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學者馮志亮(渤海居士馮啓玄):宋朝人“點茶”文化是茶道的精髓

IT牧師 2024-04-03 14:26:47

馮志亮,字啓玄,號渤海居士,啓玄國學社創辦人,著名姓氏文化學者、姓名學專家、品牌推廣人、網絡新聞營銷奠基人和發展者;北京海圖書畫院文化總督導,“劍首·茶未來”聯合創始人。馮志亮先生著有《渤海詩詞集》《家史編寫實務》《傳記寫作實例分析》《家譜年譜編修實錄》《怎樣修家譜》《怎樣編家史》《怎樣寫自傳》等書籍,並創作《中華家譜》三百八十部,《百家姓尋根手冊》五百余部。

“燒香點茶,挂畫插花。四般閑事,不宜累家。”——吳自牧《夢粱錄》

看過電視劇《夢華錄》的讀者,一定對女主角趙盼兒點茶的情節記憶尤深,其技法娴熟,動作優美,觀之怡然。

茶興于唐,而盛于宋。宋代社會上飲茶之風盛行,上至王公貴族、文人僧侶,下至商賈紳士、平民百姓,皆以飲茶爲趣,各種茶事活動應運而生。

點茶是唐宋時期的一種沏茶方法。點茶是分茶的基礎,所以點茶法的起始不會晚于五代。點茶的發展“興于唐、盛于宋”。點茶是古代沏茶方法之一。點茶,也常用來在鬥茶時進行。它可以在二人或二人以上進行,但也可以獨個自煎(水)、自點(茶)、自品,它給人帶來的身心享受,能喚來無窮的回味。

與宋代點茶有著相似之處的客家擂茶,也被稱爲中國茶文化中的“活化石”。

點茶法出現在唐後期,而在北宋宋徽宗時期,到達了巅峰。點茶的發展“興于唐、盛于宋”。

點茶與點湯爲古時朝廷官場待下之禮,多見于宋代,王國維《茶湯遣客之俗》已有考證,雲:“今世官場,客至設茶而不飯,至主人延客茶,則仆從一聲呼送客矣,此風自宋已然,但用湯不用茶耳。”薛瑞兆《元雜劇中的“點湯”》亦論及宋代情景,認爲:唐代煎茶、明清泡茶,設茶點湯的禮節盛行于宋,並流傳到北方的遼金,只是次序更改爲先湯後茶。(宋張舜民《畫墁錄》卷一)。

唐代以水煎茶,全部技巧集中在對火候的控制上。而點茶不僅講究磨茶、擇水、候湯,還要求有高超的擊拂手法。點茶以其專業性、複雜性,促進了鬥茶的盛行。宮廷、文人雅集、寺院、民間,無不以茗戰爲雅樂之事。茶百戲、水丹青等分茶技巧則是更爲高級的茶藝,能在茶湯之上繪畫寫字,掌握這門技藝的茶人甚至被尊稱爲“茶匠”。

這也許是清代端茶送客的始由。但是這種禮節在當時就已發展到虛僞不堪的地步。宋袁文《甕中閑評》卷六:“古人客來點茶,客罷點湯,此常禮也。近世則不然,客至點茶與湯,客主皆虛盞,已極好笑。”點茶法是宋代鬥茶所用的方法,茶人自己飲用亦用此法。這時不再直接將茶放入釜中熟煮,而是先將餅茶碾碎,置碗中待用。以釜燒水,微沸初漾時即沖點碗中的茶。爲了使茶末與水交融成一體,發明了一種用細竹制作的工具,稱爲“茶筅”。

到了宋代,中國的茶道發生了變化,點茶成爲時尚。和唐代的煎茶不同,點茶是將茶葉末放在茶碗裏,注入少量沸水調成糊狀,然後再注入沸水,或者直接向茶碗中注入沸水,同時用茶筅攪動,茶末上浮,形成粥面。其實點茶就是把茶瓶裏燒好的水注入茶盞中。具體操作是:在點茶時,先用瓶煎水,對候湯要求與唐代是一樣的,而後將茶末放入茶盞,放入少許沸水,先調成膏。所謂調膏,就是視茶盞大小,用勺挑上一定量的茶末放入茶盞,再注入瓶中沸水,將茶末調成濃膏狀,以粘稠爲度。

