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葉飛到浙江調研,握住一名女幹部的手說:你救過我的命

寫在雲端的曆史 2024-02-27 18:20:42

“李參謀,咱們今天發軍饷啦!”

1940年6月27日,江蘇泰州縣城內,一個剛從大煙館出來的國軍士兵,笑著跟路過的“李參謀”說道。

發軍饷本來是高興的事兒,誰知一聽這話,這位“李參謀”卻一路小跑,到一戶人家換下軍裝,穿了一身旗袍,直接混出了縣城,消失在夜色中。

幾個小時後,她將一張紙條交給新四軍挺進縱隊副司令葉飛,緊接著就累昏了過去。

葉飛看到紙條後大驚,竟然馬上安排起作戰任務。

這位“李參謀”究竟是什麽人?紙條上究竟寫著什麽呢?

這位“李參謀”原名李振芳,1920年出生在江蘇揚州的一戶普通人家。

父親李直明是個讀過書的,雖然生逢亂世,只能開個小雜貨鋪謀生,卻深知“知識”的重要性,一直鼓勵孩子們靠讀書改變命運。

由于父親的開明,李振芳姐弟才有機會來到揚州正誼小學讀書,這學校不學古文,學的都是新知識。

正誼小學是中共重點關注的學校,有很多地下黨員在那裏教授新的思想。

李振芳早早就參加了學校社團,活躍在各種活動當中,特別是一些愛國遊行。

李振芳的行爲讓父親非常頭疼,他本是個小市民,害怕加入黨派之爭,不想讓李振芳連累家庭。

父女二人産生了代溝,互相說不通,而李振芳依然如故,立志要走救國救民之路。

日軍全面侵華半年後,揚州城也成了淪陷區,李振芳深恨侵略者,更是積極加入到抗日救亡運動當中,走到大街上發表抗日演講,宣傳救國思想。

李振芳成了抗日積極分子,日本人抓不到他,就將他父親抓去,關進大牢裏。

但此時的李直明已經不再埋怨女兒,揚州淪陷的這些日子裏,他目睹了日軍的燒殺搶掠,骨子裏恨透了日本人,同樣想將他們除之而後快。

在獄中,地下黨員夏岚經常照顧李直明,還不時給他宣傳一些革命思想。

等到夏岚出獄時,李直明暗中拉著他說:“您出去後找到我女兒,就說我說的,讓她也加入共産黨,使勁打鬼子!”

1939年5月,在夏岚的介紹下,李振芳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産黨。

她本想奔赴革命聖地延安,但揚州地下黨支部剛剛建立,急需當地人打入敵人內部獲取情報,年輕機靈的李振芳正是合適人選。

李振芳看到能爲組織做些事,欣然答應。

她化名爲“李欣”,通過夏岚的關系網,進入國民黨李明揚部當了政訓員,從此開始了自己的特工生涯。

當時在揚州附近的國民黨軍隊,有兩支“頑固分子”,分別是韓德勤部和李明揚、李長江組成的“二李”部,這兩支隊伍不熱衷抗日,一門心思地“剿共”。

但新四軍根據毛主席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一直對其能讓則讓,陳毅司令員甚至還孤身前去李長江部商談,送給李長江一匹強壯的戰馬,還給其第二縱隊的顔秀五部送去了新繳獲的30支嶄新“三八大蓋”。

但敵人依然“亡我之心不死”,你越是忍讓,他們越得寸進尺,如果不是韓德勤和“二李”互相看不慣,新四軍的處境就更危險了。

1940年3月19日,韓德勤趁新四軍主力在江北作戰的時機,糾集了8個團,在半塔集圍攻新四軍第五支隊的領導機關。

當時第五支隊在半塔集只有1個團的兵力,情勢十分凶險,葉飛率領挺進縱隊從吳家橋連夜奔襲,終于裏應外合,將敵人的包圍粉碎。

韓德勤大怒,誓要報複葉飛,他給“二李”送信,表示要重歸于好,接著他又暗中聯系日僞特務,妄圖3方一起對付葉飛。

5月17日,葉飛剛率部隊返回江都吳家橋,就遭到了日僞軍1000多人的襲擊。

雙方激戰一晝夜,以日軍的慘敗收場,但爲了防止日軍大部隊前來報複,葉飛也不能再呆在吳家橋,只能率隊前往“二李”的地盤——郭村休整。

沒想到,韓德勤等的就是這一天,他馬上聯合“二李”部,將13個團擺在郭村外圍,准備一口吃掉葉飛。

6月25日,李長江的參謀處長來到郭村,假惺惺地說:“兄弟是同意你們在郭村駐紮的,可我們總參脾氣不好,兄弟也是沒有辦法!”

