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要報複以色列?美國或被“拖下水”,白宮喊話伊朗:別打美軍

志宏教授 2024-04-14 20:32:20

山雨欲來風滿樓。中東局勢動蕩不斷之下,新一輪混亂風暴或許正在到來,眼下,或許就是暴風雨來臨前的甯靜。

隨著以色列空襲伊朗駐敘利亞使館一事持續發酵,伊朗誓言展開報複,伊以之間的火藥味也愈發濃郁了。

目前,爲了應對伊朗可能發起的報複,以色列做出包括從加沙撤軍、臨時關閉28個駐外使館以及取消所有作戰部隊休假等一系列措施,俨然一副准備與伊朗“背水一戰”的姿態。

然而,伊朗與以色列之間的火藥味越是濃郁,外界對于“美國是否會卷入其中”的猜測也愈發強烈了。

8日,伊朗外長阿蔔杜拉希揚在敘利亞首都表示,以色列空襲伊朗駐敘使館時使用的是“美國戰機和導彈”,並且美國並未譴責以色列這一襲擊行爲,這表明美國“有意爲以色列開綠燈”,美國也應爲以色列空襲伊朗使館一事“承擔責任”。

同樣在8日,白宮安全委員會發言人柯比表示,美國認爲伊朗公開威脅要對以色列采取行動的情況,已經是在公開釋放“主動威脅”,拜登在與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通話時也表示,以色列政府可以依靠美國的支持來滿足任何自衛需求,包括應對伊朗的直接威脅。

白宮還表示,美方已明確告訴伊朗,不得攻擊美國在中東的目標,包括美軍和美國外交官及其家人,並強調美國將采取適當的武力措施,保障美國在中東的人員安全與利益。

此外,美國務院發言人米勒也表示,伊朗通過阿曼向美國傳遞——“如果美國確保加沙實現停火,伊朗就不會報複以色列”的消息不是真的。

很顯然,美國這一系列回應信息量十足,至少3個觀察點。

1,美國究竟會不會出兵介入伊以矛盾、幫助以色列?

從白宮目前的回應來看,美國顯然沒有這樣的計劃,但會在中東采取“適當的武力措施”確保美國在中東的軍隊、外交人員安全,而這些適當措施中,是否包括“美國向中東增兵”,目前還不確定。

2,美國雖然沒有明確表示會不會幫以色列,但卻支持以色列在“伊朗可能發起的軍事行動”中進行自衛,期間包括使用美國的武器裝備或情報等支持。

言下之意,美國不會直接站在“與伊朗對抗”的對立面,但以色列可以借助美國的支持,與伊朗進行對抗。

3,在美國的回應中,曾多次提到“伊朗發出公開威脅”,這既是在向伊朗施壓,其實也是在爲以色列與伊朗展開更大的對抗“開綠燈”。

畢竟,一旦美國給伊朗的所謂“公開威脅”定調,相當于給了以色列很大的自主權。

屆時,以色列會做的,將不僅僅是“等待或應對伊朗的報複”,而是主動出擊、先下手爲強,對伊朗發動攻勢。

可見,對于當前緊張局勢而言,美國的一系列回應和表態是具有“拱火”意味的。至于美國公開喊話伊朗——不得打擊美軍及美國目標,實際也有警惕和擔憂的意味,畢竟伊朗已經發聲稱“美國負有責任”,若美國目標遭到襲擊,美國該如何是好?若與伊朗硬剛,很可能令美國卷入新的沖突,屆時,正准備參加美國大選的拜登,或將遭到民衆的強烈抨擊與抗議。

對此,怎麽看?

第1,伊以局勢持續惡化,美國顯然也有點擔心了。

一方面,美國希望通過以色列向伊朗施壓,攪亂中東局勢,尤其是破壞中東的“和解進程”。

其中,去年伊朗與沙特“世紀大和解”後,敘利亞得以重返阿盟。胡塞武裝與沙特的關系也有所緩和,這對一向熱衷于從中東混亂中攫取利益的美國而言,顯然是不願看到的。

如今,美國找到機會針對伊朗,很可能迫使沙特、阿聯酋等國做出“選邊站”之舉,從而破壞中東的和解進程。

另一方面,美國希望從中東亂局中獲益,但卻不願卷入戰火,從以往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的先例來看,美國最後也遭到了巨大損失和打擊,若再來一次,美國很可能吃不消。

尤其是,美國如今內部通脹、經濟危機日益嚴峻,而實力強勁的伊朗也不是當初的伊拉克和阿富汗,美國並不見得能隨意拿捏。

別忘了,前不久,伊朗還高調亮出了高超音速導彈,而美國至今一款高超音速導彈都沒有。

更別忘了,伊朗不斷推進的核進程中,誰也不知道走到哪一步了,是否距離“擁核”僅一步之遙。

因此,美國如今並不願意冒險與伊朗直接對抗,借以色列之手針對伊朗或是美國的主要策略。

第2,以色列也不是好糊弄的。

相比巴以沖突中,以色列面對的哈馬斯、黎巴嫩真主黨等勢力,伊朗的實力顯然更加強大,以色列不會獨自承受伊朗的怒火。對以色列最有利的,或許就是將美國“拉下水”,從而分攤以色列的壓力。

因此,如果伊朗真展開了報複行動,而美國在中東的部隊、外交人員很可能會遭到“神秘襲擊”,繼而以色列跳出來說是“伊朗所爲”,到時候“騎虎難下”的就該是美國了。

可見,當前中東局勢正處于關鍵節點,牽一發而動全身,誰也不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麽。

不論如何,還是呼籲各方保持理智與克制吧,沖突除了帶來苦難與動蕩之外,不會有任何好處。

2 阅读:76

志宏教授

簡介:太原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