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紀錄的海洋高溫引發第四次全球珊瑚白化事件

知新了了 2024-04-16 10:47:46

美國一家機構周一宣布,全球目前正在經曆10年來第二次重大珊瑚白化事件,在數月創紀錄的海洋高溫之後,從澳大利亞到佛羅裏達的珊瑚礁系統處于災難的邊緣。

珊瑚白化的後果是深遠的,不僅影響海洋的健康,還影響人們的生計、糧食安全和地方經濟。

嚴重或長時間的熱應激會導致珊瑚死亡,但如果溫度下降,過度捕撈和汙染等其他壓力因素減少,珊瑚有希望恢複。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的德裏克·曼澤洛(Derek Manzello)說:“隨著全球海洋持續變暖,珊瑚白化變得更加頻繁和嚴重。”

“當這些事件足夠嚴重或持續時間足夠長時,它們可能導致珊瑚死亡,從而傷害依賴珊瑚礁爲生的人們。”

NOAA的熱應力監測是基于1985年至今的衛星測量數據。目前的白化事件是有記錄以來的第四次,此前分別發生在1998年、2010年和2016年。

珊瑚是一種海洋無脊椎動物,由被稱爲珊瑚蟲的個體組成,與生活在珊瑚組織內的藻類有著共生關系,藻類是珊瑚的主要食物來源。

當海水太熱時,珊瑚會排出藻類,變成白色,這種現象被稱爲“漂白”,使它們暴露于疾病之中,有死亡的危險。

前所未有的熱浪

自2023年初以來,在整個熱帶地區,包括美國佛羅裏達州、加勒比海、巴西和熱帶太平洋東部,已經證實了珊瑚礁的大規模白化。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表示,佛羅裏達州2023年的熱浪開始得更早,持續時間更長,比該地區以前有記錄的任何事件都要嚴重。

澳大利亞的大堡礁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系統,也是唯一一個從太空中可見的珊瑚礁系統,也受到了嚴重的影響,南太平洋、紅海和海灣的大片地區也受到了嚴重影響。

澳大利亞環境部長坦尼娅·普利塞克(Tanya Plibersek)近日表示:“我們知道,全球珊瑚礁面臨的最大威脅是氣候變化。大堡礁也不例外。”

大堡礁通常被稱爲世界上最大的生物結構,它是一個2300公裏(1400英裏)長的熱帶珊瑚的廣闊區域,擁有一系列令人驚歎的生物多樣性。

不斷發生的大規模白化事件有可能奪走遊客的奇迹,將曾經充滿活力的珊瑚變成病態的白色陰影。

世紀末滅絕?

據非營利組織世界自然基金會稱,全球約有8.5億人依靠珊瑚礁獲取食物、就業機會,並保護海岸線免受風暴和侵蝕。這裏的生態系統爲海洋生物提供了避風港,超過四分之一的海洋物種以這裏爲家。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估計,世界上已經失去了30%到50%的珊瑚礁,如果不進行重大幹預,它們可能會在本世紀末完全消失。

世界自然基金會的佩佩·克拉克說:“如果我們需要一個具體的、直觀的、當代的案例,來說明氣溫每升高零點幾度就會有什麽危險,那就是這個。大規模珊瑚白化的規模和嚴重性清楚地證明了氣候變化目前正在造成的危害。”

盡管前景黯淡,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表示,它在制定防止珊瑚白化的幹預措施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這些措施包括“將珊瑚苗圃轉移到更深、更冷的水域,並在其他地區部署遮陽傘來保護珊瑚。”

如果朋友們喜歡,敬請關注“知新了了”!

0 阅读:11

知新了了

簡介:專注于新知、科普及趣聞的傳播,日耕不辍,天天新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