宋人的飲茶法,跟今人以開水沖泡茶葉的喝法不同,宋人的茶是餅茶,先將茶葉研成末,再以開水沖之,“碾茶爲末,注之以湯,以筅擊拂”,這便是“點茶”。

宋人把心中的山水草木,潑在畫裏,也點在茶裏,以一抹翠色、一縷清風,輕叩生命的靈動。宋人點茶,是茶史上最美的滋味,美在其形——雪沫乳花如疏星淡月,美在其藝——技藝儀軌有度有節,美在其味——平和沖淡而不寡淡,更美在宋人理解茶、運用茶的智慧,抵達雅致生活的彼岸。

中國飲茶曆史悠久,在茶葉品飲技藝的發展中,宋代點茶法是品飲技藝發展的高峰,也是從調飲到清飲發展過渡的重要轉折點,在飲用方式上處于承前啓後的重要位置。其中,鬥茶是在點茶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推動了茶業的發展;分茶,早已有之,如《茶經》中的“酌分入碗”,至宋代則有了遊藝幻化的色彩,靈動中充滿藝術美感。

點茶文化是宋代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華夏文明的重要元素之一。在點茶法的基礎上,還發展出了鬥茶和分茶等一類的遊藝活動,極大地豐富和增加了點茶的趣味性和藝術品位。盛極一時的點茶法又傳到日本等國,促進了日本茶道的誕生與發展,影響著他們的精神生活和價值體系,並在異國他鄉大放異彩,在中華文化史上留下了璀璨的篇章。

到了宋代,常見的飲茶方式有煎茶法和點茶法。由于士大夫階層遊宦生涯的特殊性,很多人受生活習俗的影響,平時飲茶時亦以多種方式兼用。如蘇轼,時而有“姜鹽拌白土,稍稍從吾蜀”,時而又嗔責:“老妻稚子不知愛,一半已入姜鹽煎。”認爲好茶當用點茶法,加入姜鹽之類的東西就會破壞茶的品位。

由于建州民間鬥茶之風的興起,建州茶成爲專供皇室的貢茶之後,點茶也成爲官宦文人喜愛的茶事活動。蔡襄和宋徽宗是宋代茶文化的有力推動者,以兼容並蓄的精神傳承並發展了點茶藝術。他們所撰作的《茶錄》和《大觀茶論》是後世研究宋代點茶文化的可靠資料。點茶法的盛行,是與當時的社會經濟條件、政治文化的發展和審美意識的轉變分不開的。

隨著勞動力的快速增長、生産工具的進步以及生産技術的提高,宋代農業得到較大發展,滿足了茶農的糧食需求,爲茶葉的種植和生産提供了十分有利的經濟條件。茶業的發展也與經濟重心的南移存在密切聯系,加之南方茶區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茶樹種植面積擴大了兩三倍。

同時,宋代人口數量也得到較快增長,爲茶葉生産提供了較爲充足的勞動力。茶葉的産量和質量也得到大大提高,茶已是一種日益高度發展的商品生産,這進一步促進了茶葉貿易的發展。茶業的發展也促進了陶瓷業的進步,北宋五大名窯和景德鎮瓷器享譽全國,爲高質量的茶具提供了可能。商業的繁榮,不僅促進茶葉的生産,更進一步刺激與推動點茶文化的發展,並向各地區、各層面擴展。

宋代茶葉已成爲人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各階層人士皆嗜好飲茶,上至王公貴族,下至黎民百姓,無不飲茶。茶與宋人生活息息相關,成了“柴米油鹽醬醋茶”開門七件事中不可或缺的一件。宋代經濟的繁榮和市民文化的興起,促進了茶館業的發展和茶肆文化的出現。茶肆爲人們提供了休閑娛樂的便利場所,特別是士大夫階層。在重文輕武的宋代,文士的社會地位較高,他們飲茶時作詩、繪畫,講究品茶藝術,以詩詞歌賦來助推點茶法的流行,將飲茶從日常消費上升到了文化的層次,並形成了茶道思想,創造了光輝燦爛的茶文化。

宋史專家鄧廣銘曾指出:“宋代的文化,在中國封建社會曆史時期之內,截至明清之際的西學東漸的時期爲止,可以說,它是已經達到了登峰造極的高度的。”較之唐代,宋代茶葉的制作工藝更加娴熟,茶品更加精致,品飲技藝更加成熟。北苑生産的龍鳳團餅茶,采制技術精益求精,聲譽超過以前的名茶珍品。同時,花樣年年翻新,名品達數十種之多,宋人在團餅茶命名中使用了大量的自然意象,如“玉”“雪”“雲”“春”等,爲點茶活動的審美增添了諸多韻味。

