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寫了《文史通義》?

華輿 2024-05-16 11:10:16

清代初年,浙東史學學派由黃宗羲所開創,該派倡導經世致用之學、注重史學研究,曆經百余年的發展,在清中期出現一位頗具代表性的人物——章學誠。章學誠(1738年—1801年),浙江會稽人,清代史學家、史學理論家、方志學家、目錄學家,他的《文史通義》在繼承浙東史學學派優良傳統的基礎之上,倡六經皆史,力主史意(史義),創立了更爲完善的史學理論體系,將中國古代史學理論推向高峰。

史學的源流

在《文史通義》開卷,章學誠即論述史學的源流:“六經皆史也”。章學誠認爲,《詩》《書》《禮》《樂》《易》《春秋》六部典籍並不僅是“聖人立言以垂教之經”,而都應視爲史學著作。曆史上,經史有別的爭論早已有之。北宋蘇洵認爲,經史自古泾渭分明,“經文簡約,以道法勝;史文詳盡,以事辭勝”。到了明代,潘府、王陽明、王世貞、李贽則認爲經史無異,已有“五經皆史”的論述。清中期,章學誠再度提出這一史學研究命題,並進行系統理論研究。在“浙東學術”部分,章學誠闡釋:“三代學術,知有史而不知有經,切人事也;後人貴經術,以其即三代之史耳;近儒談經,似于人事之外別有所謂義理矣。”孔子倡言“見諸行事”,言天人性命必究于史,史學所以經世,是史學的根本所在,不了解這一點,就無法談論史學。“六經皆史”命題之所以提出,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六經屬政典,記錄了中華上古的典章制度,因此史是先于經而存在的。“先王政典”須與“時王制度”有機統一,才能完整理解“六經皆史”的含義。比如《易》以天道切于人事,它因時而制,在致用中不斷完善,並不是因循不變,而“變”則是萬古恒常的。章學誠由《易》推論《詩》《書》《禮》《樂》《春秋》,甚至凡涉著作之林“無一非史”。

提出“六經皆史”顯示出章學誠泛史學的傾向,但其核心目的還是擴大、深化對曆史真相的認知,將史學的源流上溯至六經之前,擴大了古史研究的範疇。同時,“六經皆史”提出學術“切人事”的致用之效,在乾嘉時期有著針砭時弊的意義。針對當時“舍今求古”的漢學與“空談性天”的宋學兩個極端導致的僵化學風,章學誠在《文史通義》中表現出深刻的“經世致用”理念。

史學的範疇

史學發展到今天,通常認爲“史料”是研究或討論曆史時的根據材料,而“史著”則是在史料的基礎上闡發“會通因仍之道”,尋求其“變通張弛之故”。章學誠《文史通義》對“史著”與“史料”進行了明確的區分:史書根據其內容,可分爲“著述”“纂輯”兩類。著述是史家獨斷之學,即史著;“纂輯”是文獻資料彙編,也就是史料。

基于這種認識,章學誠推崇“文省于紀傳,事豁于編年”紀事本末體,認爲其“決斷去取,體圓用神”,兼有司馬遷的《史記》這種紀傳史和司馬光的《資治通鑒》這種編年史的優點。章學誠對于通史亦推崇備至,認爲如宋代史學家鄭樵撰述的《通志》是真正的史著,其特點有“免重複”“均類列”“便铨配”“平是非”“去抵牾”“詳鄰事”的“六便”,以及“具翦裁”“立家法”的“二長”,共計8個優點。但通史也有“無短長”“仍原題”“忘標目”的“三弊”。

章學誠對史學作出的另一突出貢獻,是把方志納入史學研究範疇。中國的方志雖然起源很早,《周禮》《鄭志》《周志》《尚書·禹貢》都有方志的雛形,但方志一向被視爲地理。章學誠從性質上劃分了方志與地理的區別,認爲“地理之學,自有專門”,方志不是地理,而是“史體”,不應將二者視同。方志的內容是記載一方曆史,則不應只限于地區沿革,對于史料文獻的研究也應加強。章學誠主張方志在體例上要有系統性:以“通志”記載人物和大事記、以“掌故”記載制度及典章、以“文征”記載資料詩文等,再以“叢談”作爲附錄進行補充。章學誠還主張各州縣應建立志科機構,日常可以征集文獻資料,爲編修方志做好基礎性工作。這些論述分布在《文史通義》的外篇,今天均已成爲方志研究的具體實踐。由此可見,章學誠在我國方志學發展與完善過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史學的學風

