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要走完中國5年的路?印度載人航天,上的到底是天還是西天?

孤煙暮蟬 2024-03-01 10:44:40

繼蘇美中三個航天大國之後,載人航天的風水盤如今看來似乎終于要輪到印度了。據印度媒體報道,當地時間2月27日,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在該國喀拉拉邦首府特裏凡得琅舉行的一場公開活動上,正式向外界介紹參與印度載人航天工程“加岡揚”(Gaganyaan)項目的4名印度候選航天員。

按計劃,IRSO明年將用印度國産的LVM-3運載火箭把4名候選航天員中的3人送上距離地表大約400公裏的太空軌道,完了這3人會在上面待上3天左右,最後乘坐印度自主研發的載人飛船返回地球。降落地點預計是在印度周邊海域,到時候估計印度海軍還得派人派船過去打撈。

雖然航天不是我平時會經常關注的話題,更談不上有多了解,但即便如此,我也還是依稀記得,截至今年2月,印度似乎還沒有搞過載人航天之前的無人發射任務吧?于是我去網上查了一下,果不其然,按照維基英文上的介紹,印度載人航天工程的無人發射任務預計要在今年才會陸續展開。這項前置工作一共分三步走,也就是要打3發LVM3型運載火箭,它們分別對應的是“加岡揚-1”到“加岡揚-3”號任務。所有這3次無人發射任務都要集中在今年之內完成,然後才是明年動真格的“加岡揚-4”。

一年之內先後進行3次無人發射任務,完了第二年就要把人送上天,依照我那淺薄的航天知識儲備,在我的印象中,這麽激進的玩法在過去幾十年來應該是還沒有過的。上一個敢這麽不要命的,還得追溯到冷戰進入到白熱化階段的美蘇,那會兒的華盛頓和莫斯科爲了在尖端科技上壓過對方一頭,那是真敢拿航天員的命來賭載人航天任務的成功率的。但是你印度畢竟不是人家美蘇啊,現在也不是冷戰,印度也沒有航天爭霸的政治包袱,犯得著第一次上天就賭這麽大嗎?怎麽著?總不至于說真就莫迪端著手槍站在背後監工呢吧?

對咱們國家的載人航天工程有所了解的同志和朋友應該都知道,我們的載人航天工程是中央在1992年9月21日這一天批的,因此也被稱之爲“921工程”。在921工程正式立項7年之後,也就是1999年11月20日,我們才在酒泉用長征2F運載火箭試射了神舟一號載人飛船,然後是2001年1月10日發射的神舟二號,然後是2002年3月25日發射的神舟三號,再然後是2002年12月30日發射的神舟四號,最後才是見真章的2003年10月15日發射的神舟五號。

換句話來說,楊利偉當初之所以能順利上天,平安回來,前面光是無人發射任務就鋪墊了4次,前前後後曆時5年。要是從1992年921項目立項那時算起,我們到載人航天這一步已經是足足走了11年了。這個任務進度對于美蘇那樣的航天超級大國來說或許不算什麽,但是考慮到我們的921工程幾乎是白手起家,任務經費又是那樣的有限,而且又是第一個敢于挑戰載人航天的發展中國家,所以我覺得我們的動作已經算是很麻利的了,受限于當年的技術實力,我覺得恐怕也很難再快了,再快搞不好就要出事了。

而反觀如今印度的“加岡揚”載人航天工程呢?雖然它的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2009年(印度政府在這一年批准了ISRO的載人航天計劃,但是並未給其撥款,有沒有正式立項),但正兒八經地立項上馬卻是2018年的事。莫迪政府在這一年的8月正式給“加岡揚”工程批了1000億盧比,也就是約合人民幣85億元的項目資金。

“加岡揚”工程原計劃是要在2022年8月15日之前將2到3名印度航天員送上太空大約一周的。之所以要踩著這麽個時間節點,是因爲這一天是印度的獨立75周年紀念日,莫迪要搞個大新聞來彰顯一下他的政績。

從2018年到2022年,這中間雖然也只有短短的4、5年時間,但是把流程控制得緊湊點最後應該還是有譜的。然而好死不死,2020年,新冠暴發,ISRO上下被疫情打了個措手不及,任務骨幹都被新冠肺炎給放倒了好些個,“加岡揚”項目也因此陷入了全面停擺的尴尬境地,2022年8月15日之前的任務節點被徹底打亂,印度載人航天工程被迫往後推遲。先是推遲到了2023年了,然後是2024年,再然後才是如今的2025年。

之前的任務進度被拖沓了這麽多,ISRO要想攆上自己當初立的flag那就只能大幹快上了。于是乎,這才有了我們如今所看到的“第一年連打三艘無人飛船,第二年直接送人上天”的印度式大躍進。印度這麽幹就相當于要花1年時間走完我們當初從神舟一號到神舟五號5年的長征路。成了就是送人上天,創造神話;不成就是送人上西天,制造笑話。

雖然國內很多吃瓜群衆和拱火樂子人對于印度載人航天工程的這個時間節點並不看好,但是考慮到印度之前畢竟也頂著巨大的壓力把他們的探測器成功送上月球了,要說刷子那肯定還是有兩把的,所以這一次他們的載人航天工程我覺得也不好說。印度就是這樣一個總能給你帶來驚喜(驚嚇)的國家,萬一三億神祇保佑最後真趕在時間節點之前把人送上去了呢?那也不好說,對吧?

