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給莫桑比克修了一座橋,沒想到修的太好了,改變一座城的命運

小彭的燦爛 2024-05-11 19:08:45

文|小彭的燦爛筆記

編輯|小彭的燦爛筆記

本文陳述內容參考的官方信息來源,均贅述在文章末尾。

【前言】

在莫桑比克這樣一個貧窮的國家當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建設——馬普托大橋,這一大橋是非洲地區當中跨徑最大的一個懸索橋。

在這個國家的發展當中,這一大橋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不僅是當地以及以北地區通往南非的重要的幹線通道,而且也極大方便了馬普托的交通,促進了當地旅遊業的進步。

當地民衆曾經說過,這座大橋修建讓生活在卡騰貝和馬普托的人們的生活都變得更加輕松了的,惠及了這個城市,也惠及了人民。

在五年的安全運行當中,這一跨海大橋俨然已經被稱之爲莫桑比克這一國家人民心中的“夢想之橋”。

承載著當地人民生活的希望,推進著當地的經濟發展,過往發展受限制的命運徹底被改變,中國基建發展到現在,幾乎已經走向了全世界,成爲了中國的一張閃亮的名片。

特別是在“一帶一路”建設,促進國家互聯互通的項目當中,是實踐成功的一個標准範本,時至今日,我國對于莫桑比克這一國家的援助仍舊沒有停止。

那中國爲什麽會幫助這一國家積極建設這一大橋?中莫之間的關系又是怎樣的?

【莫桑比克人民心中的“夢想之橋”】

莫桑比克的首都是一個擁有著將近120萬人口的國家,在這個城市南部有一個小小的海灣的,南北兩岸最窄的距離只有580米左右。

但就是這樣一個海灣在早期的時候極大阻礙了這一城市的發展,兩岸人民的生活也有著非常大的不方便。

其實在1989年的時候,莫桑比克的馬普托市在改善城市網絡的計劃當中,就有提出過對建立一座大橋的設想。

但是當時的莫桑比克內部混亂,不穩定,更遑論進行基建的發展,所以對于大橋的建設計劃一直都處于停滯狀態。

到了後期,這一海灣兩岸的發展不平衡的態勢開始越來越凸顯,而發展不平衡的現象極大阻礙了國家經濟的發展。

所以海灣之上連接兩岸大橋的建設刻不容緩,但是莫桑比克是一個貧窮落後的國家,自己也沒有辦法完成對大橋的建設。

而在世界各國的發展當中,擁有著強勁的修橋實力,且工程質量高的,當時確實是非中國莫屬,中國與莫桑比克也有著不解之緣。

而且當時爲了促進一帶一路的建設,促進共同發展,所以在2011年,莫桑比克的總統訪華之後,我國與其簽訂了修橋的相關協議。

中國爲莫桑比克大橋的建設提供貸款融資,然後幫助他們以中國建橋的要求爲標准進行馬普托大橋的建設。

在項目進行的過程當中,我國的工程技師不僅僅是與他們一起建設,而且還會把相關的技術交給他們。

當時修橋,總共雇傭了超過兩萬名的當地人,爲他們培養的技術工人達到了5000多名,不管是教當地人技術,還是爲他們建造大橋,都是授人以漁。

在四年的建設當中,這一大橋正式完工,全長超過3公裏,主跨度680米,主塔高137米,雖然這種規模在我國不算什麽,但是對于非洲地區來說,已經是最大跨徑的一個懸索橋了。

在2018年11月10日的時候,莫桑比克的總統主持了馬普托-卡滕貝大橋的通車儀式,這一項目工程正式開始通車。

這一大橋的建立極大縮短了兩岸之間的通車時間,原本從馬普托到科西灣需要花費將近6個小時的時間,但是在這一大橋建成並開始通車之後,就直接縮短到了90分鍾,

當地民衆的通勤時間也大大降低,往返的公共汽車數量增多,人們的出行也變得更加安全和快速。

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這一大橋作爲兩岸經濟交流的橋梁,爲馬普托和卡騰貝兩個地區的城市化進程起到了關鍵的推動作用。

而且也進一步促進了莫桑比克首都城市空間的拓展,這對于當時貧窮落後,發展受到極大限制的莫桑比克來說,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也是其發展命運的開始。