章學誠以闡發史意作爲《文史通義》一書的宗旨,提倡學術研究要具備真知灼見,這與清中期的學術風氣有關。他在《與汪龍莊書》一文中寫道:“今日學者風氣,征實太多,發揮太少,有如桑蠶食葉而不能抽絲。拙撰《文史通義》,中間議論開辟,實有不得已而發揮,爲千古史學辟其蓁蕪。”清中期與明代末期學術“無本空談”的極端現象相反,自清朝初年顧炎武開創考據學派,到了乾嘉時期,學者們已形成過分強調征實的另一個極端:治學方式僵化,整日埋頭故紙堆,在典籍中尋章摘句,做材料整理、排比、考證等缺乏創造性的工作。學者們不谙世事,研究內容瑣碎無味,也脫離了社會實際。

在章學誠看來,所謂“功力”與“學問”“實相似而不同”,且有著雲泥之別。考據學盡管確實有其內在價值,但這種表面化的材料呈現只能是“功力”,做學問則是基于材料的思考與升華,“于數者之中,能得其所以然,因而上闡古人精微,下啓後人津逮,其中隱微可獨喻,而難爲他人言者,乃學問也”。所以,章學誠撰寫《文史通義》的出發點,與曆史研究的意義是一致的,是爲了闡發史意,史家通過研究洞察曆史發展變化與演進,在著述中扶持世教,匡正人心。

史學的任務

章學誠年過花甲時,撰《上尹楚珍閣學書》一文,表示:“學誠讀書著文,恥爲無實空言,所述《通義》,雖以文史標題,而于世教民彜,人心風俗,未嘗不三致意,往往推演古今,竊附詩人之義焉。”這裏的“世教”指的是儒家學說。章學誠認爲,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史學研究始終有著明確的任務:“綱紀天人,推明大道,所以通古今之變,而成一家之言”。綱紀天人,是說史學不僅要記載人物、事件等基本要素,還要記載天文等自然現象,以此闡明自然變化與社會變遷的關系;推明大道,指史學要能總結文明、社會、曆史演進變化的成因與經驗;通古今之變,是在特定的曆史事件發生、發展、結果的過程中,分析其原委,從而在古往今來的世事變遷中發現曆史的規律。從這一內容來看,章學誠之所以推崇通史,恰是因爲通史更利于在通覽社會曆史演變的過程中尋找規律與秩序。

史學的任務還在于“史德”的彰顯。章學誠認爲,“史所貴者義也,而所具者事也,所憑者文也”。曆史研究“慎辨于天人之際,盡其天而不益以人”,“天人之際”所指史實的客觀性高于史家的主觀性,主觀見解不能淩駕于客觀史實之上。學者要對曆史真實性有尊重的基本態度。“盡其天而不益以人”就是章學誠所說的“史德”,是端正的治史態度。“欲爲良史”,就要先具備史德。

通過曆史研究,學者應樹立社會與“道”的內在聯系,明確學者需關注社會“有所需”“有所郁”“有所弊”的現實,這是章學誠認爲“立言之士”的價值追求。“事變之出于後者,六經不能言,固貴約六經之旨,而隨時撰述以究大道也”。

章學誠言行如一,他的大半生都在關注學術經世的問題。嘉慶四年(1799年),乾隆皇帝去世後,嘉慶帝賜死和珅、查抄和府,滌蕩官場、從谏如流。章學誠多年以來在大江南北遊曆,對當時的社會問題感觸日深,在“天子虛已求言”的感召下,他先後撰寫《上執政論時務書》《上韓城相公書》《再上韓城相公書》《三上韓城相公書》《上尹楚珍閣學書》《與曹定軒侍禦論貢舉書》等6篇政論,痛陳貪官汙吏、巧取于民、賣官鬻爵等當時嚴重的社會問題。

《文史通義》建立了完備的史學理論體系,“經世致用”“六經皆史”“史意”“綱紀天人”“史德”等史學理念深刻影響後世,對史論的發展起到重要作用。章學誠還在吸收前人修志經驗的基礎上建立了新的方志理論體系,並提出“志屬信史”“三書”“四體”“方志辨體”以及在地方設立“特立志科”等重要觀點。以上都綜合體現在《文史通義》這部著作當中,也奠定了章學誠在清代史學領域的重要地位。(完)(原標題:《文史通義》中的史學觀)

作者/陳本铿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