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訪蘇,斯大林想做客中國代表團住處,毛主席當面強硬拒絕

今人說古 2024-04-19 23:49:45

毛主席從來都不是一個簡單的人,若將其臉譜化看待,那絕對是大錯特錯。他對中國人民的面孔和態度,和他在外國領袖面前是不一樣的,尤其是對老大哥蘇聯。

解放戰爭中後期,毛主席有意走一趟蘇聯,但在斯大林“國內戰爭未結束”的理由勸說下,未能成行。眼見勝利的天平逐漸倒向我方,局勢愈發明朗起來,斯大林專門派出蘇共重要人物,代他出使,了解我方,拉攏我方。

1949年1月底,斯大林特使米高揚,秘密飛至石家莊,後乘車轉到西柏坡。

雙方見面後,米高揚轉達了斯大林等蘇共高層的問候,並祝願我們盡快取得勝利。米高揚單獨給毛主席送上了一份禮物:斯大林挑選贈送的一塊毛料。

米高揚在西柏坡待了一個星期,毛主席也跟他滔滔不絕地談了一個星期,講了關于我們的很多事情。

當談到青年問題時,毛主席著重介紹了我們的青年政策:建立青年團、民聯、學聯。對此米高揚很是不理解,說這樣弄太麻煩了、太分散了,容易鬧矛盾。

米高揚的幹涉,讓毛主席很是不滿,在帶著怒意的語氣下進行了解釋:中國青年有很多,青年類型也很多,他們的數量比歐洲某些國家的總人口還多,怎麽合適把他們放一個團裏?

來之前和來之後,蘇共方面和米高揚都宣稱:只帶耳朵來,沒帶嘴巴。經此一事,米高揚再沒插話。

毛主席清楚地知道,米高揚是深受斯大林信任和看重的,也知道米高揚肯定會將自己的怒火,原原本本傳回蘇聯國內,但毛主席還是選擇這樣做了。因爲這可以表明新中國和毛主席本人的態度,並且這是一種重要且直接的方式。

毛主席費盡口舌與米高揚進行的講解,是有遠見的,這讓蘇聯和斯大林,充分了解這塊土地上的新政權和新態度。正因爲有這些鋪墊,在新中國宣布成立的第一時間:宣告的兩個小時後,蘇方就向全世界宣布,承認新中國。

1949年底,新中國成立不到三個月後,毛主席率領代表團乘火車訪蘇。

此次訪蘇,雖說沒有完全達到預期,但還是取得了相當大的成果。不過,令人産生疑慮,或是說存在不解的是:斯大林與毛主席相處得並不愉快。這是通過訪蘇翻譯師哲的講述,得出的一項結論。

國與國之間,存在情誼,但更多的是利益。毛主席訪蘇,除拿回蔣介石“送出”的部分國家利益,獲得一定的發展幫助外,還有就是讓蘇聯知道:毛主席建立的新中國,跟蔣介石的舊中國是截然不同的!

這些種種,都需要通過一定的技巧和辦法來完成,畢竟蘇聯不可能輕易吐出,那些已經吃到肚子裏,快要被消化的肉。

新中國百廢待興,本該在國內忙得腳不著地的毛主席,竟然在莫斯科“浪費”了一個月時間:談判陷入僵局,始終無法取得實質性進展。國內有不少首長來電,建議毛主席回國:既然無法重簽新條約,那就回來再做打算。

毛主席很清楚,若是自己就這樣回國了,那舊條約肯定不好廢除,新條約無法再重簽。于是毛主席想方設法,抓住各種機會,向斯大林表達自己的不滿和強硬態度。

一次他們同坐一輛車的後排,氣氛尴尬沉悶,沒人說話。作爲翻譯的師哲爲打破這一局面,自主跟斯大林講話,問他還去不去我們代表團住處做客。斯大林表示自己沒放棄這個想法,還有這一願望。

毛主席聽到斯大林叽裏咕噜的話,就問師哲,你跟他講什麽。師哲一五一十地跟毛主席講。毛主席聽後有些氣憤,激動地說道:“不要請他到我們那做客,把話收回來,不請他了。”斯大林聽不懂,但大概猜到是在講什麽事,就問師哲,毛主席在講什麽。

師哲只是簡單模糊地回答了一句:“是我們之間的話。”之後,氣氛又變回之前,無人說話。

斯大林是個高傲的人。他首次接見毛主席,毛主席同他講述自己因蘇聯遭遇的一些不公待遇。毛主席沒講完,斯大林就粗暴地打斷了,說:“勝利者是不受審判的,不能譴責勝利者,這是一般的公理。”

但到後來,毛主席通過種種方式,讓斯大林低下了高傲的頭顱,認錯、讓步、服軟。斯大林的種種“示好”,不過是想用這些虛的東西蒙蔽我們,迫使我們無法奪回一些原本屬于我們的國家利益。

2 阅读: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