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退位時,陝甘總督還在率領清軍攻城,連下10余城,差點翻盤

曆史每日說 2024-02-13 21:30:04

1912年,清朝末代皇帝溥儀宣讀退位诏書,這也標志著清王朝的覆滅。然而,此時此刻,陝甘總督還在率領清軍攻城,還連續攻克10余城,就當他快要拿下西安,迎奉溥儀建立偏安西域的小王朝時,不曾想溥儀退位的消息傳來,一時間甘軍猶如一盤散沙,不想再跟革命軍作戰,最終只能無奈退兵。

這位差點改寫曆史的陝甘總督,名叫升允,出身鑲黃旗,家世十分顯赫,從小飽讀詩書,光緒八年(公元1888年),他成爲舉人,後來在家族的助力下順風順水。

可以說,他的一生始終始于清朝。在慈禧西逃時,更是升允冒著生命危險一路護送。事後,慈禧對他很是信任,在官場上一路高歌猛進。

然後,隨著梁啓超等人推行立憲制度,而升允卻十分反對,朝廷以妨礙新政將他革職。沒多久,武昌起義爆發,慈禧再度啓用升允,並任命爲陝西巡撫,總理陝西軍事,他也成了封疆大吏。然而,此時的清朝已經千瘡百孔,升允開始了自己的戎馬一生。

爲了讓皇室充滿希望,升允率領清軍東進,很快就取得不錯的戰績,不僅連下數十城,就連西安也是快要攻破。然而,就當升允打算攻下西安,迎接溥儀過來建立小王朝時,遠在京城的溥儀卻頒布了退位诏書,舉國歡聲雀躍。

當消息傳到陝甘地區,升允一開始不理會,因爲西安唾手可得,他即將爲清朝皇室打下半壁江山,因此,升允不顧勸誡,依舊我行我素,殺害戰俘和革命者,直到甘軍中不斷有人反對,他才收手,往西退兵。

雖然退兵,但是在升允心中“複辟”的心思一直沒斷過,爲此他甚至去到日本尋求國外力量支持複辟。一戰爆發後,國內形勢更加嚴峻,升允趁著國家動蕩時,夥同張勳打算複辟,只不過這一切都因張勳泄密導致計劃宣布流産。

雖然失敗,但是升允一直爲複辟奔走,袁世凱死後沒多久,升允由日本回到徐州,他帶著日本人支持複辟及贊助的大量金錢找到張勳,張勳見此狀,也堅定了複辟的決心。

最終1917年,張勳趁著黎元洪和段祺瑞的矛盾,率領5000“辮子軍”占領京城,並將黎元洪趕出去。與此同時,將12歲的溥儀擡出來複辟做皇帝,時年改爲宣統九年,並且通電全國改挂龍旗,升允也被授予大學士。

然而,複辟鬧劇僅僅持續了12天就宣告結束,一心爲了滿清皇室的升允也在曆史的洪流中,迷失了方向,變得有心無力。最終在1931年,他帶著遺憾在天津租界病逝,這位忠心耿耿的權臣,也以最孤獨的方式走完了他的一生。

最後想說,升允作爲清朝的臣子,他是忠君愛國的,但需要指出的是,升允的做法那是愚忠,他不懂得大勢不可逆,此時的清朝已經病入膏肓,不是靠他一個人就能“力挽狂瀾”的,任何不順從民意的事情,最終都會無疾而亡。

1 阅读:1035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