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保護利用紅色資源|長征文物大省貴州保護利用長征文物觀察

天眼新聞 2024-03-19 09:40:17

田野鄉村,文物工作者奔赴一線,收集整理長征文物遺存;展廳藏室,博物工作者將文物分門別類研究貯存,並通過現代展陳手段進行展示;線上線下,解說員情感充沛地向參觀者講述文物背後的感人故事。

在黔貴大地上,一處處舊址、一件件實物、一座座紀念館……貴州紮實推進長征文物保護利用,讓各類長征文物以獨特的方式,訴說著黨和人民英勇奮鬥的光榮曆史。

婁山關紅軍戰鬥遺址陳列館 。貴州省文物局 供圖

從通道會議後,中央紅軍長征轉戰貴州,至此,一段活動時間最長、活動範圍最廣的長征路線在貴州産生,紅軍長征的革命足迹遍及60多個縣(市、區),貴州大地散落著豐富的革命文物。

2023年7月,貴州公布的《貴州省第二批革命文物名錄》顯示:不可移動革命文物176處,其中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0處,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32處,尚未核定公布爲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134處;可移動革命文物2544件(套),其中一級文物16件(套),二級文物62件(套),三級文物90件(套),一般文物2376件(套)。截至目前,貴州共有753處不可移動長征文物,2500多件可移動文物,8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68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高等級長征文物數量居全國第一。

四渡赤水紀念館。趙相康 攝

作爲長征文物大省,貴州始終把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加大工作力度,切實把革命文物保護好、管理好、運用好,發揮好革命文物在黨史學習教育、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近年來,貴州大力推進紅色文物保護、價值挖掘,不斷夯實保護傳承基礎,累計投入文物保護資金超2億元。

爲高質量保護和利用紅色資源,2022年下半年,貴州省文化和旅遊廳、貴州省委黨史研究室、貴州省文物局聯合成立課題研究小組,啓動紅色資源的整理、調查與利用研究專項課題研究工作。

長征文物展陳。 趙相康 攝

曆時一年半時間,課題組在對紅色文化資源、革命文物、長征文物等概念進行系統區分的基礎上,總結重要的相關資源普查和調查情況,全面系統研究紅色文化資源的數量、分布、級別以及保存狀況、保護利用現狀和存在的困難問題,並提出科學保護、有效利用貴州紅色文化資源的對策建議。通過高標准實施長征文物本體及環境管控保護,全省長征文物和文化資源得到更好地保護傳承。

2023年,貴州組織制定全省統一的紅色資源調查、認定、分類和定級標准,啓動編制《貴州省革命文物保護工作規劃》,提升全省革命文物保護利用水平,組織開展貴州省第二批革命文物名錄保護利用現狀核查、紅色標語類革命文物專項調查工作,啓動長征國家文化公園貴州重點建設區官方網站及數字平台建設項目。

遵義會議開會的長方桌。遵義會議紀念館 供圖

圍繞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和文物保護工作,2024年,貴州將加強革命文物保護管理,深入落實《貴州省長征國家文化公園條例》《長征國家文化公園貴州重點建設保護規劃》,印發實施《貴州省長征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專項規劃》,啓動第三批革命文物名錄核定公布工作;提高革命博物館紀念館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持續推進長征文物保護修繕工程、文旅融合工程和“重走長征路”研培體驗活動等。結合紅色文博場館工作實際和特色,持續推出紅色精品展陳;大力實施紅色文化重點建設工程,完成一批革命文物保護修繕和展示利用工程,組織開展長征文物保護利用示範縣。全面推進革命文物保護利用。

一件件革命文物,浸透了血與火的曆史,見證了革命先輩的峥嵘歲月。透過長征文物,我們還能感受到,千千萬萬共産黨人爲理想信念不惜抛頭顱、灑熱血的革命精神。貴州省文旅廳相關負責人表示,貴州將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曆史使命感,落實革命文物保護責任,進一步夯實革命文物保護管理工作,提升研究闡釋和展示利用水平,發揮好革命文物在弘揚革命精神、傳承紅色基因中的重要作用,切實把革命文物保護好、管理好、運用好。

文/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趙相康

編輯/陳江南

二審/姚曼

三審/陳曦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