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橋聯“遺”,開啓一場廊橋限定的沉浸式非遺文化體驗!

微光看社會 2024-05-01 11:36:42

今年春天,深圳的“頂流”,絕對是“華流”。

從春節在濱海廊橋舉辦的“立體花市”,到西鄉的三月三北帝廟會活動,吃盆菜、看英歌舞、賞粵劇……寶安扛起了深圳“傳統文化”的大旗,正中年輕人的下懷。

五一即將到來,有求必應的寶安,又爲大家准備好了一場新的非遺文化的盛宴。

作爲全國首條連接了城海的廊橋,寶安的濱海廊橋提供了一種觀察城市的新的視角:從橋看。

從橋看,不僅能看出景觀,還能看出文化。在城海相連的濱海廊橋上,這座具有三重空間的“線性花園”,即將換上非遺文化的新裝。行走在橋面上,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交相輝映,文化舞台與城市空間相互交融。

從2024年5月1日開始,一場別開生面的古今邂逅,將在寶安區的濱海廊橋絢麗啓幕:“廊橋聯‘遺’——寶安與對口協作城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交流展”。

集合了近百個非遺展品的“非遺長廊”,不僅會隨機刷新來自寶安和對口協作城市的非遺演出,還會有遠道而來的非遺珍貴實物展品、非遺市集等各種驚喜,等著你來解鎖。

這是一場前所未有的“非遺之旅”:來自不同地區不同曆史的非遺技藝,在一條橋上碰撞。

每一件展品都承載著匠人的智慧與情感,等待這場跨越時空的對話。

之所以選擇濱海廊橋作爲舉辦地,相當一部分原因在于,看中了它所代表的意義——聯接。

這份聯接,不僅指濱海廊橋物理意義上聯接了城海,聯接了都市與生活,更在于它是一座與對口協作城市攜手並進,搭起文化遺産交流的橋梁。

寶安的7個對口協作城市,同樣被橋所聯接,參與到這次非遺盛宴之中。

粵式酥點制作技藝-深圳市寶安區-市級非遺

本次交流展上,寶安以1700年的曆史文化底蘊爲依托,呈獻本地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産。

而7個對口協作城市,同樣多才多藝,各具當家的非遺。

蜈蚣舞-汕頭市澄海區-國家級非遺

來自汕頭市澄海區的舞蹈、潮南區的燈謎;河源市龍川縣的傳統雜技,深汕特別合作區赤石鎮的特色舞蹈。

貢川紗紙制作技藝-河池市大化瑤族自治縣-自治區級非遺

還有來自河池市大化瑤族自治縣、都安瑤族自治縣、環江毛南族自治縣的瑤族與毛南族瑰寶,共同彙聚成這場精心的文化盛宴。

每一件展品,都是一份來自曆史的“家書”。記憶的鮮活載體,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的情感和智慧,都在其中。

