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甯春綠時“黃金葉”移栽忙

多彩威甯 2024-05-02 17:09:11

農時不等人,春耕正當時。時下,正值烤煙移栽“黃金期”,威甯部分鄉鎮搶抓節令全力抓好烤煙移栽。

黑土河鎮:按下烤煙移栽“快進鍵”

爲確保烤煙産業持續增産增收,連日來,黑土河鎮田間地頭煙農搶抓農時節令,積極開展標准化、規範化煙苗移栽工作,確保今年烤煙産業開好頭、起好步。

伴著春日暖陽,記者走進黑土河鎮新華村,一塊塊煙地整齊排列,10余名村民正在煙田裏忙著澆水、拉膜、打孔,呈現出一派生機勃發的鄉村春耕繁忙圖景。

        村民李興華是新華村的烤煙種植大戶,種煙經驗豐富,烤煙種植面積從當初的幾畝增加到現在的50畝,連年豐收,讓他種煙信心倍增。“今年我種了50畝烤煙,煙苗都是自己育的,請了十多個人栽,再栽3天就結束了。去年我也種了50畝,收入20萬元,希望今年也能有個好收成。”李興華說。

烤煙作爲一項“短平快”産業,促進群衆增收效果非常明顯。

今年,新華村嚴格按照“政策宣傳到位、面積落實到位、地塊核實到位、技術培訓到位”的要求,村支兩委深入村組,逐戶逐地調整地塊,優化落實烤煙種植,認真抓好田間技術指導和服務,進一步提高科學種植和精細化管理水平,高效助力煙葉豐産增收。

“我們村今年烤煙種植面積700余畝,種植大戶20余戶,每年從種植到采摘用工人次達4000余人次,這20戶大戶每年戶均增收達到十萬元左右。今年預計實現烤煙總産值在200萬元以上。”黑土河鎮新華村黨支部書記李淵說。

爲全力打好烤煙攻堅戰,新華村從今年1月初開始育苗,4月中旬啓動移栽工作,4月底全面移栽結束,預計7月初開始進入烘烤階段。待移栽結束後,新華村將進一步強化管理,落實責任,圍繞栽後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穩步推進煙葉生産工作。

近年來,黑土河鎮因地制宜,充分發揮土地資源優勢,帶領群衆發展烤煙種植。通過穩定煙農隊伍,優化煙葉種植規模,充分發揮集體合作社效能,健全和完善其各項管理職能等一系列舉措,全力推動全鎮煙葉産業持續健康穩定發展。

“黑土河鎮近年來全面貫徹落實縣委關于‘5+2’産業部署,推動烤煙栽種,從1750余畝發展到今年的2500余畝,主要是新華、水塘等8個村,涉及200余戶農戶,預計實現經濟産值1200余萬元,帶動黑土河鎮的經濟社會發展”。黑土河鎮黨委副書記、鎮長陳陽說。

鹽倉鎮:1500畝烤煙移栽忙

産業旺,鄉村興。近年來,鹽倉鎮充分整合土地資源,因地制宜,積極謀劃發展布局,培育烤煙種植,形成示範帶動效應,促進群衆持續穩定增收,助力鄉村産業振興。

伴著四月的豔陽天,記者走進鹽倉鎮可界村,田間地頭呈現出一派繁忙的景象,務工群衆正鉚足幹勁移栽烤煙苗,放苗、澆水、蓋膜……“我今年在可界村、松海村種植了230畝烤煙,今天才開始栽,預計在4月底就全部移栽結束。”威甯春望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嶽會軍說。

2020年,鹽倉鎮通過調整産業布局,引進威甯春望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在可界村、松海村流轉村民土地,采取“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發展烤煙産業。通過這幾年的發展,烤煙産業連獲豐收。

“這裏海拔比較適合種烤煙,水源也比較方便,我們選擇地塊離水源比較近的地方種烤煙,每畝能産240斤幹煙,畝産值在5000元左右。”嶽會軍說。

今年,該合作社繼續流轉80余戶農戶土地,以每畝500元的流轉費流轉230畝土地種植烤煙,帶動周邊群衆就近務工,讓烤煙的“綠葉子”變成群衆致富的“金葉子”。

村民鄧二學今年60歲,正背著水箱給煙苗澆水,她說,家裏的土地流轉給合作社種烤煙,又在合作社裏務工,一塊地有兩份收入,心裏很滿足。

鹽倉鎮除了松海村、可界村種植230畝烤煙外,在娛滿村、鄧營村、營洞村三個村還種植1200余畝烤煙,現在全部進入移栽階段,預計4月30日前完成移栽,烤煙産業真正成爲群衆增收的支柱産業之一。

“鹽倉鎮種植烤煙1500畝左右,每年可以爲群衆創收300萬元以上,帶動群衆務工1000多人次,務工收入150萬元左右。”鹽倉鎮黨委委員、宣傳委員、副鎮長李傑說。

黑土河鎮和鹽倉鎮烤煙移栽只是威甯烤煙種植的一個縮影。

威甯自治縣烤煙種植鄉鎮32個,煙葉站12個,萬擔鄉17個,種煙村308個,其中千畝村81個,種煙規模達22.13萬畝,煙葉收購量達54萬擔。

目前,威甯各地烤煙移栽正在熱火朝天地進行中。

來源:天眼新聞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