在品飲方式上,宋人更加注重茶葉本身的色香味,一改唐代煎煮茶葉時加入調味物質的做法,改用清飲。同時在品飲器具上進行精簡,取消了煎茶需要的鍋(鍑),改用將茶葉末放入茶碗(盞)注水沖點的方式;在審美意象上,不同于唐代煮茶,宋代人追求的是茶色與饽沫的厚度、持久度以及形態,對美的追求更加深化、細化。如果說,唐代的煎茶重于技藝,那麽宋代的點茶法更重于意境。

點茶法是在唐代煎茶法基礎上的一種創新,技術上更加講究,精神上更注重審美體驗。唐代煎茶法是將茶餅碾碎直接入茶鍑烹煮,點茶法則要把茶葉碾得更細,如粉如末,飲用時並不加鹽和其他調味物質,保持茶葉真味。

兩者最大的區別是不再將茶末放到鍋裏煮,而是將茶葉末放入茶碗(盞),開水沖點,同時用茶筅攪拌(古稱“擊拂”)以使茶與水完全融爲一體,茶末上浮,形成粥面。好的茶湯要有一層極爲細小的白色泡沫浮于盞面,稱爲“乳聚面”;點得不好的茶湯,茶與水易分離開來,稱爲“雲腳散”。

所以,茶人必須掌握高超的點茶技巧,以使茶與水交融似乳,最佳的狀態還能“咬盞”。宋人評茶以白爲上,蔡襄《茶錄》的第一句就是“茶色貴白”。爲了襯托茶湯之白,宋代崇尚施黑釉的茶盞爲點茶的上品。關于點茶的方法,在蔡襄的《茶錄》和宋徽宗的《大觀茶論》均有詳細的記載,其主要步驟有:備器、洗茶、炙茶、碾茶、羅茶、候湯、熁盞、注水、點茶、品茶等。其中關鍵的步驟在于候湯和點茶時的注湯、擊拂。

備器

點茶主要用具爲黑釉茶盞和茶筅。蔡襄在《茶錄》中論述:“茶色白,宜黑盞,建安所造者绀黑,紋如兔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熱難冷,最爲要用。出他處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盞,鬥試家自不用。”宋代點茶首推黑釉盞,又以建窯兔毫盞爲最。

此外,還有注水時用的茶瓶(湯瓶),碎茶時用的砧椎,炙茶時用的茶钤,碾茶時用的茶碾(茶磨),篩茶時用的茶羅,清理茶末時用的茶帚,以及清潔茶器時用的茶巾,貯水時用的水方,盛裝滌洗之余的滌方,煮水用的風爐,盛放茶器用的都籃等器具的准備。點茶之前還有很多准備工作,比如:汲取點茶之水倒入水方貯存待用;將點茶用水注入湯瓶,置風爐上煮沸;利用茶碾、茶磨研磨茶末。

洗茶、炙茶

洗茶是針對陳年舊茶而言,在研磨之前,通常會先將茶餅洗去油膏,再用微火炙幹。

蔡襄《茶錄》中說洗茶:“茶或經年,則香色味皆陳。于淨器中以沸湯漬之,刮去膏油一兩重乃止。以钤箝之,微火炙幹,然後碾碎。若當年新茶,則不用此說。”

碎茶、碾茶、羅茶

碎茶、碾茶、羅茶是茶末的制備步驟,爲點茶做准備。

碎茶:點茶爲宋人品飲茶末的方式之一,無論是草茶還是團茶,均得先把茶葉研磨成末。具體辦法是:“碾茶先以淨紙密裹捶碎,然後熟碾。”先用絹紙包裹,用砧椎捶碎,稱“碎茶”。

碾茶:將碎茶移至碾或磨,“其大要,旋碾則色白,或經宿則色已昏矣。”最爲關鍵的是,捶碎後要立刻碾,茶色才會白。如果放置超過一夜,茶葉被氧化,茶色就會變暗。可見,點茶時對鮮白色澤的追求是貫穿整個過程的。趙佶在《大觀茶論》中也論述點茶之茶:

“點茶之色,以純白爲上,青白爲次,灰白次之,黃白又次之。天時得于上,人力盡于下,茶必純白。”