展覽長期持續,五一期間還有更熱鬧的演出和市集。

踏上旅途,在碧海藍天間,發現這精心策劃的近百件平面作品,每一幅作品都串聯著一個跨越時空的非遺,爲漫行廊橋提供源源不斷的新鮮體驗。

在廊橋的下沉平台,還有實物非遺展品,等待著你一起沉浸曆史的涓流。

非遺展品介紹

深圳市 寶安區

锔瓷:流傳千年的區級非遺

锔瓷技藝起源于一千多年前,是以金屬修補破損瓷器的工藝。北宋時期已見于《清明上河圖》中描畫。傳統技藝包括上锔釘和包口兩大主要內容,屬街頭修補的民間技藝。

本次將展出锔瓷實物展品。

汕頭市 潮南區

嵌瓷:國家級傳統民間技藝

大寮鄉的嵌瓷工藝以其豐富的色彩、生動的形象和精妙的技藝著稱,不僅能長久保持鮮豔不褪色,還被賦予了“永遠亮麗的藝術”之美譽。

本次展覽將有一批精美的嵌瓷擺盤,作爲實物展品出現在廊橋之中。

河池市 環江毛南族自治縣

毛南族花竹帽:國家級編織技藝

花竹帽在毛南語中叫做“頂卡花”,是以毛南族地區本地特産的金竹和墨竹爲材料,經過多道工序精心編織而成。

花竹帽被視爲愛情與幸福的象征,也是毛南族饋贈嘉賓的珍貴禮物。

花竹帽的實物展品,將加入本次展覽的隊列,體現毛南族對于美的追求。

活動地圖

現場表演介紹

在廊橋上,在3個點位精心安排的非遺現場表演,是解鎖這份多元的非遺體驗的另一種方式。

從悠揚的民樂演奏到靈動的傳統舞蹈,闖進一場場近距離、沉浸式的文化現場,感受“華流”的生命力,在城市的橋梁中奔流。

深圳市 寶安區

萬豐粵劇:六百年潘氏傳承的粵劇瑰寶

故事的源頭,來自寶安沙井的萬豐村對粵曲純粹的熱愛。這份熱愛在潘氏族人中延續了六百年,也讓萬豐村成爲了“廣東省民間藝術(粵劇)之鄉”。

提線木偶戲:寶安區級非遺

提線木偶戲(黃派),作爲深圳市寶安區第六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的璀璨明珠,“以偶寓人,人偶合一”的理念,讓冰冷的木偶在藝人精湛的操控下,演繹出活靈活現的人生百態。

汕頭市 澄海區

鐵枝木偶戲:“竹窗紙影”的潮汕非遺

澄海鐵枝木偶戲,一項深深植根于潮汕文化的傳統藝術形式。

從皮影戲到鐵枝木偶戲的轉變,不僅保留了潮劇的精髓,如采用潮劇戲目和潮調曲目,同時也通過木偶的實體化,增添了表演的立體感和生動性。

河源市 龍川縣

龍川雜技:廣東省獨一無二的雜技瑰寶

譽爲“古邑奇葩”的龍川雜技,不僅是時間淬煉的技藝結晶,更是嶺南文化中一抹鮮活亮色。

其卓越的藝術造詣,不僅體現在榮獲廣東省“魯迅文藝獎”及“雜技發展創新獎”的輝煌成就上,更在2018年被正式列入省級第七批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名錄。

河池市 都安瑤族自治縣

壯族打扁擔:廣西國家級傳統舞蹈

在都安,每逢春節,曬谷場上,街頭巷尾,到處都可以聽到扁擔的敲擊聲,作爲國家級的傳統舞蹈,壯族打扁擔舞深受壯族人民喜愛,震撼山谷,激蕩人心。

現場演出安排 根據當天天氣情況調整

非遺市集

活動時間:5.1-5.5 15:00—21:00

活動地點:E地塊下沉廣場

一場熱鬧的非遺聚會,怎麽少得了一個齊聚五湖四海的非遺集市。

讓非遺不僅停留在紙面,更是走進百家生活,擁抱人間煙火氣。在廊橋即將舉辦的非遺集市上,你所喜愛的傳統文化,不僅可享,更可收藏。

非遺保護的核心,是通過溝通的橋梁保護「人」。

不僅僅是通過文本的記錄,而是親自去參與體驗,讓文化在人之間活起來,在生活之中呈現美感。

這就是寶安在做的努力:通過搭建聯“遺”的廊橋,將非遺文化,留在深圳的公衆文化記憶中。

///

活動主題

廊橋聯“遺”——寶安與對口協作城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交流展

活動時間

展覽:5月1日起

表演和市集:5.1—5.5日

活動地點

-地址-

濱海廊橋

-交通路線-

濱海廊橋起點:地鐵11號線 —— 寶安地鐵站

本文由深圳微時光原創發布

轉載需授權,歡迎轉發至朋友圈

0 阅读:0

微光看社會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