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爲何會對霍光極爲信任,甚至讓霍光在他去世之後,直接輔政

敏敏的曆史枕邊書 2022-06-18 11:58:21

漢武帝之所以讓霍光輔政,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在于霍光本人能力確實比較強。除此之外,霍光本人和衛家的特殊關系,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作爲中國曆史上最有名的一位權臣,霍光的人物關系,可以說是非常特殊。霍光是霍去病同父異母的弟弟,而霍去病是大將軍衛青的外甥,同時也是當朝皇後衛子夫的外甥。因爲這樣複雜的人物關系,霍光雖然不姓衛,但是在漢武帝心中,卻同樣算是衛家的人。

霍光出生于山西老家,在他少年時代,他那位同父異母的哥哥霍去病,剛剛打完勝仗,順道路過老家的時候,就把霍光一起帶到了長安。到了長安之後,漢武帝對霍去病正是最重視的時候,聽說霍去病把自己的弟弟帶到了京城,當即下令,把霍光調到了自己身邊,做了自己的辦公室秘書。

從這時開始,霍光便一直待在漢武帝身邊,先後曆任郎官,曹官,侍官,奉車都尉,最後榮升光祿大夫。對于漢武帝來說,少年時代便開始侍奉他的霍光,顯然和別人不太一樣。對于漢武帝來說,這樣的霍光,更像是自家的一個後輩。

更爲難得的是,霍光侍奉漢武帝幾十年的時間,竟然從來都沒有犯過錯。這對于一個皇帝身邊的秘書來說,可以說是非常罕見的。正是因爲這個原因,隨著霍光在漢武帝身邊的時間越來越長,漢武帝對霍光的信任也就越來越強。

當然,如果只是單純的信任,或許還不足以讓霍光成爲漢武帝心中最合適的輔臣。真正改變霍光命運的,還是後來那場著名的巫蠱之禍。

公元前91年,太子劉據被朝中的奸臣陷害,說劉據以巫蠱之術詛咒漢武帝。因爲當時漢武帝不在京城,所以父子之間的誤會無法說清,最終導致劉據不得不主動造反,而後兵敗之後,自殺而亡。

太子劉據的死,對于整個西漢中期的曆史來說,都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在此之前,外戚衛家的頂梁柱衛青,以及衛青的外甥霍去病,都已經先一步去世。而衛青去世之後,朝中的奸臣同樣借用巫蠱之術的名義,害死了衛家的大姐夫,也就是當時的宰相公孫賀,以及衛青的長子。

如今再加上太子劉據自殺,而劉據死後,皇後衛子夫也自殺而去。隨著劉據和衛子夫去世,昔日強大的外戚家族衛家,徹底在朝堂上消失了。

在這場巫蠱之禍結束以後,漢武帝雖然查明了真相,意識到是自己冤枉了太子。但此時太子已死,整個衛家都已經近乎死絕,漢武帝就算心有愧疚,也沒有了可以補償的人。如此一來,和衛家關系很近的霍光,自然就因此得到了漢武帝的重視。

在之前的那場巫蠱之禍當中,霍光並沒有遭受太多牽連。這主要是因爲,霍光雖然是霍去病的弟弟,但和衛家的聯系其實並不算多。再加上霍光本身也不姓衛,和衛家也沒什麽血緣關系,所以得以逃過一劫。

所以,等到漢武帝查清楚真相,意識到衛家被冤枉的時候,霍光作爲霍去病的弟弟,而且又在漢武帝身邊侍奉多年,自然就成了漢武帝心中最合適的補償對象。如此一來,漢武帝對霍光的恩寵,自然也就更重了。

當然,如果單純是因爲重視,霍光或許還無法成爲那個顯赫一時的輔政大臣。真正讓霍光成爲輔政大臣的原因,還是在于劉據被殺之後,太子之位出現的空缺問題。

漢武帝一生一共有六個兒子,這其中劉據排行老大,又是嫡長子,自身又很優秀。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裏,劉據的太子之位,都是穩如泰山。就連漢武帝本人,也對劉據這個太子十分滿意,認爲太子是非常合格的接班人。

但是,當劉據被殺之後,接下來對于選誰做儲君,漢武帝就非常頭疼了。

在漢武帝的六個兒子當中,老大太子劉據,已經自殺而亡;老二劉闳,去世比較早,連兒子都沒能留下一個;老三劉旦,按照順位繼承制的話,原本就應該由他做太子。漢武帝當時最傾向的,也是選擇老三。

但可惜的是,後來老三不知進退,主動申請去長安做護衛,對太子之位的觊觎之心,昭然若揭。對此,漢武帝感到十分不滿,認爲老三對太子之位早有觊觎之心,說不定當年便參與了陷害太子的事情。所以在這之後,漢武帝直接下令,削減了老三的封邑,駁回了老三的申請,同時也在心中否定了老三。

至于老四,做事特別莽撞,是一個典型的武夫,沒事就喜歡和野豬打架,彰顯自己的力量。這樣一個人,顯然不適合接手皇位。要是讓他做了皇帝,說不定很容易就會搞亂整個漢朝。

老五劉髆,相對來說,確實是一個不錯的人選。劉髆本人能力不錯,而且母親李氏那一族的實力也比較強,足以撐起劉髆做太子。但問題是,之前太子劉據含冤致死,幕後的幾個推手當中,便有李家這邊的支持者。當時他們陷害太子,本意就是爲了扶持老五上位。

雖然對于這件事,老五本人當時極有可能完全不知情。但有了這層關系之後,漢武帝自然也不願意再考慮老五,所以老五也被排除了。

如此一來,唯一適合接替皇位的,自然就只剩下最年幼的老六劉弗陵了。

劉弗陵雖然比較年幼,但從小就比較聰慧,在漢武帝心中非常適合做接班人。但如果立劉弗陵做接班人的話,又出現了一個新的問題:劉弗陵年齡太小,根本無法控制朝政。立一個年幼的皇子做繼承人,很容易就會導致未來出現外戚掌權,架空皇帝的現象。

對此,漢武帝可以說是感觸極深。因爲漢武帝剛即位的時候,就曾經遇到過這樣的問題。當年漢武帝剛即位的時候,大權都掌握在他奶奶窦太後手裏。後來直到漢武帝熬死了窦太後,才得以從窦家手裏徹底奪回皇權,真正大權在握。

所以,爲了杜絕這種現象再次出現,漢武帝便做出了一個非常殘忍的選擇,那就是殺母立子。爲了立劉弗陵爲太子,漢武帝直接下令,讓劉弗陵的母親鈎弋夫人殉葬,徹底免除後患。

不過,鈎弋夫人雖然死了,外戚掌權的問題被解決了,但誰來扶持小皇帝,又成了一個新的問題。如果讓劉弗陵自己掌權,肯定不行的,需要找人來輔佐劉弗陵。所以在這個時候,漢武帝很自然地就想到了自己最信任的霍光。

最終,漢武帝選定了霍光和其他三個被他信任的大臣,作爲輔政大臣,在他死後輔佐劉弗陵。公元前87年,隨著漢武帝去世,年幼的劉弗陵登上了皇位,按照漢武帝生前所立的遺囑,霍光和其他三人也就正式成爲了輔政大臣。

這就是霍光成爲輔政大臣的全部經過。

1 阅读:144
评论列表
  • 2022-06-18 15:53

    當時輔政托孤的大臣還有上官粲,金日磾,張安世等人,應該說是有一個相互掣肘的關系,只不過霍光把他們都給排擠或收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