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産不停産、混合分配”,江蘇法院保障新能源汽車産業鏈穩定

揚眼 2024-04-12 03:16:18

4月11日,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發布2023年全省法院破産審判典型案例。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注意到,此次發布的典型案例涉及航空、制藥、新能源汽車、房地産開發等多類企業,展現了江蘇法院依法履行破産審判職責,爲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的有力司法服務和保障。

前移司法挽救關口,助力破産航空企業再騰飛

南通華夏飛機工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首家專業維修中小型航空器的MRO(維護、維修和大修)企業,是國內最大公務機維修、二手飛機拆解及航材貿易企業,江蘇首家飛機大修民營企業。受各方面因素影響,業務銳減、現金流枯竭,陷入危機。2022年1月,該公司向南通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破産重整。

接到申請後,南通中院立即協調屬地區委區政府及法院組建工作專班。工作專班經認真研究決定暫不進入司法重整程序,給予原股東自救機會,同時迅速開展以下工作:一是籌措資金穩定核心技術隊伍。在各方通力協作下,民航華東管理局專門赴華夏飛機公司對維修許可證換證檢查並向華夏飛機公司換發資質證書。二是跨區聯動維系重要客戶。華夏飛機公司對其重要客戶有應收款項,但因公司涉訴,賬戶被查封。南通中院協調相關法院妥善處理並解除查封,消除客戶疑慮。三是履行涉外合同消除市場聲譽風險。華夏飛機公司爲國外客戶改裝飛機,因多方因素逾期交付兩年有余,面臨高額違約賠償。工作專班商請相關部門協調空域、航線等資源,順利交付客戶,得到該國駐滬領事館高度贊揚,維護了該公司海外市場聲譽。四是持續尋找潛在戰略投資主體。針對該公司特點,擴大業內消息傳播範圍,隨著民航運輸市場複蘇發展,2023年3月,多個意向投資人進入視野並開展實質性磋商。同年8月,原股東放棄自救。後通州法院根據債權人申請啓動執行轉破産程序並經南通中院指定管轄受理華夏飛機公司破産重整案,同年11月裁定終結重整程序,引進償債、運營資金約2.6億元,現華夏飛機公司已正常開展業務。

據介紹,本案是人民法院能動履職,前移司法挽救關口,精准施策助力危困民營企業新生的典型案例。維護重整價值是華夏飛機公司重整成功的內因,工作專班確定華夏飛機公司暫不進入司法重整程序後,依托府院聯動機制各司其職,積極采取各種措施穩定核心技術隊伍、維護經營資質及客戶資源、消除市場聲譽風險,有力維護企業重整價值。

創新突破共益債模式,幫助百年藥企困境重生

蘇州第壹制藥有限公司創始于1920年,是蘇州開辦的第一家化學制藥企業,其核心産品“舒思”是當前臨床治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的主要用藥。受集團母公司債務危機等多方面因素疊加影響,第壹制藥先後被多家債權人起訴並申請執行。

2022年12月7日,蘇州工業園區人民法院對債權人申請第壹制藥破産重整一案立案審查,並于2023年1月3日決定對第壹制藥進行預重整。預重整期間,臨時管理人協助安置職工,與供應商和代理商溝通協調確保采購與銷售正常,組建招投標小組、制定投標方案,助力 “舒思”以最高價一次中標16省藥品聯盟集采,有力維護了企業重整價值;積極恢複動力車間續建,爲企業持續擴大産能打下基礎;最終通過集中評選結合公開競價方式成功招募到投資人,引入重整投資共計3.55億元,實現溢價率42%。

2023年4月7日,該院裁定受理第壹制藥重整。根據重整計劃草案,投資人將在繼續開發現有産品、全盤接收現有職工的基礎上加大研發投入與引進人才,上述草案經債權人會議各組別審議均高比例表決通過。同年7月21日,該院裁定批准重整計劃並終止重整程序。

據介紹,本案是人民法院積極運用多種破産制度工具挽救企業的典型案例。該案通過“預重整+重整”組合拳,一體實現“以破引資+産業升級”的多目標,在保留原有科研骨幹和明星産品的同時,注入了新的生産要素,成功助力債務人存續式重整,爲中小企業借助破産保護手段纾解債務壓力、有效激活社會生産要素提供有益經驗。

精准分類“混合分配”,保障新能源汽車産業鏈穩定

申雅密封件(淮安)有限公司主營汽車密封件的開發和生産加工業務,其原控股股東爲申雅密封件有限公司,得益于申雅公司及其關聯公司的市場影響力,申雅淮安公司成爲比亞迪、上汽等國內知名車企的穩定供貨商。後因申雅公司轉讓股份,申雅淮安公司生産經營發生困難,涉案債務達1.4億余元。2021年9月21日,淮安市淮陰區人民法院裁定受理該公司破産清算案。

破産程序中,經核查發現,申雅淮安公司與庫博集團關聯公司之間存在1.1億余元債權、債務往來,債務關系短時間內難以厘清,十余家下遊車企廠商存在急迫供貨需求,破産案件推進一度陷入僵局。若持續,該公司將面臨巨額違約賠償,國內新能源汽車的生産及售後服務也將受到影響。考慮到申雅淮安公司的特殊資産模具生産線具有專用性及時效性強、流通性弱等特點,淮陰法院創新工作思路,指導管理人采取資産“擱置處置”+“實物出租”方式,將模具出租給相關公司,用于生産新能源汽車廠商所需的密封圈,避免破産資産閑置浪費,有效解決斷供風險。

在此基礎上,淮陰法院將債權人分爲庫博集團和其他債權人兩類,對于前者,由集團出資2000余萬元,管理人與該集團就申雅淮安公司的部分實物資産及雙方的債權債務達成“一攬子”處置協議,模具生産線等實物資産得以盤活利用。對于其他153名債權人實行貨幣分配,普通債權清償率達80%。該案通過“實物打包+貨幣分配”模式完成破産財産 “混合分配”,在保障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供應鏈完整的基礎上,實現了雙贏多贏共贏。目前該公司破産程序已終結。

據介紹,本案是人民法院通過創新破産財産處置分配方式,保障新能源汽車制造及售後産業鏈、供應鏈完整的典型案例。法院堅持“破産不停産”,靈活采用“資産出租”方式,使模具生産線等特殊設備物盡其用,實現破産資産效益的最大化。除庫博集團外的其他債權人均爲小微企業,多系上遊原材料供貨商,該案較高的清償率減輕了債務人破産對上遊企業的影響,保障了新能源汽車領域産業鏈、供應鏈的完整和穩定。

入選典型案例的還有——

出售式重整+假馬競標,助力企業綠色重生

——江蘇寶通鎳業有限公司破産重整案

創新瑕疵破産財産處置,“破”解爛尾樓辦證僵局

——無錫市翠竹房地産開發有限公司破産重整案

破産重整助力新能源企業破繭重生

——江蘇華光電纜電器有限公司破産重整案

識別關口前移促重整,服務鄉村振興顯擔當

——江蘇東盛金鼎食品有限公司破産重整案

靈活運用小微企業破産保護方案,助力企業“涅槃重生”

——江蘇福瑞至環保新材料有限責任公司破産和解案

推進稀缺資源整合,賦能港口融合發展

——鎮江興隆港務有限公司破産重整案

重整程序助力旅行社再獲新生,府院聯動保障小微企業持續發展

——國旅(江蘇)揚州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破産重整案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萬承源 實習生 趙翊羽 通訊員 沈法軒

校對 盛媛媛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