羅茶:碾成茶粉後用羅篩濾,使茶末更細致。“羅細則茶浮,粗則水浮”,如果茶羅孔太粗,篩出的茶末就會粗大,水不易浸透,就不易與水相溶。所以,茶末越細越好,要求茶羅十分細密。茶末備好後,接下來就是點茶的工序了。

候湯

候湯就是掌握點茶用水的沸滾程度,是點茶成敗、優劣的關鍵。

唐人煎茶講究水質,宋人點茶亦講究水質,但不及唐人甚。論水以“清輕甘冽爲美”,唐人言及的中泠、谷簾、惠山,一般並不常得。要以就近方便取用爲前提,首選“山泉之清潔者,其次則井水之常汲者爲可用”。

關于煮水,唐人講究“三沸”,靠聲辨和形辨判斷煎水的程度,因爲用鍑煮水,水沸騰的程度可以目測。一般多用“魚目”“蟹眼”比喻。

如皮日休《煮茶》:“時看蟹目濺,乍見魚鱗起。”而宋代煮水用湯瓶,因爲瓶口很小,看不到氣泡,只能憑其聲音來辨別沸騰程度。蔡襄認爲:“候湯最難。未熟則沫浮,過熟則茶沉,前世謂之蟹眼者,過熟湯也。沉瓶中煮之不可辨,故曰候湯最難。”點茶對水的火候要求很高,所謂“凡用湯以魚目蟹眼連繹迸躍爲度”“湯嫩則茶力不出,過沸則水老而茶乏”。煮水的過程也講究三沸,稱一沸爲“砌蟲萬蟬”,二沸爲“千車捆載”,三沸爲“松風澗水”。煮水過老和過嫩都會影響茶湯的滋味和點茶的效果。

熁盞

“凡欲點茶。先須熁盞令熱。冷則茶不浮。”准備點茶時,必須先把茶盞烤熱。如果茶盞是冷的,饽沫就無法漂浮。宋徽宗《大觀茶論》中也論及:“盞惟熱,則茶發立耐久。”

注水、點茶

先將茶末置入茶盞,加少許沸水調膏,調成糊狀。然後邊注湯邊用茶筅擊拂點茶,攪拌至“乳霧洶湧,溢盞而起,周回凝而不動”。待湯面變白,湯花細碎、均勻時提筅出盞。

點茶時應注意投茶量,蔡襄《茶錄·點茶》雲:“茶少湯多,則雲腳散;湯少茶多,則粥面聚。鈔茶一錢匕,先注湯調令極勻,又添注入環回擊拂。”一般每碗茶取一錢匕(合今2克多)的茶末量,放入茶盞後,先注湯調至非常均勻的茶膏,然後再注水擊拂。“湯上盞可四分則止,視其面色鮮白,著盞無水痕爲絕佳。”加水離盞口大約四分即可停止注水,這時候茶色看上去鮮亮純白,湯花咬盞,不易出現水痕者爲最上等。

品茶

點茶一般是用茶盞,點後直接持盞飲用。也可用大茶碗,點後再分至小茶盞裏品飲。

宋朝婉約精深的時代特征造就了其特有的點茶盛世,這種由建安民間鬥茶時使用的沖點茶湯的方法逐步發展完善而來的點茶法,至今仍然在中國人的日常飲茶及日本的茶道中保留,當時人們在調膏前普遍認爲的“熁盞令熱”“量茶受湯”的論點,即使在高科技發展的今天,也依舊是茶科技與茶文化融會的典範。

富有遊藝與浪漫色彩的宋代點茶,是國人事茶的重要方式,受到時人的喜愛,諸多與之相關的茶書、茶詩詞、茶畫等作品層見叠出。

當今更有仿宋點茶的興起,是現代茶文化生活的重要元素之一。而宋代點茶不僅有趣味與審美的一面,更有深刻的教育意義。

古代教育有六藝,即禮、樂、射、禦、書、數,其中射箭這一科目的設置頗具深意,正如《禮記·射義》說:“故射者,進退周還必中禮,內志正,外體直,然後持弓矢審固。持弓矢審固,然後可以言中,此可以觀德行矣。”射箭時需內心是正的,身軀肢體是直的,內外一致,是爲射手的德性。

又言:“射者,仁之道也。射求正諸己,己正而後發,發而不中,則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意思是注重完善自我,保持正諸己的心態。踐行茶事亦有此功,如點茶的學習,就得從基本的儀容儀態開始磨砺,進而是內心的一面,觀照自我,達到“沖澹簡潔,韻高致靜”的狀態。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