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的地緣宿命:無論選擇哪條道路,都注定卷入大國博弈的漩渦。

劉蘇看世界風雲 2024-05-12 17:25:59

人是不能自由地選擇自己命運的,國家亦然!

低下頭活著,還是昂著頭驕傲地死去?

是長袖善舞,左右逢源地苟著,還是勇敢出擊打出一片藍天?

這對于美國、英國、俄羅斯、印度、英國、法國、伊朗等擁有地緣優勢的國家不是一個問題。

因爲有山川、海洋等優勢地理條件作爲安全屏障,這些國家進可以攻,退可以苟。

勇敢出擊打出一片天,還是關起來門來苟著都由自己做主。

比如英國,就因爲有英吉利海峽這道天塹,從1067年之後,就沒有敵國能侵入本土。

但處于四戰之地,又無險可守的國家不行,命運不由自己自由地做主。

比如曆史上的波蘭、德國,現在的烏克蘭。

處于波德大平原和東歐大平原上的波蘭、德國、烏克蘭無險可守,且缺乏戰略縱深,兩面受敵。

被西歐(海洋性國家)和俄羅斯(陸地性帝國,戰略縱深大)的力量拉扯。

和平時,是交通要道,貿易通衢;戰爭時,必然被東西兩大力量撕扯成碎片。

一句話,他們的命運不能由自己自由地主宰,而是由地緣力量主宰。

不管他們如何做。

曆史上總體苟著的波蘭,四次亡國:1792-1795奧普俄三次瓜分波蘭,1939年德蘇再次瓜分波蘭。

這跟波蘭左右橫跳,遠交進攻,還是近交遠攻無關,只因生錯了地方,活錯了時代。

在那個弱肉強食的時代:“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曆史上勇敢出擊的真正戰鬥民族德意志人也不行:

盡管一度強勢崛起,但如昙花般轉眼即逝,遭受更慘重的打擊。

一戰後,德國損失了1/8的領土、1/10的人口,全部的海外殖民地,成爲一個被擺上了餐桌的國家。

二戰更慘,德國被四國占領,差點萬劫不複。

後因冷戰,美蘇各自建立了東西德、二戰後德國損失了17萬平方公裏的領土,還被分割成兩個國家。

顯而易見,在弱肉強食的歐洲,沒有地緣屏障,四面受敵的國家中立苟著不行,勇敢出擊也不行。

只有一條路,選邊站。

二戰後,德國被瓦解,一分爲二,被動選邊。

西方贏得了冷戰,站在西方一邊的西德合並了東德,如今成爲世界第三經濟強國。

二戰後,波蘭被動選擇了華約。

1991年蘇聯解體後,波蘭主動選擇了北約和歐盟。

經濟高速發展,2023年波蘭人均gdp2.14萬美元成爲發達國家。

蘇聯解體後,西方和東方的拉扯地帶:德國、波蘭、捷克、匈牙利、羅馬尼亞、波羅的海三國選擇站在西方的一邊。

烏克蘭、白俄羅斯站在了俄羅斯一邊。

當北約和俄羅斯和平相處時,大家都一起發展經濟。

2004年烏克蘭人均gdp1416美元、白俄羅斯2378美元、俄羅斯4102美元、波蘭6681美元、東大1508美元。

2004年之前,烏克蘭一直緊跟俄羅斯,但2004年烏克蘭發生了變化。

西烏要跟著西方走,這跟烏克蘭的曆史和民族有關系。

俄烏戰爭前,烏克蘭全國人口近4400萬,其中烏克蘭族占比約70%,俄羅斯族占比約20%。

並且這20%俄羅斯族集中在烏東和克裏米亞。

克裏米亞俄羅斯族約60%,烏克蘭族約25%。

盧甘斯克州俄羅斯族占比42%、烏克蘭族占比54%;

頓涅茨克州俄羅斯族占比38%,烏克蘭族占比57%;

紮波羅熱州俄羅斯族占比57%,烏克蘭族人口占比42%;