現在當地的公路網絡化情況不僅得到了大大的改善,在貨運交通以及生態旅遊等方面,也都得到了極大的發展。

在未來,卡騰貝區也將逐漸把發展重點放在工業、物流以及商業的開發上,積極發展居住區以及旅遊領域的發展。

【中莫的“攜手共進”】

莫桑比克是非洲東南部的一個國家,全國大概有60多個部族,其國內有著非常豐富的自然資源,煤炭、石墨、金礦等的儲量都非常豐富。

在15世紀末的時候,這一國家還是葡萄牙的一個殖民地,後來進入到16世紀之後,莫桑比克開始了反抗的獨立運動。

這一鬥爭一直持續了10年,到了1975年6月份,莫桑比克終于宣布獨立,中國是當時世界上第一個承認莫桑比克獨立的國家,兩國之間的建交也從這一年開始。

莫桑比克在過去長期都是以發展農業爲主,而我國作爲農業大國,也爲其提供了我國先進的農業種植技術和管理經驗。

這一國家的耕作方法也不再是傳統的,低效率的方式,在引進了先進的技術和管理模式之後,他們農作物的産量也大大增加,農業經濟發展得到了非常大的改善。

爲了促進這一國家的經濟發展,在2001年的時候,我國還曾宣布免除莫桑比克的部分債務,累計的債務總額達到了2.94億美元。

要知道對于莫桑比克這樣一個窮困的國家來說,其GDP總量在去年的時候是53億美元,而在2001年的時候,這一國家還沒完全發展起來,可想而知這個債務的免除對于當時的莫桑比克來說,減輕了多大的壓力。

前面我們也提到莫桑比克雖然經濟不發達,但是有著非常豐富的自然資源,所以在我國發展缺少礦産資源的時候,莫桑比克也爲我們提供的豐富的資源。

兩者在這一方面的發展可以說是相輔相成的,因爲在當時的時候,這一國家並沒有開采這些礦産資源的能力。

後來雙方合作建立了“貿易聯合委員會”,旨在促進雙方在礦産領域的合作,2008年我國發汶川發生地震,傷亡無數。

莫桑比克其實在當時在經濟方面自己也是捉襟見肘,但是還是貢獻了自己的綿薄之力來支援我國,“禮輕情意重”,所以在後期的發展當中,我國也在積極對莫桑比克的發展進行支援。

在2019年的時候,莫桑比克中心海岸地區受到台風攻擊,並給發生了重大傷亡,莫桑比克政府發出求助。

中國立馬展開了緊急救災的活動,派相關人士去往這一國家展開救援工作,並且同時還攜帶了將近20噸的救災物品。

後期爲了避免其遭受自然災害的侵害,還爲他們修建了一套氣象衛星接受系統,來幫助他們有效勘察自然災害,減少因爲這一因素所造成的損失。

疫情的時候,我國還向莫桑比克提供了大量的的防疫物資,進行醫療支援,展現出了大國風範,以及我國在國際社會發展當中的責任感。

【“中國建造”當中的“中國速度”】

在建設這座大橋的過程當中,不僅是創造了非洲大橋建築的一個曆史,而且還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國基建的質量和速度。

像是馬普托大橋這樣的規模的,在當時很多人都覺得至少需要10年的時間來建設,但其實從動工到通車,只用了4年的時間。

中國強大的基建實力在現在已經是全世界所公認的,自從開始積極向外推進“中國建造”以來,我國在非洲已經參與修建了超過6000公裏的公路和鐵路。

在非洲港口建設中,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另外我們也知道非洲地區長期以來都面臨著電力不夠的情況。

所以在非洲電力設施的建設當中,中國也積極參與了建設,設施項目達到了80多個,有的甚至也都成爲了當地讓全世界都爲之驚歎的目標。

這些建設當然也極大滿足了當地發展的需求,給人民帶來了福祉,當地的經濟也因此有了很大的進步。

2018年,在承建印度尼西亞的第一高樓的建設的時候,業主方就說過,在建設的過程當中,他們也因此體會到了什麽事中國速度,什麽是中國智能。

這是我們國家的一張閃亮的名片,相信在未來,“中國建造”在世界上會有更加矚目的成就,積極推動世界基建的發展。

往期精彩鏈接

參考資料:

中央廣電總台國際在線在2019年2月7日關于《中企承建的莫桑比克最大基建項目是怎樣煉成的》的報道

新華網在2023年10月5日關于《“一帶一路”十周年|大橋建設:促進互聯互通》的報道

新華網在2021 年12月14日關于《莫桑比克再獲中國新冠疫苗援助》的報道

0 阅读:30

小彭的燦爛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