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階智駕+全固態電池2024廣汽科技日爆了這些料

皆電 2024-04-23 11:34:21

4月12日,2024廣汽科技日如期而至,本次科技日廣汽爲大夥帶來兩項重磅新技術,分別是一套無圖純視覺智駕系統和大容量全固態動力電池,這兩項技術均計劃于2026年裝車搭載,可以說將期待值拉滿。到底這些技術有哪些亮點,又有哪些參數細節,下面電哥就帶大夥來看一下吧。

全場景無圖純視覺智駕系統

都說許多傳統車企智駕實力都藏著掖著,都在等待厚積薄發,廣汽這次就有點藏了大招,一次過大家夥秀了把肌肉的感覺,如小標題所言,一出手便是全場景+無圖+純視覺方案的智駕系統,難道這一次廣汽要實現“彎道超車”了?

相比于“彎道超車”,電哥更願意稱其爲“直線全電門加速”了,不說大家可能不知道,廣汽布局智駕算是傳統車企裏比較早的一家,在業界智駕也算是技術儲備比較豐富的一家,廣汽研究院許多算法與技術已經得到不少國際上的認可,2022年8月nuScenes自動駕駛測試競賽純視覺榜單的第一名,以及2023年7月Argoverse 2運動預測挑戰賽的第一名,2023年廣汽首批獲得L3自動駕駛道路測試牌照。

回到廣汽這套智駕系統,到底能實現怎麽樣的功能,廠家稱,這套系統將會具備三個方向上的領先能力,包括精准地理解複雜交通道路的能力、超強的交通信號燈識別能力、複雜多變場景的能力。簡單概括一下,就是這套系統可以完成多種路況通行(包括但不限于匝道、隧道、無保護路口),可以識別大量不同類別的通行指示信號燈,能感知大部分路面上交通因素(包含一些不規則障礙物),實現高級別的駕駛輔助,甚至部分自動駕駛功能。

至于爲何要選用無圖以及純視覺的技術路線。無圖方面,根據廠家給到的數據顯示,目前國內的高精地圖覆蓋率低(僅有約6%的覆蓋率),短時間裏限制了高階智駕的推廣速度,其次高精地圖的更新頻率較低和建圖成本高昂未來會成爲掣肘高精地圖方案相關推進。純視覺方面,則由于抛開對激光雷達的依賴,可以降低智駕系統的制造成本,有望給用戶帶來更低的使用成本門檻。

這套系統理解交通道路路面情況的能力來自于現在時下流行的Transformer端到端感知算法,通過攝像頭獲取圖像後,輸入至計算機神經網絡中,輸出各種對應信息,算法則是由廣汽自研的xPercFormer,除了可以讀取路面各種信息以外,還支持對目標進行實時追蹤以及動態預測,提升智駕行駛效率。

數據處理和技術叠代方面,廣汽花巨資建設廣汽雲數據中心、廣汽智能網聯大數據平台等,同時通過如祺出行推出了涵蓋數據標注平台ONTIME Data Encoder、高精地圖工具鏈ONTIME MapNet、智駕仿真平台ONTIME NexSim三大板塊的自動駕駛數據解決方案,搭配如祺出行海量老司機駕駛數據,對廣汽這套智駕系統起到積極影響。

而在活動現場,廠家展示了機械立體車位自動泊車和特定路段智駕能力,就目前來看,兩者功能完成度非常高,機械車位泊車自然不用多說,連像最後一個車位這樣的特殊情況都可以輕松實現,其他車位基本難不倒它。城市智駕能力方面,道路各種情況識別能力很強,能夠實現如紅綠燈識別、無保護路口通行、施工路段繞行等功能,整體表現可圈可點。

目前,據廠家給到的信息顯示,無圖純視覺自動駕駛系統預計將會在2026年春天全面量産。

全固態動力電池

除了智駕以外,這次科技日上,廣汽還帶來了另外一手的“大招”——全固態動力電池,而且這個重點落在這個“全”字之上。

其實在行業內有一個關于固態電池標准的定義,內部液態電解質質量百分比小于10%的爲半固態電池,小于5%的爲准固態電池,爲0%的是全固態電池。現在汽車行業都在進行固態電池沖刺大戰,但不少企業還是將目標放在半固態電池上,相較于全固態電池,半固態電池實現的難度要小不少。

廣汽全固態動力電池采用了高面容量固態正極技術與第三代海綿硅負極片技術(新型納米硅複合負極),全固態正極可達到5mAh/cm2以上的高面容量,進而實現了400Wh/kg以上的能量密度。相較于目前最先進的液態锂離子電池,其體積能量密度和質量能量密度提升50%以上,使整車續航裏程可超過1000km。

在安全性方面,廣汽全固態動力電池采用了高強致密複合電解質膜,使電池在200°C熱箱測試中不發生爆炸,刷新了高比能電池安全新高度。此外,該電池在針刺、裁切、零下78°C幹冰環境、90°C高溫熱水浸泡等極端條件下測試均保持性能穩定,在穿釘、裁切等機械濫用條件下不發生熱失控,顯著提升了汽車的安全性。

目前根據廠家給到的信息顯示,全固態電池已經處于電芯樣品試制階段,試制樣品已經可以達到30Ah容量,方案爲多層堆疊,但具體落地呈現的狀態,如固態電池成組方式、熱管理系統設計、電池監控系統設計等都需要進行設計、驗證與優化。成品的全固態電池預計將在2026年量産,首搭昊鉑品牌車型。

加速研發 奔跑的廣汽

2023年廣汽全年自主研發投入近84億元,新增專利申請近3200件,其中發明專利約占50%。截至目前,曆年累計自主研發投入超過450億元,申請專利約18600件,其中發明專利占41%。

除了以上提到的兩項重磅技術以外,本次科技日廣汽集團還展示了多項先進技術和人性化産品,包括電磁懸挂、MBoard2.0芯智底盤以及飛行汽車等,以及爲行動不便用戶群體深度定制開發的傳祺新能源E9福祉車。

此前,廣汽集團的首款飛行汽車GOVE在2023廣汽科技日上實現全球首飛,並于今年3月在廣州CBD上空進行飛行展示,首次完成在城市公衆複雜低空環境進行飛行驗證。

都說造車新勢力在卷新技術,其實傳統車企也一樣,而且他們大多藏了不少“後手”,這次廣汽可以說露了一露“家底”,也可以看到廣汽的技術儲備還是非常豐富的,高階智駕和全固態電池這兩項技術,如果都能在2026年正式上線,那2026年廣汽的産品競爭力有望再上一個台階。

1 阅读:649
评论列表
  • 2024-04-24 20:45

    甯王和迪子不是說還有10年的技術障礙嗎?沒想到昊鉑突然就發布了

  • 2024-04-24 20:47

    昊鉑這不對著甯王和迪子貼臉開大嗎??

  • 2024-04-24 05:47

    傳說全固態電池續航強、冷熱穩定性好,真想體驗一下

  • 2024-04-24 01:38

    你說的這些,智界S7已經有了。

皆電

簡介:有趣/有料/專業的新能源汽車與智能互聯技術媒體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