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江蘇上市銀行發展報告

先利深水 2024-05-07 20:55:23

作者|深水財經社 何離

從2015年起,深水財經社和江蘇金融圈持續發布《江蘇資本市場發展報告》系列,對江蘇資本市場進行研究分析,展現江蘇資本市場發展成果,梳理發展特點,爲讀者提供參考。

從今天起,江蘇金融圈將圍繞年報披露數據,陸續發布《2023年江蘇A股上市公司年度報告》系列。

今天江蘇金融圈正式發布《2023江蘇上市銀行發展報告》,歡迎垂閱。

閱讀說明:除特殊說明外,本報告數據均爲2023年全年或截至2023年末,數據來源爲WIND資訊。

No.1規模指標

簡析

2023年江蘇上市銀行總資産規模仍然保持穩定增長,9家銀行資産增速均爲兩位,其中常熟銀行、蘇州銀行、江蘇銀行增速居前,但是總體來看規模增長有所放緩,有6家銀行的資産增速低于2022年。

簡析

2023年國內銀行經曆了一波大規模存款回流,主要是因爲非銀行投資理財渠道風險事件頻發,房地産市場低迷,銀行理財淨值化導致大量贖回,居民理財渠道較爲匮乏。

去年江蘇上市銀行存款增速普遍較高,常熟銀行、江蘇銀行、蘇州銀行存款余額同比增長超過15%。

在存款較爲豐盈的情況下,銀行有條件進行存款結構調整,部分銀行爲了壓降資金成本,適當控制存款規模。

簡析

從存款結構上看,去年個人儲蓄存款增長較爲顯著,主要是因爲理財産品淨值化導致贖回潮,以及非銀理財渠道受限。

去年江蘇上市銀行個人存款出現普遍高增,南京銀行增速甚至超過30%,江蘇銀行、蘇農銀行、蘇州銀行、常熟銀行、無錫銀行個人存款增速均超過20%。

簡析

但是去年公司存款增長明顯放緩,只有蘇州銀行去年公司存款余額增長超過20%,其他銀行均爲個位數增長,甚至有三家爲負增長。

簡析

去年江蘇上市銀行貸款投放能力總體仍然強勁,9家銀行均實現兩位數增長,對于實體經濟支持力度較大。

蘇州銀行去年貸款余額增速達到17.06%,南京銀行、常熟銀行增速分別爲16.19%和15%,信貸投放也能保證未來業績增長。

簡析

從貸款結構看,由于去年社會消費增速下滑,居民透支消費能力下降,個人零售和經營貸款增速大爲放緩,去年只有常熟銀行個人貸款增速爲兩位數,其他均爲個位數或負增長,這也是近年比較少見的。

不過個貸增速放緩也跟不同銀行的業務結構有關,有些銀行零售業務占比較高,有些銀行對公業務占比較高。比如常熟銀行去年個人貸款增長仍然高達13.85%,該行的零售業務在國內獨具特色,是零售轉型做得最好的農商行。

簡析

在零售業務增速放緩的同時,去年各家銀行對公貸款增長還是很明顯,9家銀行均維持兩位數增長,蘇州銀行、南京銀行、江蘇銀行增速居前,其他幾家農商行對公司貸款投放也十分強勁,顯示各家銀行均大家對于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

簡析

隨著減肥讓利政策導向及多次降息效應,銀行業利差和息差進入下行通道,去年江蘇9家上市銀行淨息差和淨利差全部下滑。

其中淨息差和淨利差最高的都是常熟銀行,分別達到2.86%和2.7%,主要是因爲該行零售業務占比較高,批發業務占比很少,而零售業務的定價利率會高于對公貸款。

No.2收入指標

簡析

信貸需求偏弱、淨息差持續收窄,嚴重制約了銀行的營收能力。所以去年江蘇9家上市銀行營收增速除常熟銀行以外,全部爲個位數增長,部分銀行出現負增長,並且增速要顯著低于2022年。這個是國內銀行業的普遍現象,需要及時調整業務結構,拓展收入來源。

