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蘑菇拔節生長卻帶來“幸福的煩惱”|威甯雪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見聞

天眼新聞 2024-05-07 10:10:25

5月6日一大早,威甯雪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門口,寬敞的路面兩側停車位上,各式各樣的汽車排起長隊。

“又有人買新車了,以後停車位怕是更難找了。”剛在道路末尾處找到車位的楊自吉笑著說,“現在廠裏買車的員工越來越多,下次就要起早點才能搶到車位了。”當他下車走向車間的時候,還有幾輛才到的車正在四處找停車位。

員工的私家車幾乎填滿停車位。(圖/林民)

2018年,楊自吉一家享受易地扶貧搬遷政策從海拉鎮新海村搬到威甯。剛結婚的小夫妻,老人也上了年紀,就業問題成難題。“在外面打工照顧不了家庭,也存不住錢。”楊自吉說。恰逢其時,當地政府部門向搬遷群衆宣傳雪榕招工,于是楊自吉帶著妻子顧豔會第一時間應聘上崗。“理由很簡單,安家在縣城,找個穩定的工作比四處打拼穩得多。”楊自吉說。

找到就業門路,夫妻倆幹勁十足。公司菌種研發部門因崗位特殊性,工作人員需要本科及以上生物類相關專業,顧豔會雖然只是高中學曆,但因其工作技能的突出,被破格選拔進菌種研發部門。楊自吉也因其和善的性格、吃苦耐勞的精神得到廣大同事一致好評,一步步從代理組長、組長到如今成爲一個班組管理近百人的班長。

“我們倆每月工資加起來有1萬多,能存不少錢。”楊自吉說,兩人的收入完全能支撐家庭開銷,家裏日子越過越紅火,還陸續購買了小轎車,並在城裏買了一套房。“最開始是走路上班,後來騎電動車,現在上下班都開車,空閑時間還能帶著老人孩子郊遊,日子越來越有奔頭。”說到這裏,楊自吉的臉上流露出幸福的笑容。

該公司已建成日産220噸金針菇項目。(圖/林民)

金針菇包裝車間現場。(圖/林民)

等待包裝的金針菇。(圖/林民)

金針菇品質優良。(圖/林民)

航拍威甯雪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圖/林民)

2015年12月,上海雪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九三學社中央社會服務部等部門的引進下入駐威甯,成立威甯雪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計劃投資25億元,在威甯建設日産1000噸(年産35萬噸)的食用菌現代産業園,打造全國最大的食用菌産業基地。

目前,該公司已分別建成日産100噸香菇、日産220噸金針菇(一、二期)和日産60噸杏鮑菇共三個項目,完成投資12億元,年産食用菌10萬噸以上,年産值5億元,吸納就業接近2000人,其中超過一半是脫貧戶。

“一朵朵小蘑菇,真正撐開了群衆致富傘。”公司外聯負責人何琪說,爲促進當地群衆就近就業,公司有針對性地放寬用工條件,並搭建平台去讓員工提升自身的技能,實現“進得來、留得住、能致富”的目標。

“原來一到農忙時節,就有員工請假回家做農活。經過幾年的發展,大家都成爲了具有一定技術水平的職業工人,計件拿工資,平均月工資在4000元以上,現在都安心在車間上班了。”何琪說。

工人正忙碌地包裝金針菇。(圖/林民)

威甯雪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鳥瞰。(圖/林民)

如今,威甯生産的食用菌不僅暢銷新疆、南甯、昆明、重慶等國內主流市場,還出口到泰國,越南、馬來西亞等地。同時,公司還計劃新建一個年産2億菌棒的食用菌基地,吸納1萬人就業。

“現在已經有600多名員工買了私家車,數量還在增加,原來停電動車的棚都只保留五分之一,都騰出空間來當停車位了。”面對“幸福的煩惱”,何琪笑著表示公司已經有計劃再擴大停車場面積,用于解決員工停車問題。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周陽 林民

編輯 曾書慧

二審 陳毓钊

三審 許邵庭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