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半馬事件全解析:規則、配速員與誠信的較量

節點財經 2024-04-19 23:12:28

文 / 八真

沸沸揚揚了數日的“北半馬”事件終于塵埃落定。

4月19日,北京馬拉松賽事官網公布處理結果:對涉事相關單位和個人進行處罰,取消何傑、威利、德傑內、羅伯特等4人比賽成績,收回獎杯、獎牌和獎金。

隨後,特步、中奧路跑也相繼發文致歉。

具體內容就不在這裏粘貼了,大家可以去各自的官微查看。

但三紙聲明能否打消公衆疑慮?又到底該如何看待這次輿情?節點財經認爲,一切還得回到馬拉松規則的“原點”。

01 馬拉松背後的“兔子”真相

此次“北半馬”,大衆的爭議點主要集中在男子組冠軍何傑是否被“保送”。

從視頻記錄來看,3名外籍黑人選手和何傑,從出發起便一直處在隊伍的領先位置,比賽的過程中,互相還有言語上的溝通和肢體上的碰觸。

在快到達終點之前,3名外籍黑人選手中有人做出回頭看、擺手等“讓道”動作,最終,何傑以1小時03分44秒的成績奪冠。

也因此,網絡上一片憤慨,覺得有違體育誠信精神、“假賽”、“演戲”什麽的。

如果以素人眼光看來,何傑這頂桂冠,確實戴得有點匪夷所思,但在“術業專攻”者看來,一切都符合規則,合情合理。

本身,這3名外籍黑人選手就是何傑的“兔子”。

熱衷路跑的人都知道,一場馬拉松比賽中,偶遇幾只“兔子”乃至幾十只“兔子”,是很稀松平常的事,也是國內外通行的做法。

“兔子”又稱配速員、領跑員、陪跑者、破風手等。他們在馬拉松中的作用,就是爲參賽選手提供穩定的節奏和配速。就像戰場上的助攻手,推動主力軍在預定的時間裏完成目標。

根據中國田徑協會發布的《中國馬拉松及相關運動辦賽指南》,配速員是官方認證的領跑者,負責在比賽中領跑,幫助其他選手控制速度,以達到或超過特定的完賽時間。配速員需要具備豐富的跑馬經驗、穩定的控速能力,以及強烈的責任心。

這意味著,“兔子”是馬拉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們的質量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賽事精彩、激烈與否,也有利于提升整個賽事的專業性和體驗感。

尤其對于那些第一次參加馬拉松的新手跑者,或者想要刷新個人最佳紀錄的頂尖跑者,“兔子”就是他們的定心丸、催化劑,特別是後者,往往會順著“以先進模範爲鏡,向先進典型看齊”的邏輯,聘請水平在自己之上的“兔子”,以更好地激發潛能,實現超越。

衆所周知,非洲兄弟非常擅長跑步,前述3名外籍黑人選手中的比基拉,其半馬最好成績(1小時01分16秒),高于中國男子半程馬拉松全國紀錄(1小時01分58秒)。

所以,我們在賽場上看到3名外籍黑人選手遊刃有余,何傑即便開足馬力,仍倍感艱難,其實就是雙方實力還存在差距。

但這顯然不是認定“讓道”、“演戲”的理由,“兔子”是既定的角色,承擔既定的任務。給何傑適配“兔子”,初衷是爲了優化他的競技表現,拔高我國長跑項目的成績。

但事情最後演變至此,問題出在籌備工作中的一處失誤。

02 特步有錯:一次小失誤,一場大討論

毋庸置疑,特步有錯。

“北半馬”籌備期間,經特步推薦,中奧路跑(賽事承辦單位)定向邀請了28名國內外運動員參賽,其中就包括何傑和4名外籍黑人配速員,但由于其疏忽了對配速員的明確標注,導致中奧路跑未向組委會報備,將4名配速員報名爲特邀運動員。

比賽當日,4名外籍黑人配速員佩戴了和何傑一樣的特邀運動員號碼布,又因爲身著同品牌的服裝,讓大家誤將對方的“可疑”動作,視作對何傑的“放水”,而忽略了背後的身份差異,並引發不小的認知偏差。