簡析

得益于往年的存量業務的增長,目前銀行業的盈利能力仍然能夠保持,但增速仍然普遍低于2022年水平。

去年江蘇5家上市銀行淨利潤增速達到兩位數,其余均爲個位數增長。增速最高的是常熟銀行、蘇州銀行、江陰銀行、蘇農銀行。

營收增速如果持續下滑的情況,淨利潤未來肯定也會極大受限,所以拓展收入來源,降低存款成本是保證盈利增長的主要途徑。

簡析

在收入結構上,去年銀行的老本行——利息收入增長受限,這與營收增速基本一致。

去年利息淨收入增長最高的是常熟銀行,達到11.69%,其余均爲個位數或負增長,如果息差進一步壓縮的話,今年銀行業的利息收入負增長很可能進一步加劇。

簡析

利息不夠,非息來湊。去年各家銀行均加大了非息收入拓展力度,從上表可以看出大部分銀行非息收入占比均有所提高,如南京銀行、蘇農銀行、無錫銀行、常熟銀行的非息收入占比均連續兩年提升,有效補充了收入來源。

簡析

但是對于中小銀行來說,雖然一直有拓展中間業務收入的願望,卻是很難實現,主要是因爲中小銀行獲客成本較高,銀行服務難以收費,代銷産品傭金也難以提升。

所以江蘇上市銀行的中間業務收入波動較大,經常是窮一年富一年,總體來說難以形成持續穩定的增長。

簡析

投資收益是去年各家銀行非息收入的主要來源,各家銀行去年加大了債券等産品投資力度,得益于近年的債券牛市,資本利得收益頗豐。去年多數江蘇上市銀行投資收益均大幅增長,推測今年多數銀行仍然會加大投資力度。

簡析

江蘇上市銀行普遍經營業績優異,淨資産收益率也普遍較高,雖然去年有所下滑,但是大部分銀行ROE都在10%以上,具有較高的投資價值。

No.3風險指標

簡析

去年江蘇上市銀行普遍資産質量較爲優異,不良貸款率均處于較低水平,大部分在1%以下,常熟銀行、無錫銀行、蘇州銀行、江蘇銀行、蘇農銀行、江陰銀行、紫金銀行都是連續兩年下降,經營質量較高。

簡析

江蘇上市銀行均擁有較厚實的安全墊,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都非常高,常熟銀行、蘇州銀行、無錫銀行撥備率都超過500%,主要得益于往年的積累,高撥備既可以提升風險覆蓋能力,也能爲以後釋放利潤空間。

簡析

2023年江蘇上市銀行資本充足率普遍較高,全部在11%以上,一級核心資本充足率全部在9%以上,遠遠高于監管要求,且去年大部分銀行充足率還有所提升,短時期內看資本補充壓力不大。

No.4分紅能力

簡析

江蘇上市銀行擁有較強的分紅能力,根據目前9家銀行發布的分紅預案看,絕大部分銀行現金分紅金額都比2022年有所提高。

2023年度分紅金額最高的是江蘇銀行、南京銀行、蘇州銀行。分紅比例最高的是蘇州銀行,達到31.08%,南京銀行、江蘇銀行連續三年分紅率都是30%,而農商行分紅率要低于城商行,主要是因爲對于農商行的監管導向,控制分紅有助于補充資本和撥備,提高抗風險能力。

No.5人力績效

簡析

受到經營環境影響,銀行業也普遍開始降本增效,當然也有金融科技和人工智能的運用,銀行業對于人力數量的需求不再那麽強烈。

去年江蘇上市銀行員工數量總體還是增長的,但是增加數量較往年相比大幅下降。

去年江蘇銀行新增員工數量達到2007人,南京銀行、常熟銀行、蘇州銀行也有數百人的增加。其他幾家農商行員工數量增長不多,江陰銀行員工總數還有所減少。

簡析

人均創收衡量銀行的經營效率,去年人均創收最高的是仍然江蘇銀行、南京銀行、無錫銀行,但是由于收入端收窄,人均創收仍然有所下降。但是不同類型銀行的經營模式、商業環境不同,人均創收能力是不同的,有些是做批發業務較多,單筆業務規模較大。有些農商行則都是以農戶小微或個人業務爲主,人均創收自然會低一些。

簡析

去年除江蘇銀行、南京銀行外,其余7家江蘇上市銀行人均薪酬均有所增長,但是江蘇銀行和南京銀行仍然是人均薪酬最高的江蘇上市銀行,無錫銀行、蘇州銀行、蘇農銀行緊隨其後,常熟銀行人均薪酬最低。這與各家銀行的業務模式有關,不能單純以人均薪酬來衡量收入水平。

(全球市值研究機構深水財經社獨家發布,轉載引用請注明出處)

0 阅读:0

先利深水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