赫爾松州俄羅斯族占比14%,烏克蘭族占比82%。

2004年之後,烏克蘭産生了親西方派和親俄派,兩方開始拉扯。

俄羅斯族和烏克蘭族從正常辯論、到惡語相向,再到在議會中群毆。

親西方和親俄派拉扯了十年。

最終由于烏克蘭族人多,親俄派逐漸敗下陣來。

2014年2月24日,烏克蘭首都基輔街頭大亂,總統亞努科維奇被反對派趕下了

烏克蘭拉達(議會)罷免了亞努克維奇總統職務。隨後,亞努科維奇逃亡俄羅斯。

這下俄羅斯不幹了,俄羅斯一向視烏克蘭爲自己的利益核心,克裏米亞更是重要的暖水港,決不能丟。

于是2014年3月,俄羅斯重兵壓境,並不雪刃輕取克裏米亞,建立了克裏米亞聯邦管區,下設下設兩個聯邦主體,即克裏米亞共和國和塞瓦斯托波爾。

這還不算完,合並克裏米亞的最大功臣斯大佐(斯嶽飛)又前往烏東四州組織民兵。

2014年4月6日,烏東武裝沖突正式爆發。

克裏米亞和烏東四州成爲2022年2月24日俄烏戰爭爆發的根源有曆史和民族的原因。

克裏米亞是冷戰時期,赫魯曉夫劃給烏克蘭的。

烏東四州在蘇聯時期,移入了大量的俄羅斯人,人口比例俄羅斯人還稍占優勢。

2014年2月24日是俄烏沖突的源點。

親西方派和親俄派,由議會鬥爭,升級爲街頭革命。

2014年4月6日,烏東爆發武裝沖突。

兩派爭鬥近十年,把一個日子還算過得去烏克蘭弄得烽煙四起,民不聊生。被周邊鄰國遠遠拉在後面。

2013年烏克蘭人均gdp4187美元、俄羅斯人均1.6萬美元、東大0.67 萬美元、波蘭1.36萬美元、白俄羅斯0.8萬美元。

烏克蘭走到這一步怪誰?

我覺得怪誰都沒有用。

我命由天不由我。

由于地緣,烏克蘭無法左右逢源,必須選邊。

由于曆史和民族原因,選邊就必然導致烏克蘭族和俄羅斯族沖突。

烏克蘭學不了白俄羅斯,白俄羅斯族占總人口84.9%,俄羅斯族僅占7.5%。

就算烏克蘭學白俄羅斯,也改變不了必然參戰的命運。

這次俄烏戰爭,白俄羅斯能置身事外?

特別軍事行動俄軍過境進攻基輔,白俄羅斯駐有俄戰術核武器。

2014年3月失去了耐心和信心的俄羅斯,放棄了扶持代理人博弈的策略。

秉持著“鐵錘在手,看什麽都是釘子”的民族慣性,用武力奪取了克裏米亞。

武力奪取克裏米亞,算一步不好不壞的棋。

因爲烏克蘭不是醜國的核心利益,而且極短時間搞定,美國只是把俄羅斯踢出了G8,實施了經濟制裁。

法德更不在意,默克爾繼續與俄羅斯進行能源深度綁定,馬克龍2018年莫斯科世界杯與普京一起看球,下雨了傘都沒有一把。

烏克蘭由于弱,也無人真心相幫,再加上克裏米亞是赫魯曉夫蘇聯時期劃給烏克蘭的,俄族人口多于烏族,烏克蘭也就忍了。

輕取克裏米亞,助長了俄羅斯人的勃勃雄心,他們盯上了烏東四州。

但烏東四州,烏克蘭無法退,也不能退,因爲生活著一半以上的烏克蘭族。

烏東八年戰爭,烏克蘭在美英的幫助下,鍛煉出了一支新烏軍。

2022年烏東武裝敗勢已顯。

普京再次“鐵錘在手,天下我有”

希望可以再次複制兵不血刃,輕取克裏米亞的輝煌。

可惜普京忘了,經過八年戰爭,烏克蘭人民族意識徹底覺醒,而且一支新烏軍已經成型,再加上烏西並無俄羅斯族。

輕敵冒進的俄軍未能“三天速通基輔”,反而被烏軍反攻,從而陷入了進退失據的戰爭泥潭。

“自助者,天助”

澤連斯基爆發出英雄氣概、不逃跑、不流亡、不談和,堅定帶領烏克蘭人進行抵抗。

烏克蘭人堅決抵抗,贏得了美西方的大筆軍援。

堅持住,烏克蘭將成爲下一個波蘭。

其實烏克蘭這種地緣環境的國家,無法不選邊,選邊也逃脫不了參戰的命運。

2014年俄羅斯輕取克裏米亞之後,若乘機兵出烏克蘭,大概率能促成白、俄、烏聯盟,但按俄羅斯媒體曝出的俄戰略規劃,下一個就是哈薩克斯坦。

白、烏、俄、哈合並之後,下一個會不會是波蘭和波羅的海三國

波蘭和波羅的海三國是北約國家。

那麽大概率北約與俄必有一戰。

必有一戰,烏克蘭必然是戰區和前鋒。

綜上所述,一心向西、一心向東、或是保持中立,烏克蘭都必然站邊,在北約與俄矛盾沖突不可調和的情況下,早晚必然參戰。

站在烏克蘭的立場,反正早晚要選邊,肯定要站在贏家的一邊。

那麽北約與俄羅斯相爭,誰將贏呢?

1 阅读:178
评论列表
  • 2024-05-13 07:54

    烏克蘭保家衛國加油!

  • ajie 4
    2024-05-12 19:01

    當年的蘇聯、華約軍事集團在與北約的對抗中都敗下陣來,現在區區一個破落戶還想翻天??[得瑟]

  • 2024-05-12 18:33

    爲了自由赴死的烏克蘭勇士們,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