參謀先是轉達了李長江的要求,讓葉飛三天內必須撤出郭村,之後又想四處走走,“學習學習”新四軍構築工事的技術。

當時葉飛並沒有構築工事,也不怕他看,可當這人走後,葉飛卻起了疑心。

多年的軍事經驗,讓葉飛本能的察覺到國民黨要對他下手了。

葉飛一邊派人出去偵察,一邊抓緊修築工事。

偵察員很快就回來了,向葉飛報告說,周圍數十裏全是國民黨的軍隊,雖然並沒有形成包圍之勢,人數卻是挺進縱隊的10倍還多。

情勢已經非常緊急,葉飛一邊向上級報告,一邊思考對策。

陳毅司令員得知消息後非常焦急,連拍3封電報,讓葉飛避免沖突,如果不能避免那也別在郭村,不如退到吳家橋,靠著長江邊上打,便于支援。

葉飛深知這一仗已經無法避免,但經過他研判後,決定違抗命令,不離開郭村。

召開戰前會議時,葉飛如實相告:“陳司令員命令我退到吳家橋,但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如果我們撤出郭村,郭村百姓就要遭殃,而且咱們很可能被追著打,到時候就被動了,不如堅守待援。”

緊接著,葉飛又將周圍的國民黨進行了詳細分析,決定利用敵人內部的矛盾,只要集中兵力打擊頑固分子,其他人就不敢上了。

但現在唯一的難題就是,不知道圍困郭村的國民黨軍隊具體番號和布防情況。

6月27日,化名“李欣”的李振芳同往常一樣,去各個部隊收集情報。

她剛走進泰州縣城,就發現了一個異常情況——很多國民黨的士兵湧進城裏大采購。

正當她觀察的時候,一個士兵剛抽完大煙出來,美滋滋地說她說:“李參謀,咱們發軍饷了,你還不快去領?”

“李欣”應承了一下,趕緊一溜小跑的離開了。

她心裏知道,蔣介石雖然用“二李”來節制新四軍,但“二李”並非嫡系,欠軍饷那是常有的事兒,現在突然發饷,肯定是要打仗。

她趕緊來到司令部,借著各種關系打探消息,花了好幾個小時,總算打聽到要在28號拂曉進攻郭村的消息,並搞清楚了國民黨在郭村周圍的布防圖。

按照正常流程,李振芳要將情報送到地下交通站,再由交通員送到組織上,但這樣一來沒有兩天情報根本送不出去。

眼看著距離敵人進攻不到12個小時,走正常流程肯定是不行了,李振芳決定違反軍紀,直接越級將情報送往郭村。

她走進一戶人家,出來後已經換下軍裝,穿上了旗袍。

李振芳就這樣混出了城,迎著殘陽向十幾公裏外的郭村跑去。

當時沒有電燈,一到晚上就什麽也看不見了,只能靠著月牙發出的微光,在野地裏摸索。

一路上要經過7、8條河道,遊過第一條河道時,李振芳的鞋子就沒法穿了,她只好扔掉鞋,一路光腳跑去,雙腳紮得全是鮮血。

到半夜12點時,李振芳總算熬到了郭村,見到葉飛後,她已經累得說不出一句話,手哆嗦著從頭發裏拿出一個紙卷,直接就昏了過去。

李振芳的到來,給葉飛爭取了幾個小時的寶貴時間。

紙卷上面畫著國民黨攻打郭村的布防圖,有了這個圖,葉飛就能針對不同的敵人來做好作戰准備。

28日拂曉,國民黨果然發起進攻,開始炮擊郭村。

郭村上萬百姓同仇敵忾,幫助新四軍搶修工事、運送物資和傷員。

葉飛將兵力集中攻打韓德勤部,其他猶豫不定國民黨隊伍的果然不敢隨便上了,而陳毅司令員曾經送過“三八大蓋”的顔秀五部竟然臨時起義,進駐郭村幫著新四軍一起防守。

戰鬥進行到第4天,陳毅司令員也穿著便衣渡江,親自來到郭村,並調集周圍的新四軍配合作戰。

經過5天5夜的戰鬥,新四軍取得大勝,李長江親自壓陣也沒能挽回敗局,被葉飛一直攻打到泰州城下。

要不是陳毅司令員連發多次命令“禁止進入泰州城”,葉飛可能直接打進去了。

經過這一仗,韓德勤只得服軟,承認新四軍在揚州一帶的地位,郭村也成了新四軍的根據地。

經過這一仗,新四軍徹底翻身了。

李長江最後調查到,竟然是“李欣”泄露了情報,不由得大怒,重金懸賞捉拿她,還喊出了“捉住小李欣,剝皮又抽筋”的口號。

可惜,他們再也找不到“李欣”了,她改名鄭少儀,留在了新四軍的部隊,重新學習射擊、刺殺,光明正大的打起了鬼子,還成了神槍手。

解放後,鄭少儀一直在杭州工作,成家立業,行事非常低調,再加上陳毅司令員考慮到她的安全問題,一直沒有公開鄭少儀的特工身份。

直到1975年,剛剛恢複工作的葉飛上將來杭州視察,點名要找一位叫“鄭少儀”的幹部,當地領導才知道她不一般。

鄭少儀一聽葉飛到了,連忙放下手頭的工作,前去迎接。

葉飛一把握住她的手說:“哎呀小鄭啊,你還記得嗎,那年你救了我的命啊!”

鄭少儀當然不會忘記,當年那場“郭村保衛戰”,葉飛三次抗命,而她也越權行事,這才保存了新四軍的力量,絕地翻盤。

戰場形勢是多變的,借用《亮劍》中丁偉的話說:“靠請示打仗?哪道菜你都甭想趕上!”

但這並不是指可以隨便抗命,真正的智者會根據具體的形勢做出臨時決定。

當然,“郭村保衛戰”的勝利,和陳毅司令員的緊急調度、裏應外合分不開;和全體指戰員的作戰堅決分不開;和郭村老百姓的配合分不開……

天時、地利、人和,才決定了這場“以少勝多戰鬥”的勝利。

0 阅读:53