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曾再三請求八路軍的援助,可毛主席都拒絕了,這是爲什麽?

民間傳奇人物 2024-03-14 19:24:49

1941年6月22日,德國元首希特勒發動了代號爲“巴巴羅薩”的對蘇突襲作戰,蘇聯和德國的戰爭全面爆發。蘇德戰爭是二戰中最爲關鍵的戰爭之一,在這場戰爭之中,蘇聯以傷亡2960萬人的代價取得了戰爭的勝利。

然而這場衆人皆知的戰爭背後,鮮爲人知的是蘇共最高領導人斯大林曾三次來電,希望中國共産黨領導下的八路軍幫他的忙,這又是怎麽一回事呢?

“巴巴羅薩”行動

蘇德戰爭初期,由于蘇聯肅反運動的影響,蘇軍軍事系統屬于半癱瘓狀態;反觀納粹德軍,不僅裝備精良而且訓練有素,是一支不折不扣的虎狼之師。再加上德國對蘇聯是不宣而戰的襲擊,蘇軍被打了個措手不及,不到兩周就有30萬蘇軍做了德國的俘虜

不僅如此,德軍還一路高歌猛進、所向披靡,以最快的速度向蘇聯腹地挺進。很快德軍就在烏克蘭的首府基輔和蘇軍打了一仗,66.5萬蘇軍再次被德國所虜去

如果照著這個節奏發展下去,作爲無産階級國家、共産國際和全世界無産階級革命的領袖,蘇聯很有可能被德國打倒。這一點斯大林也非常清楚,就算舉全國之力他都必須要打敗德國入侵者才能保衛蘇聯,這個無産階級革命發源國的安全

納粹德軍

二戰時期的蘇軍

不過斯大林在對德全面作戰之前還有一個後顧之憂,那就是遠東的日本,日本對蘇聯的西伯利亞非常感興趣,如果與德全面開戰,日軍趁機背刺蘇聯那蘇聯可就完了。于是斯大林決定借用蘇共的盟友,中國共産黨的力量來牽制日本,使日軍無法進攻蘇聯

1941年7月,中共中央收到了來自莫斯科的電報,斯大林希望中國共産黨派人破壞熱河到察哈爾的鐵路交通網,然後再派遣一支部隊到長城邊上騷擾日軍,防止日軍北上進攻蘇聯的東部

只要日軍無法北上,斯大林就可以將遠東的蘇軍調到西部前線,全面對德作戰;斯大林的擔憂也是有道理的,首先當時的德國、日本、意大利已經簽署了《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形成了軸心國,德國作爲日本的盟友隨時可以邀請日本加入對蘇作戰

盤踞在東北的日本和僞滿軍隊

蘇德硬碰硬

其次日軍在中國東北駐紮了70余萬的關東軍精銳,給蘇聯造成很大的軍事壓力。萬一日本加入了蘇德戰爭,那麽蘇聯的境地就會可想而知。所以斯大林希望中國共産黨能派軍牽制日軍

面對斯大林的來電,很多人都建議毛主席接受,一來我國本來就在進行抗日戰爭,騷擾、牽制日軍也是八路軍遊擊隊的拿手好戲。二來當時的蘇聯是共産主義“老大哥”,給過中國共産黨極大的幫助和支援

但毛主席經過深思熟慮後,拒絕了斯大林出兵騷擾日軍的請求,理由是無能爲力。在蘇德戰爭爆發前,中國發生了皖南事變,國民黨方面有預謀地襲擊了中國共産黨領導下的抗日武裝新四軍,導致皖南的新四軍全軍覆沒

毛主席

新四軍

國民黨還搜捕並絞殺了很多共産黨員和進步人士。同時日軍發動大規模進攻,八路軍也損失慘重,所以蘇德戰爭爆發時,中國共産黨領導的武裝力量已經不足以牽制日軍了,所以毛主席會以無能爲力爲由拒絕斯大林

但斯大林並沒有就此打住,而是再次發來電報,希望中國共産黨盡快出兵,讓日軍沒有進攻蘇聯東部的精力。斯大林這所以這麽急迫,是因爲此刻的蘇聯和德國到了交戰最爲關鍵的時候,因而斯大林不希望看到日本這時突襲蘇聯

斯大林的急迫能讓我們感受到,他當時頂著非常大的壓力,日本的70萬關東軍一旦北上,對蘇聯而言可不是開玩笑的。但斯大林看了毛主席的回複,知道中國共産黨有困難,于是他的這次電報提出了一個方案

斯大林

毛主席和斯大林合影

斯大林的方案是中國共産黨派遣兩個師的兵力到外蒙古,和蘇聯的裝備“合並”,也就是中國出人,蘇聯出裝備,合並的部隊經外蒙古對駐紮東北的關東軍和僞滿軍發起進攻,以確保蘇聯後方安全,但此刻的中國共産黨真的有心無力,毛主席只能拒絕

1943年初斯大林又致電毛主席,再次請求中國共産黨在長城部署兵力牽制日軍,斯大林爲確保蘇聯安全的心情毛主席非常理解,但是同樣深處戰爭泥潭的中國共産黨,在對付日軍、僞軍的同時還要提防國民黨方面軍

而是當時的八路軍和新四軍經曆損失後,還沒有恢複過來,毛主席第三次拒絕了斯大林。雖然毛主席沒有答應斯大林,但是八路軍和新四軍在抗日戰場上的英勇殺敵,客觀上也讓日軍不敢北上攻打蘇聯,因爲他們也怕被中蘇夾擊兩線作戰

抗日戰爭

綜上所述,中國軍隊在戰場上的英勇殺敵,使得日僞軍不敢北上攻打蘇聯,從而給蘇聯紅軍戰勝納粹德國提供了寶貴的時間和環境;由此可見抗日戰爭是二戰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軍隊爲二戰反法西斯同盟的勝利做出了舉足輕重的貢獻

而毛主席也沒有拒絕斯大林的全部請求,其中斯大林要求派人破壞熱河到察哈爾鐵路交通,讓日軍無法大規模運送部隊的請求,得到了毛主席的同意;中國共産黨地下黨員也成功的破壞了這一段鐵路交通,爲中國軍隊的正面抗日戰場做出了貢獻

0 阅读: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