平心而論,對于印度把他們的首艘載人航天飛船的發射時間定在2025年而不是2024年,我多多少少還是有點意外的。因爲今年是印度的大選年,要是按照以往的慣例,印度的執政者怎麽著都要趕在選戰正式開打之前把航天員給送上去的,因爲你需要政績來增加自己在選民心目中的分量,好壓倒政敵繼續坐莊嘛。

出于政治目的,莫迪本可以把“加岡揚”項目的任務進度撥快一年的,但是他最後並沒有這麽做。他還是選擇了尊重印度航天專家們的提議,把時間定在2025年,也就是印度大選之後的第二年才把“加岡揚”給打上去。除了對印度現階段航天科技實力的顧忌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我想應該就是莫迪對于今年的印度大選已經不那麽在乎了,人民黨梅開三度是大概率事件。印度現在俨然已經形成了人民黨一家獨大的政治氣候,莫迪的權柄已經抓得很牢固了,不需要再冒險在載人航天工程上賭一把了。這對莫迪和人民黨來說其實是一種進步,而對印度航天而言也算是一種幸運。

航天的本質是政治。在馬斯克的SpaceX這類私營航空公司崛起之前,從美蘇到我們,所有國家的航天項目說到底都是政治任務。送什麽人上去?送多少人上去?在什麽時候上去?在不違背科學發展客觀定律的大前提下,所有這些指標都是要圍繞政治訴求展開的,印度航天當然也擺脫不了這個定律。

印媒《印度教徒報》在2月28日刊載的一篇評論文章裏頭就直接把這層窗戶紙給捅破了,“雖然‘加岡揚’項目並非完全出于政治動機,但要是覺得如此規模的重大工程可以完全擺脫政治的束縛,那這種想法也未免太天真了。”

這種政治上的束縛未必會直接體現在“加岡揚”項目上,但它的確是在一種就連我們中國的吃瓜群衆都能明顯感受的方式真實存在的。就在ISRO正式對外介紹4名印度航天員的消息傳出來之後不久,印度泰米爾納德邦就鬧出一樁烏龍笑話。爲表對ISRO將印度第二個航天發射場的選址定在泰米爾納德邦一事的喜悅之情,該邦的執政黨德拉維達進步聯盟(DMK)在當地報紙上發了張宣傳海報以示慶賀。

結果恰恰正是這張宣傳海報,在印度的輿論場上給DMK惹了一身騷。因爲就在這張海報的中間位置,莫迪和泰米爾納德邦首席部長斯大林之間的那枚運載火箭上,鮮豔的五星紅旗圖樣清晰可見。再往斯大林的左邊瞅瞅,就連我這種對航天只懂皮毛的市井大媽也看出來了,這不就是我們中國航天的當紅炸子雞長征5號運載火箭嗎?好家夥,你們泰米爾納德邦這波屬于是拍大象屁股拍到大象腚溝上來了,有你這麽給自家的航天功績歌功頌德的嗎?

消息一出,莫迪那邊也坐不住了。2月28日,他在泰米爾納德邦舉行的一場政治集會上對DMK直接開怼:“DMK就是一個無所建樹卻想著貪天之功的政黨,他們踩線了,他們居然在我們的火箭上貼上了中國的標簽。他們甚至都不願意直視我們在航天領域取得的成就,他們連一面印度國旗都不肯貼上去。這不是在向全世界宣傳我們,這是在向全世界羞辱我們。是時候了,是時候該對DMK予以懲罰了。”

面對莫迪的這一通炮轟,DMK發言人拉文德蘭(Ravindran)倒是表現得雲淡風輕。他表示:“人民黨就是喜歡小題大做,揪著些無關緊要的細節大做政治文章。我們的廣告這麽做就是想告訴公衆,我們印度的技術已經可以和中國這樣的航天發達國家相媲美了。印度也是航天大國了,我們用不著再對中國羨慕嫉妒恨了。”

好嘛,明明就是負責PS的臨時工活幹得太粗糙鬧出來的幺蛾子,到了你們人民黨和DMK這兒,生生就給拉扯成了黨同伐異的羅生門。通過這個小插曲我們就能看出,“航天也是政治的延伸”這句話就是當下貼在印度航天工程身上的一個鮮明標簽,人民黨不光是在用印度航天在國際上和我們進行政治角力,同時也是在用它們在國內和印度的其他地頭蛇勢力進行政治角力。

莫迪政府肯把印度載人航天飛船的發射時間定在2025年而非2024年,是因爲他們自信現在能在國內的政治角力中壓制住其他政敵了,所以他們在載人航天這塊才能表現得相對理智一些。但是很顯然,和我們的一比,印度航天在國際上還差得老遠,爲了盡快追趕我們的步伐,印度在更爲宏偉遠大的空間站建設還有載人登月等航天項目上就不那麽淡定了。

去年10月中旬,莫迪曾在新德裏主持的一次高級會議中宣布了印度航天的中遠期目標:2035年前後建成空間站,2040年左右實現載人登月。這個具有印度特色的“航天三步走”計劃比我們的921工程要誇張得多,這種印度式“放衛星”才是我們熟悉的味道。我們沒把印度當蘇聯,但是印度是真把我們當美國在追趕的。

不理智是印度航天在面對我們時的常態,理智反倒成了一種偶然。我不知道明年“加岡揚”飛船是否能准時把印度航天員送上天,也不知道他們屆時上的到底是天還是西天。但我有一種預感,如果印度繼續抱著這種扭曲的心態,將我們視作印度航天的假想敵,把我們當成印度政治內鬥的工具,那麽印度遲早會有那麽一撥人是要被他們的大火箭給送上西天的。要麽是在空間站上,要麽是在月球上,要麽就是原地升天。

0 阅读:16

孤煙暮蟬

簡介:觀察世界,大國崛起之際;反省自身,小國博弈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