鏈分開雷橫與劉唐的戰績,但他的武功遠遠談不上頂尖,這個角色強在智謀。

又如那“小旋風”柴進,他的人設與宋江一樣,也是樂善好施,他能排進前十,也與他那通天的人脈脫不了幹系。

(宋江、吳用劇照)

再就是老大哥宋江,這家夥有些本領,畢竟還收了孔明、孔亮兩個徒兒,但也僅僅只是三腳貓功夫。

至于余下的那些高手,多半就比魯智深強了,尤其是五虎將與魯智深。

除了排名靠前的好漢之外,那排在第十六位,比魯智深還低了三位的“沒羽箭”張清也可以說是比魯智深更強的存在,畢竟在梁山征東昌府時,張清連打十五梁山名猛將的受害者名單裏就有魯智深的大名。

不過本文要提到的那位比魯智深強的好漢則是比他低了一位的“行者”武松,同時也是他在二龍山落草時收的小弟。

盡管武松在二龍山只是三把手,但以他在書中的表現來看,他的實力其實是在魯智深之上的,他之所以認了魯智深當大哥,一來是因爲他上二龍山時魯智深已占山爲王,二來魯智深爲人確實豪爽,對兄弟頗爲照顧,武松也沒必要與他爭那虛名。

不過憑什麽說武松強于魯智深?

其實就拿他們對付張清時的表現就能看出來,當時的情況是二人去鬥張清,魯智深挨了打,而武松則能全身而退。

書中是這麽寫的:“魯智深擔著禅杖,此時自望見了,只做不知,大踏步只顧走,卻忘了提防他石子。正走之間,張清在馬上喝聲:‘著!’一石子正飛在魯智深頭上,打得鮮血迸流,望後便倒。張清軍馬一齊呐喊,都搶將來。武松急挺兩口戒刀,死去救回魯智深,撇了糧車便走。”

(張清劇照)

很明顯,魯智深是一位力量型的武者,面對出手迅捷的敵人時,他就容易吃虧了,而武松則不同,這哥們可是連景陽岡上的猛虎都能制服的猛漢,他在力量不輸魯智深的前提下,還有極快的身法,和過人的洞察力,說他的綜合戰鬥力在魯智深之上也合情合理。

只是在宋江眼中,武松倒不像是個兄弟,而是個工具。

三、看透宋江的高手

征方臘的過程堪稱慘烈,哪怕是故事初期所向披靡的武松、魯智深也屢屢吃癟,比如魯智深面對“寶光如來”鄧元覺時就只能與對方戰平,甚至在武松看來,繼續鬥下去,魯智深恐有失。

(武松、魯智深劇照)

而武松自己的情況也不天妙,面對“靈應天師”包道乙時,他甚至被對方斬斷了一條手臂。

不過最讓人寒心的不是敵人的強大,而是兄弟的無情。

武松斷臂之後,宋江的態度就顯得格外冷血了,固然他也假模假樣的哭了一場,但他後來的一番話才更像是他的內心所想。

書中只道:“宋江訴說折了將佐,‘武松已成廢人,魯智深又不知去向,不由我不傷感!’吳用勸道:‘兄長且宜開懷,即目正是擒捉方臘之時。只以國家大事爲重,不可念弟兄之情,憂損貴體。’”

更過分的是後來他當著武松表現出的態度:“當下宋江看視武松,雖然不死,已成廢人。武松對宋江說道:‘小弟今已殘疾,不願赴京朝觐,盡將身邊金銀賞賜,都納此六和寺中陪堂公用,己作清閑道人,十分好了。哥哥造冊,休寫小弟進京。’宋江見說:‘任從你心。’”

(武松、宋江劇照)

怎麽就成廢人了?以武松的本領,哪怕只有一臂,也依舊是頂尖高手,誰敢說穩贏他?

倒是宋江此時的嘴臉才真正讓人厭惡,武松也知道這位大哥是個怎樣的人,自己提出要走,居然沒有一句挽留,他此時脫離梁山實乃明智之舉。

後來宋江被皇帝賜毒酒毒死,而武松反倒在六合寺得了善終,著實令人唏噓。

0 阅读: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