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惇是常敗將軍,爲何在曹營中地位僅次于曹操?只因爲這一技能

文诩曆史 2024-04-16 11:02:57

在當年的曹魏集團中,曹操是毋庸置疑的主公,所有人自然都是聽從他的指揮,那麽在他之下的第二人,又會是誰呢?是士族領袖荀彧,還是宗親大將曹仁,這些都不是,而是一員常敗將軍。他就是夏侯惇。

夏侯惇爲何被人稱爲常敗將軍?顧名思義,因爲他領兵打仗是輸多勝少,但這並不是說他本事不行,只是對手確實很強。

夏侯惇在那個亂世之中,也是一名佼佼者,他有著不俗的武藝,更是曾與關羽交手不分勝負。因爲夏侯家與曹家世代交好,因此夏侯惇是最早跟隨曹操南征北戰的人,早在黃巾之亂的時候,就隨著曹操平定叛亂。

夏侯惇的第一次失敗是在興平元年,曹操征討徐州,夏侯惇負責留守後方。不料,陳宮、張邈等人叛變,迎接呂布進入兖州。夏侯惇曾與呂布軍交戰,結果不是對方的對手,還曾被呂布麾下將領詐降挾持。

後來,夏侯惇在荀彧和程昱的幫助下,守住了曹操最後的3座城池。然而,在戰鬥中,夏侯惇被敵將曹性射中左眼,從此成爲獨眼將軍。

建安七年,夏侯惇再一次遭受戰敗,這一次的對手是劉備。當時劉備剛剛投靠到劉表麾下,打算趁曹操還在平定北方之際,背後偷襲。負責留守的夏侯惇前去抵擋。因爲一直以來劉備都是輸多勝少,夏侯惇十分看不起對方,結果在博望坡中了劉備的計謀,遭遇大敗。

再到後來,夏侯惇雖然也有過征戰的時候,但是曹操也不敢讓其獨自領軍,都是讓其隨軍出征。

正是如此,夏侯惇才會被後人稱爲常敗將軍。

可是這樣的一個常敗將軍爲何能成爲曹魏第二人,甚至曹操都對其禮遇有加?我認爲有以下原因。

其一,與曹操關系親近。

前面也說到了,夏侯家與曹家世代交好,兩家關系真的可以說好到親如一家,因此在那個時期,說起曹氏宗親就是包括夏侯氏的將領的。而在一衆宗親將領中,夏侯惇的資曆是最高的,曹仁也得恭敬地稱對方爲兄長。

因此,在曹營中,外姓將領沒有宗親將領與曹操關系親近,而宗親將領中夏侯惇又是地位最高的,自然就是曹操之下第二人。

其二,勇武過人。

夏侯惇從來不是一個草包,如果沒有足夠的能力,是得不到衆人的認可和尊重的。他雖然總是經曆戰敗,但是面對的對手一個是呂布,另一個是劉備,換其他將領也不見得能做得比他好。而他的勇武,從他能與呂布交手全身而退也可以看出一二。

此外,夏侯惇還喜歡身先士卒,因此士兵對他也是十分愛戴的。

其三,勤奮好學。

誰能想到一個戰場上的猛將,到後來處理起政務來,能夠得心應手,如同文官一般?夏侯惇作爲曹操最信任的人,一直以來都是將他安排在後方。因此,夏侯惇與荀彧等人有足夠的交流。雖然他是一員猛將,但是他十分勤奮好學,對這些文臣也是十分尊敬,經常向對方求教。

時間一長,夏侯惇在內政方面都有了足夠的建樹。

而曹操對于夏侯惇的信任和看重也是羨煞其他人,夏侯惇不僅能與曹操同車,更是准許自由進入曹操的臥室。

在曹操病逝後,曹丕登基爲帝,夏侯惇成爲曹魏第一任大將軍。

雖然夏侯惇被人稱爲常敗將軍,但是他實實在在就是曹魏第二人。

0 阅读: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