事實上,3名外籍黑人選手之一的姆南加特在接受BBC采訪時坦言,他們一行共4人以“兔子”的身份簽約參賽北半馬(其中一人未能完成比賽),目的就是幫助何傑打破中國男子半馬國家紀錄。

說起這件事,姆南加特有些迷惑:“我不是去比賽的,我也不知道爲什麽他們要把我的名字寫在號碼簿上。”在他的理解中,自己在北京半程馬拉松中的角色是配速員,而非競爭對手。

而據節點財經了解,在無錫馬拉松比賽中,姆南加特同樣擔任過何傑的配速員。

是非曲折即是如此,特步估計也沒有想到,一個小小的失誤,竟掀起這麽大的波瀾,但作爲贊助商和合作夥伴,錯就是錯了,不論大小。

更重要的是,認識到錯誤後,要怎麽改,怎麽做。特步表示,“我們將深刻汲取教訓,全面排查賽事運營工作所有流程和制度,及時改進,確保今後不再發生此類事件。”

03 馬拉松與品牌方,就像選手與“兔子”

雖然“北半馬”事件塵埃落定,但行業深思並未停止。

近些年,每逢輿情危機,品牌方(贊助商)總會被扣上“資本呼風喚雨,左右金牌賽事”的“帽子”,或者被各種極具想象力的“操控論”、“預設論”、“原罪論”淹沒。

借著此次風波,我們不妨來探討體育賽事和品牌方的關系。

在節點財經看來,品牌方固然有他的訴求,比如強化品牌知名度,擴大銷量規模等,但其更明白,商海沉浮,生意長存離不開信任、聲譽的基石和共贏的態度,這是一條死理。

換言之,體育賽事和品牌方也猶如參賽選手和他的“兔子”,只有相輔相成,互相成就,才能做大、做久。

現如今,我們看到全國各地蓬勃發展的馬拉松賽事,離不開品牌方的貢獻,正是他們的助推和付出,才讓路跑項目越跑越遠,越跑越廣,爲更多人提供了展示自我、超越自我的機會和舞台,也在更宏觀的層面拔高我國的路跑事業。

據統計,2023年我國共舉辦了613場馬拉松賽事,總參賽人數達到了驚人的567萬人次。這個數字創下了曆史新高,表明了人們對運動的熱愛和對生活的熱情持續高漲。

這其中,特步的功勞足以“蓋棺定論”。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特步從2007年就開始贊助馬拉松,17年間,已累計贊助馬拉松賽事超過1000場,是國內贊助馬拉松賽事最多的品牌。

截至目前,已有83位中國運動員,穿著特步旗下的160X系列跑鞋,獲得了370個馬拉松冠軍。

身爲特步的簽約運動員,何傑不僅是多屆馬拉松冠軍獲得者、中國馬拉松紀錄保持者,還是中國首位亞運會男子馬拉松冠軍。

無論是對特步,還是何傑,多一個冠軍,少一個冠軍,影響都不大,充其量就是數量的增減,並沒有質的變化,因爲經過十多年的耕耘和沉澱,在大家心裏,早就形成特步VS馬拉松冠軍強關聯的品牌“錨定效應”。

這種背景下,特步還有必要“假跑”嗎?根本就沒必要,得不償失。

進一步講,在當前碎片化、信息化時代,裂變是顯著特征,極小的“汙點”都可以被萬倍、幾萬倍的放大,正可謂一損俱損,誰要敢冒險“假跑”,破壞信任和聲譽的基石,那簡直就是自墮地獄。

基于商業常識和競技體育精神,一家成立三十余年的企業,一家因運動而生的企業,特步沒有理由自己砸自己飯碗。

客觀地講,這次事件的確對特步的品牌形象造成較大傷害。接下來,如何盡快恢複跑者信心,以及縮小信息鴻溝、對齊公衆認識,仍是特步、中奧路跑等需要努力的地方。

0 阅读:31

節點財經

簡介:專注價值發掘,聚焦增長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