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經濟的驚濤駭浪中,中日應同舟共濟

亞太說 2023-10-20 19:20:13

當前,全球經濟複蘇乏力,不確定性因素日益增加。在驚濤駭浪般的世界經濟形勢下,中日該如何務實合作,同舟共濟?第19屆北京-東京論壇經貿分論壇上,兩國嘉賓圍繞“防範世界經濟風險與中日合作”這一主題,展開了內容豐富而深入的討論。

疊加政治變局的全球經濟風險

當前世界經濟最大的風險之一就是居高不下的通脹率,聚焦背後深層原因,中日嘉賓開啓了上半場的討論。

中國銀行原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分析認爲:“通脹難以控制的根本原因在于全球化規則受到了破壞。全球化是以規則爲基礎的全球治理,以烏克蘭危機各方反應爲例,俄烏雙方以及雙方背後國家出台的制裁和反制裁措施達到了7千余項。全球貿易在逐漸變成價值觀貿易,這是對全球化最大的挑戰。亞太地區也難以幸免,一個明顯的體現就是,在本地區出現了《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CPTP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以及10月即將成立的印度-太平洋經濟框架(IPEF)三個經濟框架。”他提議道,“中日韓特別是中日兩國在過去40多年享受了全球化的紅利,所以我們更應該旗幟鮮明地反對以意識形態劃線的價值觀貿易。”

經貿分論壇會場

日本衆議院議員、原經濟産業副大臣牧原秀樹也同樣認爲全球化規則遭到了破壞。他表示:“最先打破世貿組織貿易規則的就是美國特朗普前總統,他拒絕任命上訴機構的法官,導致了紛爭解決機制失效,越來越多的國家違反規則。在維護世貿組織紛爭解決機制方面,日本希望和中國步調一致,共同推動國際貿易在公平公正的法律之下運行,甚至可以通過日中合作,來推動美國做出負責任的行動。”

烏克蘭危機、巴以局勢惡化,世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可能迎來了一個最不安定的時代,因此當下的全球經濟風險也不同于過往,疊加了更多的政治因素。面對成因更加複雜的經濟風險,中國和日本的國內經濟都承擔著更大的壓力,但與此同時兩國的經濟發展,對于亞洲乃至世界維持和平繁榮也變得愈發重要。

聚焦新能源、雙碳等領域的合作

下半場討論中,中日嘉賓聚焦兩國如何開展合作、構建互信,進行了坦誠直率的交流。

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提出:“今後亞洲一定會成爲全球的新經濟中心,中日兩國作爲全球第二、第三大經濟體,未來是走向互補還是相互競爭,關系到世界經濟的恢複。”他樂觀地說:“我對中日未來的經貿關系非常有自信。雖然上半年中日進出口貿易數據出現了同比下降,但我相信,這就像長跑時出現的假性疲勞一樣,只要堅持下去,就能走出現在的困境。這就要求我們突破以往固有的思維,更加具有創造性。”

財政部原副部長朱光耀對中國政府重視的下一輪經濟增長動力進行了補充介紹:“第一個動力是發展新能源,第二個動力是發展數字經濟。爲達到我們提出的3060目標,即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中國需要投資超過100萬億元以上。這對中國經濟是極大的推動,而且這個市場如果對全世界開放的話,也將是最大的市場。”

全國日本經濟學會副會長呂克儉從RCEP框架下的中日合作出發,也建議未來兩國應重點推動在第三方市場的氫能、低碳合作項目。

觀衆聚精會神聽會

日本企業代表紛紛圍繞中日可以開展務實合作的領域進行發言。

三菱UFJ銀行副行長兼執行董事板垣靖士期待道:“現在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60%從亞洲地區産生,脫碳是日中未來40年乃至更長時間的共同課題。同時亞洲情況又有別于歐美,所以亞洲的脫碳事業應以中日爲首進行合作,雙方應攜手創建更加適合亞洲的標准。”

日本松下公司自改革開放以來,始終深耕中國市場。松下控股株式會社副總裁兼執行董事本間哲朗分享了自己對中國市場的感受:“中國是一個極具活力變化迅速的大市場,存在很多機會。所以我們需要不斷關注市場的新增長領域,尋找新商機,不能安于現狀。新能源對于我們日本企業來講大有可爲。另外我們公司還非常關注養老産業,目前在中國30多個地方開展了養老住宅項目。”

中日嘉賓合影留念

此外,圍繞日方關心的暢通人員往來簽證問題,中方關注的日元彙率持續下跌、今後如何合理消化量化寬松等疑問,雙方相互進行了解答和討論。

文:王朝陽 圖片:陳建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