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憑借一張草圖,爲中國戰機造出“心髒”主動脈!

北京日報客戶端 2024-04-13 15:05:36

對于一架性能優良的戰機來說,如果航空發動機是它的“心髒”,那麽空心渦輪葉片就是“心髒”的主動脈。空心渦輪葉片是航空發動機最重要的部件之一,關乎著航空航天和能源工業的發展。然而新中國成立之初,中國還沒有空心渦輪葉片。

‍直到20世紀60年代中期,在一位科學家的不懈努力下,中國研發出第一代空心渦輪葉片。這個人就是材料科學家、戰略科學家——師昌緒。

01

1955年初夏,35歲的師昌緒回到祖國。這一天,距他離開中國前往美國深造,已過去整整七年。

劉崗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所長

當時師老回到國內報到,到科學院有兩個選擇,一個是到上海冶金所,一個是到沈陽金屬研究所。師老選擇來到沈陽,來到金屬所,完全是基于國家的需要。

1957年,金屬所開始研究高溫合金,師昌緒被任命爲高溫合金課題組的負責人之一。高溫合金是研制航空發動機的核心材料。當時,中國缺鎳少鉻,又受到了國外封鎖,師昌緒提出大力發展鐵基高溫合金的建議,並與撫順鋼廠開展了合作。

爲了能夠加快試制,師昌緒親自帶領一支小分隊常駐撫順鋼廠,共同攻關。

師昌緒本可以住在撫順的工廠,但是由于妻子懷孕,在家沒人照顧,他就頂著嚴寒在沈陽和撫順之間兩地奔波。

沒過多久,師昌緒就病倒了。那段時間,師昌緒腰疼得站不起來,但爲了不耽誤項目進度,他依然“戰鬥”在工作崗位。

在經曆了妻子懷孕、自己生病、孩子出生後,師昌緒頂著各種壓力,不僅帶領團隊研制出中國第一種鐵基高溫合金材料,還實現了工業生産。這種鐵基高溫合金材料,正是當時中國制造航空發動機渦輪盤和渦輪葉片的關鍵材料。

02

1964年,中國自行設計的殲-8戰鬥機方案已進入決策階段,爲了解決動力問題,航空部決定從發動機入手。

朱耀霄

師昌緒學生

一個戰鬥機有戰鬥力,能夠打敗敵人,需要飛得快,飛得高,就必須要有一個強大的發動機,必須要有好的渦輪葉片的承溫能力。

在一次研討會上,時任航空研究院副總工程師榮科下定決心,要在一年內研制出空心渦輪葉片。當時,除了美國掌握這項先進技術,國內外幾乎所有渦輪葉片采用的都是鍛造實心渦輪葉片。研討會結束當晚,榮科就前去拜訪了師昌緒,請他牽頭研制空心渦輪葉片。

榮科臨走前,師昌緒讓他根據自己在巴黎航展的記憶,畫出一張空心渦輪葉片的草圖。就靠著這張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草圖,師昌緒組織起一百多人的團隊,開始攻克這個他們從來沒有親眼見過的空心渦輪葉片。

師昌緒從資料室借來最新出版的外文技術書刊,沒日沒夜地篩選信息,梳理思路。很快,外國雜志中的一則廣告,引起了他的注意。

師昌緒

材料科學家

在雜志上看到賣這個石英芯,也不知道是幹什麽,就是賣這個。後來一想它肯定是做這個的,于是就下定主意,攻這石英芯。

在研制組的群策群力和師昌緒夜以繼日的思考中,大家攻下了選材難關,並突破性地開發出真空精密鑄造技術。

1966年,師昌緒帶領團隊成功研制出中國第一片九孔鑄造空心渦輪葉片。

師昌緒帶領團隊分秒必爭地解決各類問題,最後僅用不到一年時間,就提前完成任務,“啃”下了發動機空心渦輪葉片這塊“硬骨頭”。1966年,中國成爲繼美國之後,第二個自主研制出空心渦輪葉片的國家。

03

師昌緒長期對國家科技發展關心和思考,推動著中國材料科學乃至整個科學事業的發展。即便在家裏,他也把大部分心思都放在科研上,對待生活,他有時略顯潦草,他的書房總是被各種材料和書籍堆得滿滿當當。

郭蘊宜

師昌緒妻子

人家寫字上哪兒去,上我吃飯的地方寫去。我要沒那飯桌,他連寫字都沒地方寫。所有的桌子全擺滿。

2011年1月14日,因在中國的高溫合金領域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師昌緒獲得201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並獲得500萬元獎金。

關德慧

師昌緒原秘書

他對錢也沒有概念。比如說出去辦啥事,都是一百塊錢,一拿出來你看這夠不。花多少錢,他大概也沒有多少譜,所以說給他500萬元,捐給研究所。

金屬所在獲得這筆獎金的捐贈後,特別設立了師昌緒獎學金,對在學期間取得優異成績的研究生進行獎勵。

“作爲一個中國人,就要對中國做出貢獻,這是人生的第一要義。”這是師昌緒常說的話,雖然樸實無華,卻凝聚著一位飽經滄桑的老者大半個世紀以來投身科學事業,矢志報國的赤子情懷。

師昌緒研制的空心渦輪葉片,讓中國的一代代戰鷹更加有力地翺翔。歲月如炬,師昌緒像火炬一樣照亮我們前行,直至今天依然釋放著無窮能量!

2 阅读:399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